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散热的矿用隔爆性大容量后备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985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强散热的矿用隔爆性大容量后备电源,属于矿用后备电源领域的在线式后备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电池系统、电源管理系统、电压变换系统、散热系统和隔爆系统,所述电池系统与电源管理系统和电压变换系统连接,所述电源管理系统和电压变换系统、电池系统及散热系统连接。所述隔爆系统与电池系统、电源管理系统、电压变换系统和散热系统连接。所述电压变换系统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电压变换系统分别为一号电压变换系统和二号电压变换系统,所述一号电压变换系统与输入电压连接,所述二号电压变换系统与矿井用电负载。所述二号电压变换系统与矿井用电负载。所述二号电压变换系统与矿井用电负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散热的矿用隔爆性大容量后备电源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强散热的矿用隔爆性大容量后备电源,属于矿用后备电源领域的在线式后备电源。

技术介绍

[0002]煤炭行业已经完成了工业自动化改造,正在深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为确保煤矿井下设备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避免因用电不稳定导致的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安全事故的发生,矿用后备电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矿用传统的后备电源主要用于应用安全通讯,通常采用小功率镍氢电池和铅酸电池,存在功率小、电池失活快等问题,无法直接作为矿用5G后备电源使用。
[0003]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大规模储能的发展,锂离子电池产业快速发展现已在电子 产品、电动工具、不间断电源、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多领域得到大范围的应用,目前也有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矿用后备电源的报道。
[0004]如专利CN 204144999 矿用隔爆型不间断电源,只描述了后备电源的基本构成:密封箱、变压器、电源主机及可充电电池系统组成,并且采用的是镍氢电池;专利CN110994757 A一种矿用隔爆型锂离子蓄电池电源虽然在基本功能基础上增加了充电继电器、放电继电器及DC/DC转换器等模块,但现有体系均未充分考虑矿下高功率后备电源的强放热、防爆壳体内的空气不流通导致散热不畅出现超温等不安全因素,无法直接应用于矿用后备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大容量矿用后备电源使用中因温度上升带来的效率降低和安全隐患,提供了一种强散热的矿用隔爆性大容量后备电源,保障矿用设备的矿下安全高效使用。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强散热的矿用隔爆性大容量后备电源,其结构特点在于:包括电池系统、电源管理系统、电压变换系统、散热系统和隔爆系统,所述电池系统与电源管理系统和电压变换系统连接,所述电源管理系统和电压变换系统、电池系统及散热系统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隔爆系统与电池系统、电源管理系统、电压变换系统和散热系统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电压变换系统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电压变换系统分别为一号电压变换系统和二号电压变换系统,所述一号电压变换系统与输入电压连接,所述二号电压变换系统与矿井用电负载。
[0009]进一步地,所述电压变换系统包括变压器、交流变直流模块和直流变换模块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组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一号电压变换系统包括变压器和交流变直流模块,所述二号电压变换系统包括直流变换模块。
[0011]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系统包括散热硬件系统和智能连锁管控系统。
[0012]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系统包括电池横向和纵向设置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间隔宽度在1

10mm;电池底部与散热板接触,所述散热板包括铝板或铜板。
[0013]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系统包括在变压器底部加装散热铝板或铜板,所述散热板和防爆外壳固定,其间隙充填导热介质。
[0014]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系统包括电源管理系统、电压变换系统的线路板采用铝基板、铜基本或PCB板中的一种,并与防爆外壳固定,其间隙充填导热介质。
[0015]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1)增加了散热硬件系统,通过组件的材质和布局的改变,提升箱体内关键关键的散热效果,避免热量的累计导致的安全事故;
[0017](2)增设了智能连锁管控系统;通过软硬件配合,实现了箱体内温度的智能可控;
[0018](3)通过增设散热系统,实现了大容量矿用后备电源的制备与使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强散热的矿用隔爆性大容量后备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电池系统1、电源管理系统2、电压变换系统3、散热系统4、隔爆系统5。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2]实施例。
[0023]参见图1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有引用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4]本实施例中的强散热的矿用隔爆性大容量后备电源,包括电池系统1、电源管理系统2、电压变换系统3、散热系统4和隔爆系统5,所述电池系统1与电源管理系统2和电压变换系统3连接,所述电源管理系统2分别和电压变换系统3、电池系统1及散热系统4连接,所述隔爆系统5与电池系统1、电源管理系统2、电压变换系统3和散热系统4连接。
[0025]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电压变换系统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电压变换系统3分别为一号电压变换系统和二号电压变换系统,所述一号电压变换系统与输入电压连接,所述二号电压变换系统与矿井用电负载。
[0026]本实施例中的矿用交流电通过电压变换系统3与电池系统1连接,电池系统1通过输出电电压变换系统3与矿用负载连接,电源管理系统2与电池系统1、各电路元件、散热系统4相连接。
[0027]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电压变换系统3包括变压器、交流变直流模块和直流变换模块
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组合,所述一号电压变换系统包括变压器和交流变直流模块,所述二号电压变换系统包括直流变换模块。
[0028]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散热系统4包括散热硬件系统和智能连锁管控系统,智能连锁管控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的超温断电连锁和电源腔内温度与充放电功率的连锁,控制电源防爆箱内温度在60℃及以下。
[0029]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散热系统4包括电池横向和纵向设置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间隔宽度在1

10mm;电池底部与散热板接触,所述散热板包括铝板或铜板。
[0030]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散热系统4包括在变压器底部加装散热铝板或铜板,所述散热板和防爆外壳固定,其间隙充填导热介质。
[0031]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散热系统4包括电源管理系统2、电压变换系统3的线路板采用铝基板、铜基本或PCB板中的一种,并与防爆外壳固定,其间隙充填导热介质。
[0032]本实施例中的电池系统1的类型由磷酸铁锂电池、钛酸铁锂电池或钠离子电池通过串联组合构成,其容量范围为0.5KWh

10kWh。
[0033]实施例1:
[0034]一种强散热的矿用隔爆性大容量后备电源,其主要结构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散热的矿用隔爆性大容量后备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系统(1)、电源管理系统(2)、电压变换系统(3)、散热系统(4)和隔爆系统(5),所述电池系统(1)与电源管理系统(2)和电压变换系统(3)连接,所述电源管理系统(2)和电压变换系统(3)、电池系统(1)及散热系统(4)连接,所述隔爆系统(5)与电池系统(1)、电源管理系统(2)、电压变换系统(3)和散热系统(4)连接,所述电压变换系统(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电压变换系统(3)分别为一号电压变换系统和二号电压变换系统,所述一号电压变换系统与输入电压连接,所述二号电压变换系统与矿井用电负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散热的矿用隔爆性大容量后备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变换系统(3)包括变压器、交流变直流模块和直流变换模块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散热的矿用隔爆性大容量后备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电压变换系统包括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长春王光培徐金陵汤效平黄晓凡王彤张一帆王兹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电力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