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新富专利>正文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3798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水处理装置、混合叶轮、脱水叶轮和负压风机;装置本体从底部至顶部划分为储水腔、混合腔、脱水腔和负压腔;水处理装置置于储水腔内,装置本体的侧壁上设有空气进口,空气进口位于储水腔的与混合腔之间;储水腔内还设有一个水泵;混合叶轮置于混合腔内,脱水叶轮置于脱水腔内,混合叶轮与脱水叶轮均通过电动马达实现转动;负压风机置于负压腔内;装置本体的顶部预设有空气出口。以提出一种排风量大,空气净化完全,风阻小、净化效率高,并且经济环保,适用于各种环境需求的空气净化装置。适用于各种环境需求的空气净化装置。适用于各种环境需求的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进步,以及面临的一些空气污染的问题,空气净化器逐渐普及人们的生活,此外,部分工厂以及建筑工地,出于对员工健康以及遏制尘土飞扬的考虑,对于大型的空气净化装置是刚性需求。
[0003]但是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分为干式以及湿式两种模式;干式的包括采用滤尘袋、滤芯以及静电吸附等几种方式。滤尘袋和滤芯的设计结构,在污染物积压到一定量后,其空气的净化率会大大降低,阻力增大。不管是面对工业或者民用需求,滤芯的频繁更换很繁琐、效率低下,并且废弃的滤芯会造成二次污染。静电吸附在净化领域使用比较常见,采用带有一定电荷的电极片对空气内杂质进行吸附净化,但是其长期使用的能耗较大,无法达到节能环保的需求,且电极片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会出现粘贴等情况,清理更换复杂,此外,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0004]湿式主要包括建筑工地常用的高压喷雾以及U型槽的水过滤等形式;高压喷雾在大型的建筑工地使用较广,利用喷雾的水颗粒附带空气中的灰尘沉降,来避免尘土飞扬,但是高压喷雾的水颗粒分散比较严重,水颗粒颗粒之间间隙比较大,对灰尘的粘附效果不理想,使得扬尘净化不完全;而U型槽的水过滤则是比较像水封的结构,在U型槽底通入水,将空气从槽口的一端通入槽口的另一端,这种设计结构,其风阻大,空气净化率低下。
[0005]基于此,设计一种空气净化效率高,阻力小的空气净化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阻力小,净化效率高,经济环保,并且适用于各种环境与行业需求的空气净化装置。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水处理装置、混合叶轮、脱水叶轮和负压风机;
[0008]所述装置本体从底部至顶部划分为储水腔、混合腔、脱水腔和负压腔;
[0009]所述水处理装置置于所述储水腔内,所述装置本体的侧壁上设有空气进口,所述空气进口位于所述储水腔的与所述混合腔之间;所述储水腔内还设有一个水泵;
[0010]所述混合叶轮置于所述混合腔内,所述脱水叶轮置于所述脱水腔内,所述混合叶轮与所述脱水叶轮均通过电动马达实现转动;
[0011]所述负压风机置于所述负压腔内;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预设有空气出口。
[0012]进一步的,所述混合叶轮和所述脱水叶轮高度大于等于50mm,叶片数大于等于20片,20片所述叶片为等间距均匀布置;所述叶轮的转速为2000r/s以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叶片为弧形叶片,所述叶片以一定的角度倾斜设置,使得所述叶片
的上沿至下沿之间形成5
°‑
15
°
的角度差。
[0014]进一步的,所述混合叶轮与所述脱水叶轮之间采用同轴连接,通过单个电动马达实现同轴转动。
[0015]进一步的,所述混合叶轮与所述脱水叶轮分别传动连接一个电动马达,实现单独转动。
[0016]进一步的,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水过滤滤芯、电解槽和高压脉冲微电流,所述电解槽正负极采用变频方式,水流单极输出;所述高压脉冲微电流:采用 3000v以上电压、15mA以内的安全电流,再连接20KHz以上的脉冲频率。
[0017]进一步的,所述混合叶轮、脱水叶轮和负压风机均通过支架固定于各腔室的侧壁,所述装置本体为镂空的柱体结构。
[0018]进一步的,还包括两块挡板,两块所述挡板分别设于所述混合腔和所述脱水腔,且分别位于所述混合叶轮和所述脱水叶轮的上方,所述挡板的中央设有通孔,位于所述混合腔内挡板的通孔孔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混合叶轮的直径,位于所述脱水腔内挡板的通孔孔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脱水叶轮的直径。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势之处在于:1、本技术通过设计混合叶轮和脱水叶轮两个叶轮,混合叶轮使得空气与水颗粒充分混合,脱水叶轮将空气中的尘与水雾离心完全,从而保证空气净化效率,保证空气净化的完全。
[0020]2、本技术的装置本体为中空体结构,且通过负压风机实现内部的负压状态,空气在内部不会有大的阻力,保证空气顺畅的进入以及排出,使得空气的处理量大大提高,适用于各种工业以及民用领域。
[0021]3、本技术的设计结构,使得水颗粒在与空气接触后,在两个叶轮的离心力作用下,会被甩到装置本体的内壁,顺着内壁流入储水腔,此时,会在装置本体侧壁的空气进口位置形成水帘,使得进入装置本体内部的空气在空气进口位置得以实现第一步的混合过滤,增加了空气净化效果。
[0022]4、本技术通过在储水腔内部设置水处理装置,使得储水腔内部的水可以得到及时的处理,并且使得水自身带有一定的负电荷,在与空气接触后,与空气中的杂质吸附效果更加显著,进一步的保证了空气净化效果。
[0023]5、本技术通过对叶轮的高度、叶片数、转速以及叶片的形状进行特殊的设计,使得空气与水颗粒在一起通入叶轮后,得以充分的接触,不会有空气直接从叶片的间距中直接穿过,保证了空气的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混合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0027]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水处理装置2、混
合叶轮3、脱水叶轮4和负压风机5;
[0028]装置本体1从底部至顶部划分为储水腔、混合腔、脱水腔和负压腔;
[0029]水处理装置2置于储水腔内,装置本体1的侧壁上设有空气进口7,空气进口7位于储水腔的与混合腔之间;储水腔内还设有一个水泵6;
[0030]混合叶轮3置于混合腔内,脱水叶轮4置于脱水腔内,混合叶轮3与脱水叶轮4均通过电动马达实现转动;
[0031]负压风机5置于负压腔内;装置本体1的顶部预设有空气出口,并且混合叶轮3、脱水叶轮4和负压风机5均通过支架固定于各腔室的侧壁,装置本体1 为镂空的柱体结构。
[003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混合叶轮3和脱水叶轮4高度大于等于50mm,叶片数大于等于20片,20片叶片为等间距均匀布置;叶轮的转速为2000r/s以上。叶片为弧形叶片,叶片以一定的角度倾斜设置,使得叶片的上沿至下沿之间形成5
°‑
15
°
的角度差。通过对叶轮的高度、叶片数、转速以及叶片的形状进行特殊的设计,使得空气与水颗粒在通入一起通入叶轮后,得以充分的接触,不会有空气直接从叶片的间距中直接穿过,保证了每一分空气的净化。针对实际应用领域的不同,应用场景的不同,叶轮的参数均可以进行调整,但是出于对空气净化效果角度的考虑,针对空气净化装置的叶轮,不得小于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水处理装置、混合叶轮、脱水叶轮和负压风机;所述装置本体从底部至顶部划分为储水腔、混合腔、脱水腔和负压腔;所述水处理装置置于所述储水腔内,所述装置本体的侧壁上设有空气进口,所述空气进口位于所述储水腔的顶部与所述混合腔之间;所述储水腔内还设有一个水泵;所述混合叶轮置于所述混合腔内,所述脱水叶轮置于所述脱水腔内,所述混合叶轮与所述脱水叶轮均通过电动马达实现转动;所述负压风机置于所述负压腔内;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预设有空气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叶轮和所述脱水叶轮高度大于等于50mm,叶片数大于等于20片,20片所述叶片为等间距均匀布置;所述叶轮的转速为2000r/s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中叶片为弧形叶片,所述叶片以一定的角度倾斜设置,使得所述叶片的上沿至下沿之间形成5
°‑
15
°
的角度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新富
申请(专利权)人:沈新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