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散热的浪涌保护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有电器元件放置区,电器元件放置区的外部四周设有散热管路,散热管路的底端固接引流管,引流管的底端固接壳体内表面,壳体的底部设有引流孔,引流孔贯穿壳体,壳体的底端设有集风装置,集风装置顶端内部设有第一螺纹,壳体的底端表面设有伸出端,伸出端表面设有第二螺纹,壳体与集风装置通过螺纹固接,该种内置散热的浪涌保护器通过物理降温方式对浪涌保护器内部电器元件进行物理散热,使其使用寿命得到保证;通过集风装置与壳体通过螺纹固接,便于维护人员定期对滤网进行更换和清理,使得滤网的过滤效果得到保证。证。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散热的浪涌保护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漏电保护器件,具体的涉及一种内置散热的浪涌保护器,属于过载保护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浪涌也叫突波,顾名思义就是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本质上讲,浪涌是发生在仅仅几百万分之一秒时间内的一种剧烈脉冲,可能引起浪涌的原因有:重型设备、短路、电源切换或大型发动机。而含有浪涌阻绝装置的产品可以有效地吸收突发的巨大能量,以保护连接设备免于受损。浪涌保护器,也叫防雷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浪涌保护器可以安装在室内和室外;浪涌保护器因为是电器设备,所以就会因为电器元件运行产生热量,而现有的浪涌保护器的内部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造成浪涌保护器经常会因为长时间运行到处内部电器元件损坏,造成整个电器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内置散热的浪涌保护器。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散热的浪涌保护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电器元件放置区,所述电器元件放置区的外部四周设有散热管路,所述散热管路的底端固接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底端固接所述壳体内表面,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引流孔,所述引流孔贯穿所述壳体,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集风装置,所述集风装置顶端内部设有第一螺纹,所述壳体的底端表面设有伸出端,所述伸出端表面设有第二螺纹,所述壳体与所述集风装置通过螺纹固接。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风装置包括集风区、集风孔和滤网,所述集风区位于所述集风装置的左端,所述集风区的表面设有集风孔,所述滤网位于所述集风装置的中部。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管路的内壁靠近电器元件放置区侧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从进风端至出风端依次变大。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管路的顶端表面还设有密封胶垫。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风孔为多组,且均匀分布在所述集风区的表面,所述滤网的孔径小于所述集风孔的孔径。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还设有安装孔,所述安全孔为四组,且对称分布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
[0011]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内置散热的浪涌保护器通过物理降温方式对浪涌保护器内部电器元件进行物理散热,使其使用寿命得到保证,解决了现有的浪涌保护器内部不具备散热功能,长时间使用造成内部电器元件烧毁,造成整个电器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通过集风装置与壳体通过螺纹固接,便于维护人员定期对滤网进行更换和清理,使得滤网的过滤效果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3]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集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散热管路表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壳体与集风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技术的上下壳体的散热管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
‑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置散热的浪涌保护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设有电器元件放置区2,电器元件放置区2的外部四周设有散热管路3,散热管路3的底端固接引流管6,引流管6的底端固接壳体1内表面,壳体1的底部设有引流孔5,引流孔5贯穿壳体1,壳体1的底端设有集风装置4,集风装置4顶端内部设有第一螺纹44,壳体1的底端表面设有伸出端11,伸出端11表面设有第二螺纹,壳体1与集风装置4通过螺纹固接。
[0021]集风装置4包括集风区41、集风孔42和滤网43,集风区41位于集风装置4的左端,集风区41的表面设有集风孔42,滤网43位于集风装置4的中部。
[0022]散热管路3的内壁靠近电器元件放置区2侧设有散热孔31,散热孔31从进风端至出风端依次变大,孔径依次变大使得气流可以完成整个循环,不会因为孔径问题一下都从进风端流出,只对电器元件放置区2的某一处电器元件进行物理散热。
[0023]散热管路3的顶端表面还设有密封胶垫32,密封胶垫32使得上下壳体在固接时,上下散热管路3之间的可以得到密封,使得气流从散热孔31流出,对电器元件放置区2的电器元件进行物理散热。
[0024]集风孔42为多组,且均匀分布在集风区41的表面,滤网43的孔径小于集风孔42的孔径,多组集风孔42可以尽可能收集气流,滤网43可以对气流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使其不会进入到壳体1内部,影响其整个电器的运行。
[0025]壳体1的内表面还设有安装孔7,安全孔7为四组,且对称分布在壳体1的内表面。
[0026]该一种内置散热的浪涌保护器,当需要使用该装置时,使用人员通过壳体1预留电器元件放置区2将电器元件安装至指定位置,完成对电器元件的安装后,使用人员通过壳体1预留的安装孔7将上下壳体固定在一起,固定时,上下壳体的散热管路3因为其顶端的密封
胶垫32,使其在连接后得到密封,气流不会通过散热管路3顶端溢出,完成对壳体1的整体安装后,使用人员将集风装置4通过第二螺纹以及壳体底端伸出端表面的第一螺纹螺纹固定,完成对集风装置4的固定后,使用人员对其进行实地安装和接电操作,完成操作后,集风装置4一端的集风区41表面集风孔42对气流进行收集,收集完成的气流通过滤网43的过滤后,通过引流孔5和引流管6进入到散热管路3的内部,由于散热管路3的内壁靠近电器元件放置区侧设有散热孔31,使得气流可以通过散热孔31流入到电器元件放置区2的表面,对电器元件放置区2安装的电器元件进行物理散热,散热孔31从进风端至出风端依次变大,孔径依次变大使得气流可以完成整个循环,不会因为孔径问题一下都从进风端流出,只对电器元件放置区2的某一处电器元件进行物理散热。
[0027]该种内置散热的浪涌保护器通过物理降温方式对浪涌保护器内部电器元件进行物理散热,使其使用寿命得到保证,解决了现有的浪涌保护器内部不具备散热功能,长时间使用造成内部电器元件烧毁,造成整个电器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通过集风装置与壳体通过螺纹固接,便于维护人员定期对滤网进行更换和清理,使得滤网的过滤效果得到保证。
[00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散热的浪涌保护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电器元件放置区,所述电器元件放置区的外部四周设有散热管路,所述散热管路的底端固接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底端固接所述壳体内表面,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引流孔,所述引流孔贯穿所述壳体,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集风装置,所述集风装置顶端内部设有第一螺纹,所述壳体的底端表面设有伸出端,所述伸出端表面设有第二螺纹,所述壳体与所述集风装置通过螺纹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散热的浪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装置包括集风区、集风孔和滤网,所述集风区位于所述集风装置的左端,所述集风区的表面设有集风孔,所述滤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