一种浪涌保护器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996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浪涌保护器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的内部两端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部设有槽口;第二壳体的内部两端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表面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的顶端设有固定件,固定件的右端表面设有竖杆,该种浪涌保护器固定结构,通过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采用活动式连接,使其便于使用人员对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的拆卸和安装,解决了普通浪涌保护保护器壳体都是通过螺钉和螺孔对其进行螺纹固定连接,该连接方式虽然简单实用,但是在室外会因为其天气原因造成螺钉生锈,从而产生对浪涌保护器不能打开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浪涌保护器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浪涌保护器壳体安装结构,具体的涉及一种浪涌保护器固定结构,属于防雷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浪涌也叫突波,顾名思义就是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本质上讲,浪涌是发生在仅仅几百万分之一秒时间内的一种剧烈脉冲,可能引起浪涌的原因有:重型设备、短路、电源切换或大型发动机。而含有浪涌阻绝装置的产品可以有效地吸收突发的巨大能量,以保护连接设备免于受损。浪涌保护器,也叫防雷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浪涌保护器可以安装在室内和室外,而浪涌保护器的壳体安装方式都是通过螺钉和螺孔对其进行螺纹固定连接,该连接方式虽然简单实用,但是在室外会因为其天气原因造成螺钉生锈,从而产生对浪涌保护器不能打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浪涌保护器固定结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浪涌保护器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两端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部设有槽口;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两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顶端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右端表面设有竖杆。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固定件以及所述固定槽插接而成。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件的厚度小于所述槽口的宽度。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竖杆顶端贯穿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设有与所述竖杆匹配的通孔。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竖杆的顶端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套接在所述竖杆的顶端。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所述弹性件、所述固定件、所述竖杆、所述固定槽和所述通孔均为四组,且对称分布在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的内部。
[0011]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浪涌保护器固定结构,通过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采用活动式连接,使其便于使用人员对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的拆卸和安装,解决了普通浪涌保护保护器壳体都是通过螺钉和螺孔对其进行螺纹固定连接,该连接方式虽然简单实用,但是在室外会因为其天气原因造成螺钉生锈,从而产生对浪涌保护器不能打
开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3]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竖杆表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浪涌保护器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的内部两端设有固定槽11,固定槽11内部设有槽口12;第二壳体2的内部两端设有固定板21,固定板21的表面设有弹性件22,弹性件22的顶端设有固定件23,固定件23的右端表面设有竖杆24。
[0019]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通过固定件23以及固定槽11插接而成,通过将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采用活动式连接,使其便于使用人员对第一壳体1以及第二壳体2的拆卸和安装,解决了普通浪涌保护保护器壳体都是通过螺钉和螺孔对其进行螺纹固定连接,该连接方式虽然简单实用,但是在室外会因为其天气原因造成螺钉生锈,从而产生对浪涌保护器不能打开的问题。
[0020]固定件23的厚度小于槽口21的宽度,固定槽11的宽度大于固定件23的厚度使得固定件23便于插入。
[0021]竖杆24顶端贯穿第二壳体2,第二壳体2的表面设有与竖杆24匹配的通孔25,通孔25便于竖杆24在第二壳体2内部进行上下运动。
[0022]竖杆24的顶端设有橡胶套241,橡胶套241套接在竖杆24的顶端,橡胶套241可以保护使用人员的手部,使其不会直接接触竖杆24。
[0023]固定板21、弹性件22、固定件23、竖杆24、固定槽11和通孔241均为四组,且对称分布在第一壳体1以及第二壳体2的内部。
[0024]该装置是一种浪涌保护器固定结构,当需要使用该装置时,安装人员完成对浪涌保护器内部的电器元件安装后,安装人员需要将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固定在一起,以保护内部电器元件,使用人员通过按压竖杆24,使得固定件23高度下降,从而使得固定件23可以插入到第一壳体1内部的固定槽11中,固定槽11的宽度大于固定件23的厚度使得固定件23便于插入,完成插入固定后,使用人员松开竖杆24,竖杆24在弹性件22的弹性下向上运动,使得固定件23端部抵在固定槽11的内部,完成对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的固定,竖杆24顶端的橡胶套25可以保护使用人员的手部,普通浪涌保护保护器壳体都是通过螺钉和螺孔对其进行螺纹固定连接,该连接方式虽然简单实用,但是在室外会因为其天气原因造成螺钉生锈,从而产生对浪涌保护器不能打开的问题,而该种浪涌保护器固定结构,通过弹性连
接件插入固定槽11内部,使得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式连接,便于对其进行打开或固定。
[0025]该种浪涌保护器固定结构,通过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采用活动式连接,使其便于使用人员对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的拆卸和安装,解决了普通浪涌保护保护器壳体都是通过螺钉和螺孔对其进行螺纹固定连接,该连接方式虽然简单实用,但是在室外会因为其天气原因造成螺钉生锈,从而产生对浪涌保护器不能打开的问题。
[00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浪涌保护器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两端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部设有槽口;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两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顶端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右端表面设有竖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浪涌保护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固定件以及所述固定槽插接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浪涌保护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厚度小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