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70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分别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连接的同轴线,其中,第一连接器用于连接显示装置的控制模块,第二连接器用于连接显示装置的执行模块。显示装置可以为可折叠装置,同轴线的柔韧度较好,当显示装置折叠时,同轴线不容易因应力作用断裂,进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抗弯曲、抗拉能力。抗拉能力。抗拉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件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连接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可折叠器件,例如液晶电视、手机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可折叠器件一般使用柔性线路板,柔性线路板的应力性能较差,随着折叠次数的增多,容易被折断,造成器件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件,以实现提高显示装置的抗弯曲、抗拉能力。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的同轴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用于连接显示装置的控制模块,所述第二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显示装置的执行模块。
[0006]可选的,所述同轴线为46AWG同轴线。
[0007]可选的,所述同轴线包括内导体、环绕所述内导体的绝缘层以及环绕所述绝缘层的屏蔽层。
[0008]可选的,所述屏蔽层包括编织丝带。
[0009]可选的,所述同轴线还包括环绕所述屏蔽层的保护套层。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端子和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用于与所述同轴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用于与所述控制模块可插拔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端子防护罩和机械锁扣,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端子防护罩覆盖所述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机械锁扣覆盖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端子防护罩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机械锁扣用于固定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和所述控制模块。
[0012]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多个第三连接端子和与所述第三连接端子一一对应的第四连接端子,所述第三连接端子用于与所述同轴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端子用于与所述执行模块可插拔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端子防护罩覆盖所述第三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机械锁扣覆盖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端子防护罩和所述第四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机械锁扣用于固定所述第四连接端子和所述执行模块。
[0014]可选的,所述端子防护罩包括多个接地点,所述机械锁扣包括多个接地点,所述端子防护罩的多个接地点与所述机械锁扣的多个接地点连通,且所述端子防护罩的多个接地点与所述同轴线包括的屏蔽层连通。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分别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连接的同轴线,其中,第一连接器用于连接显示装置的控制模块,第二连
接器用于连接显示装置的执行模块。显示装置可以为可折叠装置,同轴线的柔韧度较好,当显示装置折叠时,同轴线不容易因应力作用断裂,进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抗弯曲、抗拉能力。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件中同轴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件中第一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件中第一连接器的局部示意图;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件中端子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件中机械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器10、第二连接器11和分别与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11连接的同轴线12,其中,第一连接器11用于连接显示装置的控制模块,第二连接器11用于连接显示装置的执行模块。
[0024]同轴线12是由两根同轴的圆柱导体构成的导行系统,内外导体之间填充空气或高频介质的一种宽频带微波传输线。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应用于显示装置中,显示装置可以为可折叠手机、液晶电视等可折叠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模块可以为中央处理器,显示装置的执行模块可以为摄像头、触控传感器等器件,同轴线12通过第一连接器10与控制模块连接,同时通过第二连接器11与执行模块连接,进而控制模块可通过同轴线12向执行模块传输信号。同轴线12的柔韧度较高且具备可重构性,当同轴线12位于显示装置的折叠区时,同轴线12不易因频繁折叠而断裂,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抗弯曲、抗拉能力。且,同轴线柔韧性较好,可具备多种形状,因此,同轴线的形状可根据需求进行设定。
[0025]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可以为可折叠装置,同轴线的柔韧度较好,当显示装置折叠时,同轴线不容易因应力作用断裂,进而提高了器件的抗弯曲、抗拉能力。
[0026]可选的,同轴线为46AWG同轴线。
[0027]AWG为衡量同轴线直径的单位,AWG前面的数值(如24AWG、46AWG)表示导线形成最后直径前所要经过的孔的数量,数值越大,导线经过的孔就越多,导线的直径也就越小。同轴线为46AWG同轴线时,同轴线的直径较小,有利于显示装置的轻薄化。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件中同轴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可选的,同轴线包括内导体121、环绕内导体121的绝缘层122以及环绕绝缘层122的屏蔽层123。
[0029]内导体121用于传输信号,可采用单股线或多股线。绝缘层122可以为聚丙烯绝缘层,对内导体121起保护作用,同时使得内导体121和屏蔽层123绝缘。可选的,屏蔽层123包括编织丝带,屏蔽层123可以作为显示装置的公共地线接地,屏蔽层123作为信号的屏蔽网,可以抑制内导体121传输的信号对同轴线外部器件的干扰,同时也能防止同轴线外部器件
的电磁噪音对同轴线内传输的信号的干扰,提高连接件的抗干扰能力。
[0030]继续参考图2,可选的,同轴线还包括环绕屏蔽层123的保护套层124。保护套层124对内导体121、绝缘层122以及屏蔽层123起保护作用,为内导体121以及屏蔽层123隔绝水氧,保护套层124可以为PVC挤压成型。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件中第一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件中第一连接器的局部示意图,参考图3和图4,可选的,第一连接器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端子101和与第一连接端子101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102,第一连接端子101用于与同轴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端子102用于与控制模块可插拔连接。
[0032]第一连接端子101与同轴线的第一端可通过焊接的方式或者导电胶粘贴的方式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端子102为导电排针,与控制模块中排针通过插接方式连接后,可与控制模块导通,而第一连接端子10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102之间是连通的。因此,第二连接端子102与控制模块插接且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的同轴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用于连接显示装置的控制模块,所述第二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显示装置的执行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线为46AWG同轴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线包括内导体、环绕所述内导体的绝缘层以及环绕所述绝缘层的屏蔽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包括编织丝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线还包括环绕所述屏蔽层的保护套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端子和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用于与所述同轴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用于与所述控制模块可插拔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端子防护罩和机械锁扣,所述第一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冰川王振董会飞
申请(专利权)人:亳州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