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新富专利>正文

一种空气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6823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水墙净化单元(1)和至少一个驱动单元(2);所述水墙净化单元(1)包括自身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层结构(11)以及在所述透气层结构(11)的边缘并向上延伸的侧壁(12),所述侧壁(12)围成的空间用于放置用于吸附空气中污染物的液体,所述液体为水;所述驱动单元(2)用以驱动空气形成通风路径,至少一个所述水墙净化单元(1)置于所述通风路径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形成的水墙与空气中的固体污染颗粒、细菌、化学分子等进行充分混合与吸附,实现空气污染物的充分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净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涉及一种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和人们对人居环境的重视,空气污染净化已逐渐为人们所关注,且环境保护也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之一,目前在工业化生产、公共场所、个人家庭等各环境内都已使用了各式各样的空气净化装置。但这些空气净化装置基本都采用多层孔径不一功能不一的过滤装置,或采用静电吸附方式进行净化,针对空气中的PM2.5、PM1.0等的吸附量有限,更换成本过高,净化效果存在很大限制,甚至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系统,该空气净化系统不仅能吸附空气中的固体污染颗粒,亦可吸附空气中的细菌、化学污染物分子,包括甲醛、粉尘、PM2.5等常见空气污染物。本技术可用于工业生产车间、公共场所或个人家庭环境内,且本技术尤其适用于大型工矿企业(包括火力发电厂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放处理达到“零排放”标准。结合污水处理技术真正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水墙净化单元和至少一个驱动单元;所述水墙净化单元包括自身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层结构以及在所述透气层结构的边缘并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围成的空间用于放置用于吸附空气中污染物的液体,所述液体为水;所述驱动单元用以驱动空气形成通风路径,至少一个所述水墙净化单元置于所述通风路径中。本技术提出的所述空气净化系统中,所述侧壁上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进水管道和水泵,所述进水口向所述透气层结构上方输送液体。本技术提出的所述空气净化系统中,所述侧壁的顶部设有向下凹陷的溢流口。本技术提出的所述空气净化系统中,还包括:与所述水墙净化单元连接的电子灭菌去味装置,所述电子灭菌去味装置向所述液体通入用以击穿污染物内细菌细胞膜的脉冲电流同时使液体带电荷。本技术提出的所述空气净化系统中,还包括:与所述溢流口连通的液体回收腔室,所述液体回收腔室内储存经所述水墙净化单元流出的液体。本技术提出的所述空气净化系统中,还包括:与所述液体回收腔室连接的脉冲电解装置,所述脉冲电解装置通过脉冲电流可电解产生离子水。本技术提出的所述空气净化系统中,所述脉冲电解装置进一步与所述水泵连通,所述水泵将离子水通过进水管道从所述进水口泵入所述水墙净化单元内。本技术提出的所述空气净化系统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水泵之间的精细过滤单元。本技术提出的所述空气净化系统中,所述液体回收腔室内进一步设有过滤单元。本技术提出的所述空气净化系统中,所述液体回收腔室内进一步设有至少一组热交换棒。本技术提出的所述空气净化系统中,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通风路径中的至少一个导风板。本技术提出的所述空气净化系统中,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墙净化单元和所述驱动单元之间的至少一个加热制冷装置。本技术提出的所述空气净化系统中,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墙净化单元和所述驱动单元之间的至少一个除湿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水墙”吸附空气中的固体污染颗粒、细菌、化学分子等污染物,实现空气污染物的充分净化;本技术在水体中加入高压微电流的脉冲电流,脉冲电流在水墙中传导,可以击穿细菌的细胞膜,从而达到对空气内细菌的物理杀菌,尤其适用于无菌手术室、实验室等;本技术适合工业生产车间、公共场所和个人家庭中使用;且本技术尤其适用于大型工矿企业(包括火力发电厂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放处理达到“零排放”标准。结合污水处理技术真正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本技术所采用的吸附混合物主要以自来水、常态水等材料,相较于现有高密度滤芯,其使用成本极低;且本技术亦针对回收的废水进行过滤、杀菌等措施进行净化,可收集废水循环使用,不易产生二次污染。本技术可适用于大、中、小型封闭/开放空间,本技术结构组装方便、净化效率高、使用成本低,吸附、过滤、灭菌能均可任意选用和搭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空气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a是实施例中空气净化系统的一种设置方式;图2b是实施例中空气净化系统的又一种设置方式。图中,1-水墙净化单元,2-驱动单元,3-电子灭菌去味装置,4-液体回收腔室,5-脉冲电解装置,6-过滤单元,7-热交换棒,8-导风板,11-透气层结构,12-侧壁,13-溢流口,14-进水口,15-进水管道,16-水泵,17-精细过滤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提出的空气净化系统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技术,而仍然实现本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显示的是本技术空气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空气净化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水墙净化单元1和至少一个驱动单元2。水墙净化单元1包括自身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层结构11以及在透气层结构11的边缘并向上延伸的侧壁12,侧壁12围成的空间用于放置用于吸附空气中污染物的液体,液体为水;驱动单元2用以驱动空气形成通风路径,至少一个水墙净化单元1置于通风路径中。本技术中所使用的透气层结构11中具有的孔隙孔径、数量、分布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只需能在透气层结构11上方积蓄液体形成水墙并可令空气从孔隙当中通过即可。透气层结构11本身可采用各种单一多孔材料制成,包括网布、多孔陶瓷,多孔金属板等等,或者由多种材料混合制成的多孔结构亦可。本技术的透气层结构11以等厚度的平面为优,透气层结构11的平面形状,厚度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此外,透气层结构11的截面还能制成波浪形或其他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只需能在透气层结构11上方积蓄液体形成水墙并可令空气从孔隙当中通过即可。本技术中所使用的驱动单元2包括至少一个风机。风机启动后的通风路径若从透气层结构11下方吹入水墙净化单元1中则形成正压,空气经过透气层结构11当中的孔隙形成气泡与液体发生吸附过程;若通风路径从透气层结构11的上方向上运动则在水墙净化单元1中形成负压,空气经过透气层结构11当中的孔隙形成气泡与液体发生吸附过程,在发生的吸附过程当中,由水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净化效率接近100%。具体参见图1,侧壁12上设有进水口14,进水口14连接进水管道15和水泵16,进水口14向透气层结构11上方输送液体。侧壁12的顶部设有向下凹陷的溢流口13。溢流口13和透气层结构11之间的高度差为水墙的厚度。水墙的厚度影响通风路径中的风阻,风阻与厚度成正比关系。侧壁12的高度或者溢流口13的高度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更为优选地,在进水管道15和水泵16之间进一步设置精细过滤单元17,精细过滤单元17是用于对液体进行精细过滤的元件,精细过滤单元17可采用现有工业、医用等过滤器件制成。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水墙净化单元1连接的电子灭菌去味装置3,电子灭菌去味装置3向液体通入用以击穿污染物内细菌细胞膜的脉冲电流同时使液体带电荷。电子灭菌去味装置输出的脉冲电流具有高压微电流,电压幅值不低于3000V,电流为1mA以上的带脉冲频率的电流。脉冲电流水墙中传导,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水墙净化单元(1)和至少一个驱动单元(2);所述水墙净化单元(1)包括自身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层结构(11)以及在所述透气层结构(11)的边缘并向上延伸的侧壁(12),所述侧壁(12)围成的空间用于放置用于吸附空气中污染物的液体,所述液体为水;所述驱动单元(2)用以驱动空气形成通风路径,至少一个所述水墙净化单元(1)置于所述通风路径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水墙净化单元(1)和至少一个驱动单元(2);所述水墙净化单元(1)包括自身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层结构(11)以及在所述透气层结构(11)的边缘并向上延伸的侧壁(12),所述侧壁(12)围成的空间用于放置用于吸附空气中污染物的液体,所述液体为水;所述驱动单元(2)用以驱动空气形成通风路径,至少一个所述水墙净化单元(1)置于所述通风路径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2)上设有进水口(14),所述进水口(14)连接进水管道(15)和水泵(16),所述进水口(14)向所述透气层结构(11)上方输送液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2)的顶部设有向下凹陷的溢流口(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水墙净化单元(1)连接的电子灭菌去味装置(3),所述电子灭菌去味装置(3)向所述液体通入用以击穿污染物内细菌细胞膜的脉冲电流同时使液体带电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溢流口(13)连通的液体回收腔室(4),所述液体回收腔室(4)内储存经所述水墙净化单元(1)流出的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新富
申请(专利权)人:沈新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