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电弓厚度检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357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受电弓厚度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第一闪光灯、第二闪光灯、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在列车的行进过程中:使第一闪光灯照射于目标受电弓的前碳板的前侧面,并在后碳板的前侧面形成第一阴影,以第一阴影为第一相机的第一拍摄背景拍摄前碳板的前侧面;使第二闪光灯照射于目标受电弓的后碳板的后侧面,并在前碳板的后侧面形成第二阴影,以第二阴影为第二相机的第一拍摄背景拍摄后碳板的后侧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第一闪光灯和第二闪光灯分别实现前碳板于后碳板上形成阴影,以及后碳板于前碳板上形成阴影,在拍摄过程中形成前碳板和后碳板之间区域的清晰区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对于碳滑板厚度检测的准确度。于碳滑板厚度检测的准确度。于碳滑板厚度检测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受电弓厚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受电弓厚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受电弓是轨道列车从接触网上接收电流的装置,其性能的稳定性能够直接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为了确保列车能够顺利运行,需要在列车的行进过程中对受电弓进行检测。
[0003]现有的受电弓检测主要采用轨旁检测方案,其布局是相机置于轨道上方,或是置于轨道两旁,在列车过车时采用瞬间拍照的成像方式采集数据并进行检测,以捕捉关键轮廓,实现对受电弓的碳滑板的综合厚度检测。由于列车的行驶姿态时刻变化,而且弓头在架设两根以上碳滑板的情况下,后滑板成像对厚度检测形成干扰,导致检测结果产生误差,影响对于列车运行的准确评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受电弓厚度检测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的受电弓轨旁检测方案,由于受电弓的铝托板的形状并非规则的长方体,容易对碳滑板的厚度检测形成干扰,导致检测结果产生误差,影响对于列车运行的准确评估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受电弓厚度检测方法,包括:
[0007]提供沿列车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闪光灯和第二闪光灯,以及沿列车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
[0008]在列车的行进过程中:
[0009]使所述第一闪光灯照射于目标受电弓的前碳板的前侧面,并在后碳板的前侧面形成第一阴影,以所述第一阴影为所述第一相机的第一拍摄背景拍摄所述前碳板的前侧面,获得前碳板厚度图像;
[0010]使所述第二闪光灯照射于目标受电弓的后碳板的后侧面,并在前碳板的后侧面形成第二阴影,以所述第二阴影为所述第二相机的第一拍摄背景拍摄所述后碳板的后侧面,获得后碳板厚度图像。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闪光灯和所述第二闪光灯对所述目标受电弓的补光角度为俯角或仰角;
[0012]所述第一相机和所述第二相机对所述目标受电弓的拍摄角度,分别与所述第一闪光灯和所述第二闪光灯对所述目标受电弓的补光角度相对应。
[0013]可选地,以轨道平面和/或接触网的高度为调准基准,调整所述第一闪光灯、第二闪光灯、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以及所述目标受电弓的高度。
[0014]可选地,提供第一背景墙和第二背景墙;
[0015]利用所述第一相机拍摄所述前碳板的前侧面时,所述第一背景墙作为所述第一相机的第二拍摄背景;
[0016]利用所述第二相机拍摄所述后碳板的后侧面时,所述第二背景墙作为所述第二相机的第二拍摄背景。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受电弓厚度检测系统,用于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受电弓厚度检测方法,包括:
[0018]沿列车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闪光灯和第二闪光灯,以及沿列车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
[0019]所述第一闪光灯能够照射于目标受电弓的前碳板的前侧面,并在后碳板的前侧面形成第一阴影,所述第一相机能够以所述第一阴影作为第一拍摄背景拍摄所述前碳板的前侧面;
[0020]所述第二闪光灯能够照射于目标受电弓的后碳板的后侧面,并在前碳板的后侧面形成第二阴影,所述第二相机能够以所述第二阴影作为第一拍摄背景拍摄所述后碳板的后侧面。
[0021]可选地,所述第一闪光灯和所述第二闪光灯对所述目标受电弓的补光角度为俯角或仰角;
[0022]所述第一相机和所述第二相机对所述目标受电弓的拍摄角度,分别与所述第一闪光灯和所述第二闪光灯对所述目标受电弓的补光角度相对应。
[0023]可选地,所述第一闪光灯、第二闪光灯、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以及所述目标受电弓的高度,以轨道平面之间和/或接触网的高度为调整基准。
[0024]可选地,还包括第一背景墙和第二背景墙;
[0025]所述第一相机拍摄所述前碳板的前侧面时,所述第一背景墙作为所述第一相机的第二拍摄背景;
[0026]所述第二相机拍摄所述后碳板的后侧面时,所述第二背景墙作为所述第二相机的第二拍摄背景。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受电弓厚度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检测方法基于系统实现,检测系统包括沿列车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闪光灯和第二闪光灯,以及沿列车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检测方法包括:在列车的行进过程中,使第一闪光灯照射于目标受电弓的前碳板的前侧面,并在后碳板的前侧面形成第一阴影,以第一阴影为第一相机的第一拍摄背景拍摄前碳板的前侧面,获得前碳板厚度图像;使第二闪光灯照射于目标受电弓的后碳板的后侧面,并在前碳板的后侧面形成第二阴影,以第二阴影为第二相机的第一拍摄背景拍摄后碳板的后侧面,获得后碳板厚度图像。
[0029]本专利技术利用第一闪光灯和第二闪光灯,分别实现前碳板于后碳板上形成阴影,以及后碳板于前碳板上形成阴影,在拍摄过程中形成前碳板和后碳板之间区域的清晰区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对于碳滑板厚度检测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受电弓厚度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受电弓厚度检测系统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受电弓厚度检测系统的又一示意图。
[0034]上述图中:第一闪光灯:11、11

;第一相机:12、12

;第二闪光灯:21、21

;第二相机:22、22

;30、目标受电弓。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0037]此外,术语“长”“短”“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展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此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进行操作,以此不能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电弓厚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沿列车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闪光灯和第二闪光灯,以及沿列车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在列车的行进过程中:使所述第一闪光灯照射于目标受电弓的前碳板的前侧面,并在后碳板的前侧面形成第一阴影,以所述第一阴影为所述第一相机的第一拍摄背景拍摄所述前碳板的前侧面,获得前碳板厚度图像;使所述第二闪光灯照射于目标受电弓的后碳板的后侧面,并在前碳板的后侧面形成第二阴影,以所述第二阴影为所述第二相机的第一拍摄背景拍摄所述后碳板的后侧面,获得后碳板厚度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弓厚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闪光灯和所述第二闪光灯对所述目标受电弓的补光角度为俯角、仰角或平角;所述第一相机和所述第二相机对所述目标受电弓的拍摄角度,分别与所述第一闪光灯和所述第二闪光灯对所述目标受电弓的补光角度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弓厚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轨道平面和/或接触网的高度为调准基准,调整所述第一闪光灯、所述第二闪光灯、所述第一相机、所述第二相机,以及所述目标受电弓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弓厚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第一背景墙和第二背景墙;利用所述第一相机拍摄所述前碳板的前侧面时,所述第一背景墙作为所述第一相机的第二拍摄背景;利用所述第二相机拍摄所述后碳板的后侧面时,所述第二背景墙作为所述第二相机的第二拍摄背景。5.一种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东吴耿才梁颖昌秦军杨日清陈润松熊桂生潘煜豪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诺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