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青瓦建筑材料的配方及制备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283689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青瓦建筑材料的配方及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制备青瓦建筑材料的配方包括青沙、钢土、黄泥、尾矿泥和铁粉,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备青瓦建筑材料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青瓦建筑材料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烧制工艺中主要以粘土为原料,制坯成型后经过窑焙烧烧制青砖或青瓦,对于粘土产生过度使用,政府采取相关强制措施命令禁止以粘土为原料生产建材。尾矿泥中中除了少数没有分离的磁铁矿外,常伴生有较多的方解石、透辉石、石英、长石、绿泥石等矿物成分。如何利用这一废弃资源进行仿青瓦的研制开发,对于降低生产成本、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利于节约优质陶瓷原料资源,更好地推动和促进陶瓷仿古砖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青瓦建筑材料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制备青瓦建筑材料的配方,配方包括青沙、钢土、黄泥、尾矿泥和铁粉,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10

15份的青沙、30

35份的钢土,22

28份的黄泥、22

28份的尾矿泥、4

6份的铁粉。
[000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12.5份的青沙、32份的钢土,25份的黄泥、25份的尾矿泥、5.5份的铁粉。
[0006]一种制备青瓦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将所述尾矿泥进行磁选、重选处理,去除含铁矿物和密度较低的矿物,粉碎过筛后,按照以上配方组成配比混合并进行湿法球磨,然后过筛清除多余颗粒和杂质而得到浆料;
[0008](2)将所述浆料进行烘烧、干燥后制成粉末;
[0009](3)在粉末内加入质量分数为10%

15%水份后投入真空砖瓦机成型,成型后在1100

1150℃温度下烧结制备得到坯料,坯料在无氧环境下冷却至150℃后形成青瓦。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以尾矿泥为原料,提高了尾矿泥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堆存与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治理。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控、成本低,仍沿用现有的工艺成熟的陶瓷生产设备即可,有助于推广应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通过非限制性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理解本专利技术。
[0012]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制备青瓦建筑材料的配方及制备方法,配方包括青沙、钢土、黄泥、尾矿泥和铁粉,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10

15份的青沙、30

35份的钢土,22

28份的黄泥、22

28份的尾矿泥、4

6份的铁粉。
[0013][0014]一种制备青瓦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1)将所述尾矿泥进行磁选、重选处理,去除含铁矿物和密度较低的矿物,粉碎过筛后,按照如上表的配方组成配比混合并进行湿法球磨;然后过筛清除多余颗粒和杂质而得到与实施例1

3对应的三组浆料;本步骤中先制成泥浆后制成粉末,避免泥浆内混合有不溶于水的杂质导致成品青瓦的结构强度下降、出现气孔、表面开裂,
[0016](2)将每组浆料进行烘烧、干燥后制成粉末;
[0017](3)在每组粉末内加入质量分数为10%

15%水份后投入真空砖瓦机成型,成型后在1100

1150℃温度下烧结制备得到坯料,坯料在无氧环境下冷却至150℃后形成实施例1

3对应的三种青瓦。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尾矿泥为原料,提高了尾矿泥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堆存与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治理。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控、成本低,仍沿用现有的工艺成熟的陶瓷生产设备即可,有助于推广应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青瓦建筑材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配方包括青沙、钢土、黄泥、尾矿泥和铁粉,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10

15份的青沙、30

35份的钢土,22

28份的黄泥、22

28份的尾矿泥、4

6份的铁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青瓦建筑材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12.5份的青沙、32份的钢土,25份的黄泥、25份的尾矿泥、5.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元资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乐冠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