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GA接口防静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6009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VGA接口防静电电路,包括采用S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GA接口防静电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静电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VGA接口防静电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我们的日常当中充满了电磁干扰,电子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人们自然对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要求更高,伴随而来的是社会生产对电子设备的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规格要求日趋严格,静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电子设备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然而许多电子防护器件并未被充分运用或者仅仅依靠单个器件进行静电防护,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
[0003]VGA(Video Graphics Array)接口,也叫D

Sub接口,是显卡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输出模拟信号的接口。VGA接口是一种D型接口,上面共有15针孔,分成三排,每排五个。当用户手接触或者靠近VGA接口时,或接口接触靠近外界电源时,都可能导致产生电压较高的静电脉冲(Electro

Static Discharge,ESD),静电脉冲可能会输入到VGA连接的电子设备中,干扰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甚至导致该电子设备被损坏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VGA接口防静电电路,能够提高静电释放效率,简化硬件电路设计复杂度,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VGA接口防静电电路,包括采用SOT

6封装的静电防护芯片,静电防护芯片的I/O引脚并联连接另一静电防护芯片的I/O引脚,I/O引脚连接至待防护的VGA接口;所述静电防护芯片的GND引脚接GND。
[0007]进一步地,并联连接的静电防护芯片的GND引脚之间跨接电阻和电容。
[0008]进一步地,所述I/O引脚通过串联电阻连接VGA接口。
[0009]进一步地,所述I/O引脚连接VGA接口的1、2、3、12、13、14和15针。
[0010]进一步地,所述VGA接口的5、10针接GND,6、7、8针接DGND。
[0011]进一步地,所述GND与DGND通过电阻跨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VGA接口的9针接5V。
[0013]进一步地,静电防护芯片的VCC引脚为空。
[0014]进一步地,静电防护芯片的VCC引脚通过串联电阻连接VCC。
[0015]进一步地,所述防静电电路设置在侧板上。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通过提出一种VGA接口防静电电路,解决了现有防静电电路使用器件数量多、成本高昂、可靠性差的问题,通过采用SOT

6封装的静电防护芯片,充分考虑Layout布局布线,提高了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线路板)空间利用率,减小PCB板材大
小,能够释放服务器空间结构,降低在安装使用中的撞件风险,提高产品可靠度;同时,简化了硬件电路设计复杂度,降低维护成本和售后工作维护难度。
[0018]本技术通过采用静电防护芯片并联连接形式,有效将静电脉冲能量分流,减轻防护芯片压力,同时提高静电释放效率;通过在静电防护芯片的GND引脚之间跨接电阻和电容,可以很大程度使静电脉冲能量相互抵消衰减,解决静电释放对PCB板上周围器件、信号线的串扰问题;通过在信号链路中增加串阻,可以削减静电脉冲峰值,加速能量衰减;静电脉冲释放接地和VGA信号的RGB三基色信号的参考地之间加串阻隔开,既可以保证画面显示质量,同时保证了一点接地。
[0019]本技术对VGA接口的静电防护有效避免了信号源中混入高压干扰而对后端电子元件造成损坏,解决了电子元件在使用过程中被静电损坏的问题,彻底过滤静电。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VGA接口防静电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技术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技术。
[0022]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VGA接口防静电电路,包括采用SOT

6封装的静电防护芯片,静电防护芯片的I/O引脚并联连接另一静电防护芯片的I/O引脚,I/O引脚连接至待防护的VGA接口;所述静电防护芯片的GND引脚接GND。
[0023]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包括4个采用SOT

6封装的静电防护芯片,芯片的1、3、4、6脚为I/O引脚,2脚为GND引脚,5脚为VCC引脚。芯片的2脚接GND。芯片1、2的6脚连接VGA信号的RED基色(1针),芯片1、2的4脚连接VGA信号的GREEN基色(2针),芯片1、2的1脚连接VGA信号的BLUE基色(3针);VGA Controller的SYNC、SDA、SCL(12、13、14、15针)分别连接芯片3、4的1、4、6、3脚。VGA Controller的第4针和第11针NC可选连接芯片1、2的3脚。4个芯片的第2脚保持一点接地。
[0024]优选地,各个I/O引脚与VGA接口通过串联电阻连接,削减静电脉冲峰值,加速能量衰减。
[0025]VGA接口的9针接5V。VGA接口的5、10针接GND,6、7、8针接DGND,所述GND与DGND通过电阻跨接,提高信号质量。
[0026]优选地,芯片1、2的2脚之间和芯片3、4的2脚之间跨接电阻和电容,当静电脉冲通过并联的芯片之后,会在GND引脚将能量释放,这时会有大量的电子对电容进行充电,在电容的一侧积累大量电荷形成电势,同理在电容的另一端也会有此动作,电势高的一侧会推动电荷向电势低的一侧运动,这样电荷会在相互运动中进行中和,衰减静电脉冲能量,能够
达到对后端电路形成保护的良好效果,整个电路设计防护等级较高,完全满足EMC防护要求中的国家标准最高等级

级(空气放电:
±
15kv;接触放电:
±
8kv)。
[0027]芯片的5脚通过电阻接到VCC,电阻选焊,即芯片的5脚可选通过串联电阻连接VCC,可选为空,从而降低静电防护芯片损坏率,提高芯片使用寿命。
[0028]优选地,所述防静电电路可以脱离主板设置在侧板上,从而对主板形成更加可靠的保护。
[0029]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GA接口防静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SOT

6封装的静电防护芯片,静电防护芯片的I/O引脚并联连接另一静电防护芯片的I/O引脚,I/O引脚连接至待防护的VGA接口;所述静电防护芯片的GND引脚接GN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GA接口防静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并联连接的静电防护芯片的GND引脚之间跨接电阻和电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GA接口防静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I/O引脚通过串联电阻连接VGA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GA接口防静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I/O引脚连接VGA接口的1、2、3、12、13、14和15针。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世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