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高强装配块及其构成的隔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64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高强装配块,包括:支撑部,具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混凝土面板,两者之间构成填充腔,每一混凝土面板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加固件和第二加固件;连接部,设置在填充腔的两端,用于连接两混凝土面板,包括分别设置在两混凝土面板两端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轻质高强隔墙,由上述轻质高强装配块连续设置并通过第一加固件焊接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轻质高强装配块,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装配,在构建轻质高强隔墙时,由于支撑部和连接部构成的桁架结构承重能力较强,因而无需对填充腔内的内芯材料做过高的强度要求,可以消纳和处理更多的固体废弃物,非常有利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非常有利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非常有利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质高强装配块及其构成的隔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填充墙
,尤其是涉及一种轻质高强装配块及其构成的隔墙。

技术介绍

[0002][0003]隔墙是建筑业消纳固体废弃物的重要领域,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使用,消纳和处理大量的粉煤灰,变废为宝。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固体废弃物亟待处理,固体废弃物种类多、量大,如果能够制成墙体材料,环保意义重大。但是,很大一部分制成品无法达到墙体材料对轻质高强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轻质高强装配块,同时提供一种由其构成的轻质隔墙,能将大部分轻质不高强的固体废弃物制成的材料用于制作轻质隔墙,具体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轻质高强装配块,包括支撑部,具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混凝土面板,所述混凝土面板之间构成填充腔,每一混凝土面板的两侧竖边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加固件,所述第一加固件之间设置有多个贴附于混凝土面板内侧面的第二加固件;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填充腔的两端,用于连接两混凝土面板,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两混凝土面板一端的第一连接件和设置在两混凝土面板另一端的第二连接件。
[0005]所述混凝土面板的外侧面为平面结构,混凝土面板的内侧面间隔设置有多条竖向条状凸起结构。
[0006]所述混凝土面板由骨料粒径≤1mm的纤维增强砂浆制成,其抗压强度为60

80MPa;所述竖向条状凸起结构的截面积为混凝土面板总截面积的7

11%,且竖向条状凸起结构的底面与混凝土面板的外侧面间距为4

6mm。
[0007]所述混凝土面板的内侧面设置有玻璃纤维网格布增强层。
[0008]所述混凝土面板由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制成。
[0009]所述第一加固件具有位于混凝土面板内的固定端和沿混凝土面板端面设置的连接端;所述第二加固件平行设置,且每一第二加固件的两端与第一加固件焊接相连,中部通过螺钉与混凝土面板固定相连。
[0010]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折角型连接筋,且所述折角型连接筋的折角角度沿延伸方向依次变大再变小;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至少三根并列设置的直线型连接筋。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轻质高强隔墙,包括上述轻质高强装配块,所述轻质高强装配块连续设置并通过第一加固件焊接相连。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轻质高强装配块,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装配,在构建轻质高强隔墙时,由于支撑部和连接部构成的桁架结构承重能力较强,因而无需对填充腔内的内芯材料
做过高的强度要求,使原本只适合制作保温材料的固体废弃物能够用来装填内芯,从而消纳和处理更多的固体废弃物,非常有利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其次,轻质高强装配块在进行隔墙装配时,可以采用先装法随主体结构施工一次性完成安装,节省用工,整体性较好,也可采用后装法穿插施工,减少主体结构工期的占用,缩短总体工期(约40%);最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轻质高强隔墙具有良好的保温、隔音、防火、抗震效果,其轻质高强,不需要设置构造柱。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轻质高强装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0015]图3是图1中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轻质高强隔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施工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18]实施例1:如图1

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轻质高强装配块,由支撑部和连接部组成。
[0019]其中,支撑部具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混凝土面板1,混凝土面板1之间的间隙为填充腔2。上述混凝土面板1的外侧面为平面结构11,内侧面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条竖向条状凸起结构12;位于混凝土面板1两侧竖边处的竖向条状凸起结构12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位于中部的竖向条状凸起结构12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且所有竖向条状凸起结构12的截面积占混凝土面板1总截面积的7

11%;为了保持一定的强度,竖向条状凸起结构12的底面与混凝土面板1的外侧面间距为4

6mm,即混凝土面板1的最薄处厚度为4

6mm。通常情况下,混凝土面板1由骨料粒径≤1mm的纤维增强砂浆制成,其抗压强度为60

80MPa;进一步地,在混凝土面板1内侧面复合一层玻璃纤维网格布作为增强层,上述玻璃纤维网格布为增强型,且经向(即混凝土面板1竖向)受力。当混凝土面板1作为外墙时,可选用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其耐久性更强,且能够实现装饰与保温一体化。
[0020]支撑部还包括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第一加固件31和第二加固件32,第一加固件31为安装在每一混凝土面板1两侧竖边上的L形不锈钢板,该L形不锈钢板的一端(即固定端)埋设在混凝土面板1内,另一端(即连接端)沿等腰梯形混凝土面板1的直角面设置,即贴附在混凝土面板1的竖边上;第二加固件32为多个平行设置的一字型不锈钢板,其两端分别与第一加固件31焊接相连,中部贴附在混凝土面板1内侧面,并通过带膨胀管的短螺钉与混凝土面板1固定相连,用于防止混凝土面板1发生横向折断。
[0021]连接部用于连接两混凝土面板1,其位于填充腔2两端,包括焊接在两混凝土面板1一端的第一连接件和焊接在两混凝土面板1另一端的第二连接件。上述第一连接件为折角型连接筋41,其依据桁架结构的受力特点,使折角型连接筋41的折角角度沿延伸方向依次变大再变小(见图3),提高其抗弯能力;第二连接件为至少三根并列设置的直线型连接筋42
(见图1、2),其易于制作、方便安装。
[0022]上述支撑部和连接部构成的整体桁架结构重量轻、抗弯能力好,能够使轻质高强装配块保持较高的结构稳定性。
[0023]实施例2: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轻质高强隔墙,包括多块实施例1所述的轻质高强装配块,上述轻质高强装配块连续设置并通过第一加固件31焊接相连,各填充腔2内装填强度>0.3MPa、密度≤500kg/m
³
的无机轻质多孔材料5,如全固废泡沫混凝土、地质聚合物、脱硫/磷石膏复合发泡材料等。以200mm厚的隔墙为例,当芯材(即填充腔2内的无机轻质多孔材料5)密度为150

300 kg/m
³
时,隔墙整体密度为375

510kg/m
³
,抗压强度几乎不受内芯材料强度密度影响,外壳截面积占比为9.9%、强度在60MPa时,其强度为3.85MPa,即其密度和强度均达标,能够满足作为墙体时轻质高强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所有材料均采用无机材料,因此其可以达到A级防火要求,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保温、隔音、抗震效果。
[0024]施工时,可采用先装法施工,也可采用后装法施工,与现有施工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施工工期可有效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高强装配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具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混凝土面板,所述混凝土面板之间构成填充腔,每一混凝土面板的两侧竖边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加固件,所述第一加固件之间设置有多个贴附于混凝土面板内侧面的第二加固件;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填充腔的两端,用于连接两混凝土面板,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两混凝土面板一端的第一连接件和设置在两混凝土面板另一端的第二连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高强装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面板的外侧面为平面结构,混凝土面板的内侧面间隔设置有多条竖向条状凸起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质高强装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面板由骨料粒径≤1mm的纤维增强砂浆制成,其抗压强度为60

80MPa;所述竖向条状凸起结构的截面积为混凝土面板总截面积的7

11%,且竖向条状凸起结构的底面与混凝土面板的外侧面间距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礼赞吴万仁余雷程莲清彭磊李文全曾超桂诗凯李勇敢肖东波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五建第二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