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442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包括底座;两个支撑套筒,分别位于底座一端的两侧,支撑套筒中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杠杆,其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套与第一螺杆连接,连接套内壁上固定设有的滑块与第一螺杆的顶部外壁圆周上开设的滑槽滑动连接;转盘训练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第一螺杆上安装的杠杆上进行引体向上锻炼。在支撑板上进行各种需要躺卧进行的训练,利用并驱动组件调节支撑板的倾斜度调节,便于在支撑板上进行仰卧起坐训练。将转盘训练组件与第一螺杆传动连接,在实现手臂转动训练的同时实现了固定在第一螺杆上的杠杆的高度调节,便于不同身高的人进行引体向上锻炼。不同身高的人进行引体向上锻炼。不同身高的人进行引体向上锻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体育器材
,具体为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

技术介绍

[0002]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
[0003]现如今大家愈发的重视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在工作、学习之余会做一些体育运动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现有的一些体育锻炼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拳击、皮划艇、自行车、马术、击剑、足球、体操、举重、手球,有的需要双人才能进行,有的需要在特定的条件及环境下才能进行,因此不利于在业余时间随时进行身体锻炼。此外现有的体育锻炼器材只能完成一种类型的体育锻炼项目,因此当需要完成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时需要配备不同的体育锻炼器材,增大了体育器材的建设成本,故需要一种可供用户完成多种体育锻炼项目的组合训练体育器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可进行多种体育锻炼项目。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包括:
[0006]底座;
[0007]两个支撑套筒,分别位于底座一端的两侧,所述支撑套筒中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
[0008]杠杆,其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套与第一螺杆连接,所述连接套内壁上固定设有的滑块与第一螺杆的顶部外壁圆周上开设的滑槽滑动连接;
[0009]转盘训练组件,包括分别位于两个支撑套筒一侧设在底座上的两个安装杆,所述安装杆靠近顶部的一端穿设有与安装杆的轴向相垂直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远离支撑套筒的一端固定套设有转盘;
[0010]两个所述第一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支撑套筒的顶部开设有环形T型滑槽,所述从动锥齿轮下端面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与所述环形T型滑槽滑动连接的T型滑块,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固定套设的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底座另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上分别固定设有多个杠铃支架。
[0012]优选的,所述底座中部的支撑柱与支撑套筒之间设有支撑板;
[0013]所述支撑板下方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分别位于支撑板的下方两侧且分别与底座转动连接的两个转动套筒,所述转动套筒中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杆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底部铰接;
[0014]所述底座上设有位于两个所述转动套筒之间的两个第一转轴,两个所述第一转轴上分别固定套设的齿轮相啮合,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轴与设在底座上的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0015]两个所述第一转轴上分别固定套设有主动轮,两个所述转动套筒上分别固定套设有从动轮,两个所述主动轮分别与其相靠近的所述从动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位于支撑板一侧的限位板,两个所述第二螺杆的外壁分别固定设有限位滑杆,所述限位板一侧开设与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滑杆滑动连接且延伸到该限位滑杆下方的下滑槽,另一侧开设有与另一个所述限位滑杆滑动连接且延伸到该限位滑杆上方的上滑槽,两个所述限位滑杆的端部分别固定设有与所述下滑槽、所述上滑槽上开设的限位槽滑动连接的限位滑块。
[0017]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螺杆上分别套设有位于主动锥齿轮上方的套筒,所述套筒与第一螺杆转动连接,所述套筒的底部与所述主动锥齿轮上端面转动连接;
[0018]两个所述套筒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柱通过连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杆的一端设有与连杆通过连接绳连接的手部拉环,另一端设有与连杆通过连接绳连接的脚部拉环。
[0019]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支撑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的滑动训练板,两个所述支撑套筒上分别设有滑轮,所述滑动训练板靠近支撑套筒一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拉绳,两个所述拉绳分别绕过两个所述滑轮延伸到滑动训练板的上方。
[0020]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表面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训练板的底面两侧分别设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
[0021]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螺杆上设有红外射线灯,另一个所述第一螺杆上设有与红外射线灯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刻度线。
[0022]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上滑槽的一端设有与支撑板通过立柱连接的档杆。
[0023]优选的,所述滑轮上设有限位挡板,所述拉绳上靠近滑动训练板的一侧固定设有限位块。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支撑套筒的一侧设置转盘训练组件,并将转盘训练组件与第一螺杆传动连接,实现了固定在第一螺杆上的杠杆的高度调节,便于身高不同的人利用杠杆进行引体向上锻炼。通过在底座的一侧设置支撑柱,实现了用于放置杠铃的杠铃支架的安装布置,另一侧设置内部穿设有第一螺杆的支撑套筒,实现了杠杆的安装,便于进行引体向上锻炼。通过在底座中部的支撑柱与支撑套筒之间设置支撑板,便于在支撑板上进行各种需要躺卧进行的训练,通过在支撑板两端的底部分别铰接第二螺杆,在底座上设置与第二螺杆螺纹连接的转动套筒,以及在底座上设置用于驱动两个转动套筒朝相反的方向转动的驱动组件,实现了支撑板的倾斜度调节,便于在支撑板上进行仰卧起坐训练。此外,将两个第一螺杆与两个支撑柱分别通过连杆连接,便于在连杆上布置绸带,有利于进行各种瑜伽动作训练,增加训练锻炼动作的丰富性。本申请文件中的组合训练体育器材可用于进行多种体育训练,避免了单一功能的训练器材的不足。
附图说明
[002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的俯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的侧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的第一螺杆与连接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的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
底座,2

支撑板,3

支撑柱,4

支撑套筒,5

第一螺杆,7

连接套,8

从动锥齿轮,9

杠铃支架,10

杠杆,11

红外射线灯,12

刻度线,13

连杆,14

限位板,15套筒,201

滑动训练板,202

拉绳,203

滑槽,204

滑块,205

立柱,206

档杆,401

环形T型滑槽,4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两个支撑套筒(4),分别位于底座(1)一端的两侧,所述支撑套筒(4)中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5);杠杆(10),其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套(7)与第一螺杆(5)连接,所述连接套(7)内壁上固定设有的滑块与第一螺杆(5)的顶部外壁圆周上开设的滑槽滑动连接;转盘训练组件,包括分别位于两个支撑套筒(4)一侧设在底座(1)上的两个安装杆(701),所述安装杆(701)靠近顶部的一端穿设有与安装杆(701)的轴向相垂直的第二转轴(702),所述第二转轴(702)远离支撑套筒(4)的一端固定套设有转盘(703);两个所述第一螺杆(5)上螺纹连接有从动锥齿轮(8),所述支撑套筒(4)的顶部开设有环形T型滑槽(401),所述从动锥齿轮(8)下端面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与所述环形T型滑槽(401)滑动连接的T型滑块(801),所述第二转轴(702)另一端固定套设的主动锥齿轮(704)与从动锥齿轮(8)啮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另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柱(3),两个所述支撑柱(3)上分别固定设有多个杠铃支架(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中部的支撑柱(3)与支撑套筒(4)之间设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下方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分别位于支撑板(2)的下方两侧且分别与底座(1)转动连接的两个转动套筒(601),所述转动套筒(601)中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杆(602)的顶部与支撑板(2)的底部铰接;所述底座(1)上设有位于两个所述转动套筒(601)之间的两个第一转轴(603),两个所述第一转轴(603)上分别固定套设的齿轮相啮合,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轴(603)与设在底座(1)上的电机(60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转轴(603)上分别固定套设有主动轮(6031),两个所述转动套筒(601)上分别固定套设有从动轮(6011),两个所述主动轮(6031)分别与其相靠近的所述从动轮(6011)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训练体育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位于支撑板(2)一侧的限位板(14),两个所述第二螺杆(602)的外壁分别固定设有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春旺于杰刘阳
申请(专利权)人:牡丹江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