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66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施工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和固化剂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搅拌10分钟,然后启动排料电机驱动排料轴排料,同时驱动传送带输送其上的材料运动涂胶,再将材料放入输送带上,随其经控温施工装置依次进行风干水分、逐步加温烘干和压合定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控温施工装置,利用输送带输送治具先经过风干机构被风干水分,然后经按等温差分布的若干红外线灯管逐步烘干定型,最后经粘合机构施压粘合材料整体形成成品,其具有控温和保温效果,使得胶剂达到最佳温度粘合材料,具有实用价值。具有实用价值。具有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环保
,具体为一种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水性聚氨酯胶粘剂一般是由低聚物多元醇、异氰酸酯、亲水性组分以及扩链剂等组分混合制备而成的一类聚氨酯胶粘剂。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具有软硬度可调节、耐低温、柔韧性好以及粘接强度大等优点,能粘接金属、非金属等多种材料,用途越来越广。但是目前整个聚氨酯胶黏剂行业仍以溶剂型为主。然而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在粘黏材料施工过程中需要避免涂胶时沉淀而导致粘性不匀,在干燥时,需要先去干胶剂内水分再加热烘干,避免造成胶剂内水分不能蒸发,导致粘性不足,同时也要在维持粘合温度下施压定型,以上环节不能控制不好就会导致对材料粘合出现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施工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5]一、制胶阶段:
[0006]S1、先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和固化剂按质量比100:5的份量置于施工装置中的混合桶内;
[0007]S2、然后启动搅拌电机搅拌10分钟;
[0008]二、上胶阶段:
[0009]S3、再将需要粘合的一半材料放入治具中,而一并放在传送带上;
[0010]S4、然后启动排料电机驱动排料轴和螺旋叶片旋转排胶至上胶管内;
[0011]S5、同时联动齿轮带动传动轴同步旋转,而驱动传送带循环运动,进而治具边运动边涂胶;
[0012]三、干燥阶段:
[0013]S6、然后将材料另一半放到治具内与涂胶材料贴合,再放到输送带始端上,并启动伺服电机驱动输送带运动;
[0014]S7、提前启动驱轴电机驱动若干叶片旋转产生风,提前启动若干红外线灯管预热防温罩内部;
[0015]S8、装有材料并涂胶的治具经输送带的输送,依次经风干机构和若干红外线灯管逐步升温干燥;
[0016]四、压粘阶段:
[0017]S9、待治具被一对第二接近开关感应后,触发伺服电机停止,同时触发驱轮电机启动而驱动压板下移挤压材料粘合;
[0018]S10、待控制伺服电机的延时继电器接通后,伺服电机则启动而驱动输送带继续循
环运动,而带动下一个治具到粘合机构下方,以待压粘成品。
[001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施工装置包括内部设置有搅拌架的混合桶、混合桶底部设置的上胶装置和对胶剂先干燥后粘合的控温施工装置,所述混合桶的底部且沿其径向连通设置有排料道,所述排料道的出料端下方设置有沿与排料道指向呈垂直方向延伸的工作台,所述上胶装置包括置于排料道中心轴内的排料轴、置于工作台始端上的传送带和治具,所述排料轴指向工作台的一端设置有上胶管,所述排料轴的另一端同轴连接有排料电机,所述排料轴的正下方悬置有用于带动传送带同步运动的传动轴,所述控温施工装置包括置于工作台上的输送带、输送带上方设置的风干机构、沿工作台延伸方向设置的若干红外线灯管以及输送带末端上设置的粘合机构。
[002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料轴的外侧焊接有螺旋叶片,所述排料道朝向工作台一端连通设有与上胶管紧密套接的出料管,所述上胶管延伸至传送带上方,且上胶管的底部连通设有若干出胶嘴。
[002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轴位于排料电机的端部同轴套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延伸至传送带内部且同轴套接有传送齿轮,所述排料轴靠近排料电机的一端同轴套接有联动齿轮,所述传送带的内侧面开设有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齿槽,所述传送带的两端外侧设有拨条。
[002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带的上方罩设有防温罩,所述防温罩的顶部内固定连接有控温架,所述控温架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隔板,所述风干机构位于控温架进料端内。
[002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干机构包括嵌设于隔板上的若干驱动轴和置于控温架外部的驱轴电机,所述驱动轴的外侧呈环形等间距设有若干叶片,所述驱动轴凸出控温架外部的端部紧密套接有蜗轮,所述驱轴电机的输出轴外侧间隔套接有若干蜗杆。
[002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所述红外线灯管位于控温架中部及其出料端的若干隔板之间,所述红外线灯管的轴向与输送带的长度方向相同。
[002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粘合机构包括置于输送带上方的若干压板、用于悬吊若干压板的压柱、用于弹性支托压柱的压簧以及用于驱动压柱下移的驱轮电机,所述驱轮电机的输出轴与压柱呈垂直设置,且其输出轴上紧密套接有与压柱顶端滑动连接的凸轮,所述防温罩的出料端内侧安装有一对第二接近开关,所述输送带的一端圆辊端同轴连接有伺服电机。
[002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架由长轴及其外侧呈环形焊接的若干搅拌叶片组成,且其长轴的顶端同轴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工作台的顶面且从始端至末端依次开设有上胶口、储具口和输送槽,所述上胶口的出料端顶面齐平焊接有导具板。
[002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送带和输送带之间设置有可升降的治具架,所述治具架内部之间等间距间隔设有若干置物板,所述治具架的底部中心下方安装有伺服电动缸,所述治具架靠近输送带一端的拐角内侧安装有若干第一接近开关,且每个置物板上均分布有第一接近开关,若干所述第一接近开关与所述伺服电动缸通过导线并联连接成若干回路。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9]1、该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施工工艺中,通过设置的混合桶不停搅拌胶剂和固化剂,并在混合桶底部设置了可定量输送胶剂的上胶装置,再利用排料轴带动传送带同步运动,使得放在传送带上的治具及其内部材料边被输送边被涂胶,其自动化程度高,利于快速且准确的上胶,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具有实用价值。
[0030]2、该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施工工艺中,通过设置的控温施工装置,利用输送带输送治具先经过风干机构被风干水分,然后经按等温差分布的若干红外线灯管逐步烘干定型,最后经粘合机构施压粘合材料整体形成成品,其具有控温和保温效果,使得胶剂达到最佳温度粘合材料,具有实用价值。
[0031]3、该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施工工艺中,通过在传送带和输送带之间设置的可升降的治具架,用于临时存放治具,以便利用有限的水平空间在竖向空间上存放治具,以待工作人员拿取,具有推广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实施例1的混合桶全剖图;
[0034]图3为实施例1的搅拌架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实施例1的工作台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实施例1的上胶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7]图6为实施例1的控温施工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8]图7为实施例1的工作台结构示意图;
[0039]图8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制胶阶段:S1、先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和固化剂按质量比100:5的份量置于施工装置中的混合桶(100)内;S2、然后启动搅拌电机(130)搅拌10分钟;二、上胶阶段:S3、再将需要粘合的一半材料放入治具(340)中,而一并放在传送带(350)上;S4、然后启动排料电机(320)驱动排料轴(310)和螺旋叶片(311)旋转排胶至上胶管(140)内;S5、同时联动齿轮(330)带动传动轴(361)同步旋转,而驱动传送带(350)循环运动,进而治具(340)边运动边涂胶;三、干燥阶段:S6、然后将材料另一半放到治具(340)内与涂胶材料贴合,再放到输送带(510)始端上,并启动伺服电机驱动输送带(510)运动;S7、提前启动驱轴电机(535)驱动若干叶片(532)旋转产生风,提前启动若干红外线灯管(540)预热防温罩(560)内部;S8、装有材料并涂胶的治具(340)经输送带(510)的输送,依次经风干机构(530)和若干红外线灯管(540)逐步升温干燥;四、压粘阶段:S9、待治具(340)被一对第二接近开关(562)感应后,触发伺服电机停止,同时触发驱轮电机(555)启动而驱动压板(551)下移挤压材料粘合;S10、待控制伺服电机的延时继电器接通后,伺服电机则启动而驱动输送带(510)继续循环运动,而带动下一个治具到粘合机构(550)下方,以待压粘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施工装置包括内部设置有搅拌架(110)的混合桶(100)、混合桶(100)底部设置的上胶装置(300)和对胶剂先干燥后粘合的控温施工装置(500),所述混合桶(100)的底部且沿其径向连通设置有排料道(102),所述排料道(102)的出料端下方设置有沿与排料道(102)指向呈垂直方向延伸的工作台(200),所述上胶装置(300)包括置于排料道(102)中心轴内的排料轴(310)、置于工作台(200)始端上的传送带(350)和治具(340),所述排料轴(310)指向工作台(200)的一端设置有上胶管(140),所述排料轴(310)的另一端同轴连接有排料电机(320),所述排料轴(310)的正下方悬置有用于带动传送带(350)同步运动的传动轴(361),所述控温施工装置(500)包括置于工作台(200)上的输送带(510)、输送带(510)上方设置的风干机构(530)、沿工作台(200)延伸方向设置的若干红外线灯管(540)以及输送带(510)末端上设置的粘合机构(5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轴(310)的外侧焊接有螺旋叶片(311),所述排料道(102)朝向工作台(200)一端连通设有与上胶管(140)紧密套接的出料管(120),所述上胶管(140)延伸至传送带(350)上方,且上胶管(140)的底部连通设有若干出胶嘴(14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陆倩
申请(专利权)人:骏能化工龙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