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TVM集团公司专利>正文

低型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446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与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36)和(37)一起使用的低型连接器组件(31),第一印刷电路板(36)具有多根延伸到互连孔(47)阵列的第一导线(46),第二印刷电路板(37)具有多个延伸到互连孔(53)阵列的第二导线52。该连接器组件包括一个细长的凸连接器罩(61),它沿纵轴(62)延伸并具有平行于纵轴延伸、宜安装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互连孔阵列上方的第一侧(67)。该凸连接器罩具有第二侧(66)和与第二侧的开口(82)联通的腔(81)。(*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型连接器组件本专利技术关于电连接器组件,尤其关于用作印刷电路板之间的动力配置和信号电路互连的电连接器组件。过去已使用具有相互配合的凸、凹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它们用来在印刷电路板之间提供电连接。例如美国专利No.Des.408,361的连接器组件可用来传送动力和/或电信号。在这种连接器组件中,为了传送电能或信号,采用了各种插针、插片或其它的凸形电导体和插座或其它形式的凹形电导体。用以传输动力的示例性的电导体公开在美国专利Nos.4749357,4824380,5431576,5575690,Des.366239,Des.366241,Des.366454,Des.368071,Des.372220和Des.405417中。很多这类现有的电导体由多个元件制成,这就增大了电阻,因此降低了电导体的效率。一直有一种需要来提供一种象现有连接器组件同样能力的小型连接器组件。一种改进的连接器组件是理想的,它在尺寸上相对较小,并相对于印刷电路板来说具有相对较小的构形。在这种连接器组件上使用的导电本体将仅有少量的元件构成。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低型连接器组件的凸、凹连接器的透视图,它们以未啮合状态安装在相应的印刷电路板上;图2是图1的低型连接器的凸、凹连接器处于啮合状态的透视图,图3是沿图1中的3-3线的图1的凸连接器的部分分解透视图,图4是沿图1中的4-4线的图1的凸连接器的底部平面视图,图5是沿图4中的5-5线、转动180°的凸连接器的剖视图,它示出凸连接器的一片连接片的一部分;图6是沿图3中的6-6线的图1的凸连接器的另一片连接片的第一侧视图,图7是沿图6中的7-7线的图6中的一片连接片的前视图,-->图8是沿图7中的8-8线的图6中的一片连接片的第二侧视图,图9是沿图8的9-9线的图6中的一片连接片的底视图,图10是图1的凸连接器的分开的连接片的透视图,图11是沿图10中11-11线的图10中的分开的连接片的侧视图,图12是沿图11中沿12-12线的图10中的分开的连接片的顶视图,图13是沿图11中的线13-13的图10中的分开的连接片的后视图,图14是沿图中的14-14线的图1中凹连接器的部分分解的透视图,图15是沿图14中的线15-15的图1中凹连接器的底视图,图16是沿图15的16-16线、转动180°度的图1中的凹连接器的剖视图,它表示凹连接器的两块插座连接件的一块的一半;图17是沿图15的17-17线、转动180°的图1中的凹连接器的剖视图,它表示凹连接器的两块插座连接件的一块的一部分;图18是图1中的凹连接器的、图14中所示的两块插座连接件中的一块的一半的透视图,图19是沿图18中的19-19线的图18中半个插座连接件的前视图,图20是图1的凸、凹连接器开始啮合的剖视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块连接片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一侧视图,图22是沿图21的22-22线的图21的一块连接片的第二侧视图。现在详细参照附图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在描述实施例后将讨论它的操作情况。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组件31是由凸连接器32和凹连接器33(见图1和2)构成的低型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31用于在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之间传输动力和电信号。就此而言,凸连接器32宜装到第一-->印刷电路板36上、凹连接器33宜装到第二印刷电路板37上。每块印刷电路板均为普通设计的印刷电路板,它们由相应的平板38和39制成,这些平板由如玻璃纤维增强的环氧层压材料类的合适的材料(FR4)构成。第一块板38具有与直线边缘42相邻的端部41、相对的顶部和底部的、从端部42延伸的平行表面43(图1和3)。板38带有多个由铜或任何合适材料制成的导线46,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它们形成在顶面43上。应该看到,导线46可形成在顶面和/或底面上,还可在第一板38的内部延伸。导线46包括若干传送电能的动力线46a、传送电信号的信号线46b和接地线46c。导线46最好沿顶面43延伸到离开端部41的位置。相邻的动力线46a最好按安全电压操作的规定相互离开一段距离。互连孔47的陈列穿过板38,端部41上的每个动力线46a和接地线46c最好包括一个或多个沿线的一部分长度串连的离开一段距离的互连孔47。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每个动力线46a和接地线46c的端部具有一行或多行5个纵向隔开的互连孔。在信号线中也类似地提供了互连孔48的阵列,在一个实施例中,多行的3个纵向隔开的互连孔、每个基本类似于互连孔47,它们穿过每个信号线46b和第一板38。每个互连孔47和48的直径约为0.040英寸。互连孔47之间的优选间隔为2.5mm。第二块印刷电路板37的结构基本与第一块的相似。就此而言,第二块板37具有相对的顶平面和底平面51和多个形成在顶面51(见图1和10)上的导线52。相互隔开的平行的导线52包括多根动力线52a和多根信号线52b,它们中的每一根最好与第一块印刷电路板36上的动力线46a和信号线46b相对应,当然还具有接地线52c。互连孔53的阵列基本类似于互连孔47,它们最好包括一行或多行5个纵向隔开的、穿过板39、每个动力线52a和地线52c的互连孔53。多行3个纵向隔开的互连孔54穿过第二板39和每个信号线52b的端部。凸连接器32由一沿纵向轴62延伸的细长罩61构成,它可采用如阻燃塑料那样的绝缘或不导电材料制成(见图1~4)。凸连接器罩61-->具有第一侧或前侧66,第二侧或底侧67、第三侧或后侧68、第四侧或顶侧69。这些侧面平行于纵轴62延伸并相互垂直,从而使罩61的垂直于轴62的截面是长方形。罩61还由左、右平行的端部71和72构成,这些端部垂直于纵轴62延伸。罩61宜安装到第一印刷电路板36上的迭在互连孔47和48的位置上。就此而言,底侧67还具有沿其后部纵向延伸的凹口73,凹口深度约为第一板38的厚度,用以接纳第一块印刷电路板36的端部41。凹口73使第一印刷电路板36座落成与凸连接器罩61的底侧67齐平。在底侧67上具有垂直于纵轴62延伸的多个纵向隔开的传输线固定件74,用以将罩61支撑在第一印刷电路板36的导线46之间。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凸连接器61具有的长度、在端部71和72之间约为3.7英寸,在第一印刷电路板顶面43和顶侧69之间的高度约为0.5英寸,在前、后侧66和68之间的深度约为1英寸。然而凸连接器61的长度范围可为0.5~10英寸、高度可为0.5~1英寸、深度可约为1~2英寸。罩61伸出第一印刷电路板36的端部42的距离约为0.25~0.75英寸。凸连接器罩61具有内腔81,通过罩61的前侧66上的长方形开口82可接近内腔81。前侧66和开口82与罩61的底侧67相邻。腔81的边界由相应的底顶侧67、69和左、右端71、72的四周延伸的底、顶壁86、87和左、右壁88、89形成。一个垂直于壁86~89的中壁91形成腔81的后部。每个薄壁86~89的厚度约为0.04英寸。在底和顶侧67和69上具有若干棱,用以对底和顶壁86和87提供支撑。就此而言,成对的、相对的底和顶棱92和93以沿壁86和87的纵向隔开的位置从相应的壁86和87朝内延伸。每个棱92和93沿壁横向延伸、从中壁91伸到前侧66的开口82,并朝内凸入腔81约0.1英寸的距离。每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与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一起使用的低型连接器组件,第一印刷电路板具有多根延伸到互连孔阵列的第一导线,第二印刷电路板具有多根延伸到互连孔阵列的第二导线,该连接器组件包括一个细长的凸连接器罩,该连接器罩沿纵轴延伸并具有平行于纵轴延伸、宜装在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互连孔阵列上方的一个位置上的第一侧,该凸连接器罩还具有第二侧和与第二侧开口联通的腔,多个由凸连接器罩携带的导电材料制成的凸连接器装置,该凸连接器装置具有完全安置在腔内、纵向隔开位置上的、从开口可接近的连接片,以及相应的多个从第一侧延伸的、用以安置在相应的互连孔阵列内的插针件;一个细长的凹连接器罩具有宜装到第二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一侧,该凹连接器罩具有的尺寸和形状做成在凸和凹连接器互连时,使它能至少部分地座落在腔内,该凹连接器罩携带多个导电材料制成的凹连接器装置,该凹连接器装置具有相应的插座部分,在凸和凹连接器罩互连时用以接纳连接片,相应的多个插针件从凹连接器罩的第一侧伸出,用以安置在第二印刷电路板的相应的互连孔阵列中,由此凹连接器装置和凸连接器装置用于在印刷电路板之间传输电能。

【技术特征摘要】
US 1998-9-15 60/100,392;US 1999-6-25 90/344,8211.一种与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一起使用的低型连接器组件,第一印刷电路板具有多根延伸到互连孔阵列的第一导线,第二印刷电路板具有多根延伸到互连孔阵列的第二导线,该连接器组件包括一个细长的凸连接器罩,该连接器罩沿纵轴延伸并具有平行于纵轴延伸、宜装在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互连孔阵列上方的一个位置上的第一侧,该凸连接器罩还具有第二侧和与第二侧开口联通的腔,多个由凸连接器罩携带的导电材料制成的凸连接器装置,该凸连接器装置具有完全安置在腔内、纵向隔开位置上的、从开口可接近的连接片,以及相应的多个从第一侧延伸的、用以安置在相应的互连孔阵列内的插针件;一个细长的凹连接器罩具有宜装到第二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一侧,该凹连接器罩具有的尺寸和形状做成在凸和凹连接器互连时,使它能至少部分地座落在腔内,该凹连接器罩携带多个导电材料制成的凹连接器装置,该凹连接器装置具有相应的插座部分,在凸和凹连接器罩互连时用以接纳连接片,相应的多个插针件从凹连接器罩的第一侧伸出,用以安置在第二印刷电路板的相应的互连孔阵列中,由此凹连接器装置和凸连接器装置用于在印刷电路板之间传输电能。2.按照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组件,其中凹连接器罩的尺寸和形状做成在凸和凹连接器互连时整个座落在腔内。3.按照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组件,其中凸连接器罩由四周延伸的壁形成,其中凹连接器罩具有带至少一个开口用以接纳连接片的第二侧,壁上具有多个纵向隔开的凸棱,凹连接器罩具有纵向隔开的、垂直于凹连接器罩的第二侧延伸的槽,在凸连接器和凹连接器罩啮合期间,与凸棱相互啮合使凹连接器罩与凸连接器罩对准。4.按照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组件,其中凸连接器罩的第一侧邻近凸连接器的第二侧,其中连接片与插针件呈大致直角地延伸。5.按照权利要求4的连接器组件,其中凸连接器罩具有相对于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一个高度,其中凸连接器罩的腔由尽量减少高度的薄-->的四周延伸的壁形成。6.按照权利要求5的连接器组件,它与第一印刷电路板一起使用,该印刷电路板具有端部,并在端部附近具有互连孔阵列,其中第一侧具有用以接纳该端部的纵向延伸的凹口,从而使第一印刷电路板座落成与第一印刷电路板的第一侧齐平。7.按照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由凸连接器罩携带的多个附加的凸连接器装置和由凹连接器罩携带的多个附加的凹连接器装置,在凸和凹连接器罩互连时,附加的凹连接器装置与附加的凸连接器装置互相啮合,由此附加的凹连接器装置和附加的凸连接器装置用以在印刷电路板之间传输电信号。8.按照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每个凸连接器装置由导电材料制成的本体组成。9.按照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每个凹连接器装置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第一和第二本体形成。10.按照权利要求9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每个第一和第二本体具有一个宽度,并包括基本在一个平面内延伸和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的中部,多根插针件在该平面内以隔开位置越过该宽度从第二端伸出,多个薄的接头件固定到第一端并越过该宽度隔开,薄的接头件朝第二端延伸并从中部朝外弯曲,其中第一和第二本体的薄的接头件相互相对,从而在凸和凹连接器罩啮合时将凸连接器装置的连接片夹在其间。11.一种用于连接器组件的连接器罩中的本体的凸的电接头,该连接器组件可安装在具有至少一根动力导线的印刷电路板上,动力导线延伸到互连孔阵列,从而与连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伯特G福利理查德J米德尔赫斯特唐纳德E伍德罗伯特S杰特
申请(专利权)人:TVM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