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417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穿越装置,滑行式穿越装置和跳板式穿越装置通过桩架连为一体,滑行式穿越装置的桩架甲和桩架乙之间连接有绳索轨道,绳索轨道上设有滑动踏板,滑动踏板通过下端设置的滑轮组件在绳索轨道上滑行,跳板式穿越装置的桩架乙和桩架丙之间连接有支撑绳组,支撑绳组连接有固定踏板,固定踏板通过绳扣组件和支撑绳组固定连接,训练者从桩架甲进入到滑动踏板,手握上端的手扶绳索向前滑行到桩架乙,从桩架乙进入到固定踏板,然后在固定踏板跨越前进,穿越结束后从桩架丙出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两种方式来完成绳桥的穿越,穿越内容丰富、趣味性强,提升了穿越体验。提升了穿越体验。提升了穿越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越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户外拓展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穿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身体锻炼也越来越得以重视,人们不在局限于各种室内的健身运动,而更愿意参加户外拓展运动,拓展运动是一种提高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兼具体能和实践的综合性运动项目,相对于室内的健身运动,少了一些说教和灌输,多了一些运动中的体验和感悟,是一种全新的运动方式,户外拓展运动不但能强身健体,还能亲近大自然,心灵得以放松,磨练人的意志,生活态度更为积极向上。穿越绳索桥是一种重要的户外拓展运动项目,该项目包括桥桩架和并排连接在桥桩架之间的绳索,绳索之间设有一定间隔,并在绳索的上表面间隔放置若干垫板,垫板和绳索之间固定连接,训练者拓展体验时,先佩戴上安全绳,然后站到垫板上跳跃前进进行穿越训练,这种穿越绳索桥只能通过跳跃方式前进,训练内容较为单一、趣味性差,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穿越装置。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穿越装置,包括滑行式穿越装置和跳板式穿越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均匀排成一排的桩架甲、桩架乙、桩架丙;滑行式穿越装置的桩架甲和桩架乙的底部之间水平固定连接有两条互相平行的钢丝绳甲,两钢丝绳甲形成一条钢丝绳轨道,钢丝绳轨道上设有滑行踏板,滑行小车的底面四角均设有竖支腿,竖支腿的下端设有滑轮组件,滑行小车两侧的滑轮组件分别和两钢丝绳甲滑动连接;
[0005]跳板式穿越装置的桩架乙和桩架丙的底部之间水平固定连接有两条互相平行的钢丝绳乙,两条钢丝绳乙形成支撑绳组,支撑绳组上设有固定踏板,固定踏板的底面四角均设有横杆,横杆的内侧设有绳扣组件,固定踏板两侧的绳扣组件分别和两钢丝绳乙固定连接;桩架甲和桩架丙的外侧均设有斜板。
[0006]优选的,所述的钢丝绳轨道设为两组,两组钢丝绳轨道上均设有滑行踏板,支撑绳组设为两组,两组支撑绳组上均设有固定踏板。
[0007]优选的,所述钢丝绳轨道的侧上方设有手扶绳索,支撑绳组的侧上方也设有手扶绳索,手扶绳索的两端分别和两侧的桩架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桩架甲、桩架乙的两侧和底部之间均设有防护绳网,钢丝轨道位于防护绳网内,桩架乙、桩架丙的两侧和底部之间均设有防护绳网,支撑绳组位于防护绳网内。
[0009]优选的,所述滑行踏板和固定踏板的外形相同,两踏板内均设有支架,该支架均包括上下正对的下层框架和上层框架,下层框架和上层框架整体均呈方框形,下层框架和上层的四角之间设有立柱固定连接,下层框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上、下层框架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侧板,上、下层框架的两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端板,上层框架的后端中间设有
牵引环。
[0010]优选的,下层框架和上层框架的前端均设有两个斜杆,两斜杆的外端之间连接形成三角形船头结构,上下的斜杆之间设有船头斜板。
[0011]优选的,所述滑轮组件的滑轮支座上竖向固定连接有U形防脱扣, U形防脱扣套在滑轮组件的滑轮外侧。
[0012]优选的,所述的绳扣组件包括水平固定连接在横杆内侧面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两组连接孔,连接孔内设有U形绳扣。
[0013]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的滑行式穿越装置和跳板式穿越装置通过桩架连为一体,滑行式穿越装置的桩架甲和桩架乙之间连接有绳索轨道,绳索轨道上设有滑动踏板,滑动踏板通过下端设置的滑轮组件在绳索轨道上滑行,跳板式穿越装置的桩架乙和桩架丙之间连接有支撑绳组,支撑绳组连接有固定踏板,固定踏板通过绳扣组件和支撑绳组固定连接,训练者从桩架甲进入到滑动踏板,手握上端的手扶绳索向前滑行到桩架乙,从桩架乙进入到固定踏板,然后在固定踏板跨越前进,穿越结束后从桩架丙出来;本技术设置两种方式完成绳桥的穿越,穿越内容丰富、趣味性强,提升了穿越体验。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去除防护绳网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去除防护绳网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3中滑动踏板和钢丝绳轨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18]图5是图3中固定踏板和支撑绳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固定踏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使本技术固定踏板的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8是图6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9是图6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10是图6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11本技术滑动踏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12是图1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13是图1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01.支架、11.下层框架、111.横撑杆、12.上层框架、121.牵引环、13.立柱、14.底板、15.侧板、16.端板、17.斜杆、18.船头斜板、02.滑轮组件、21.竖支腿、22.滑轮支座、23.滑轮、24.U形防脱扣、03.绳扣组件、31.横杆、32.固定板、321.圆孔、322.长圆孔、33 .U形绳扣、41桩架甲、411斜板、42桩架乙、43桩架丙、44.钢丝绳轨道、441.钢丝绳甲、45.支撑绳组、451.钢丝绳乙、46.手扶绳索、47.防护绳网、48.滑动踏板、49.固定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例一,参见说明书附图 1
‑ꢀ
13,一种穿越装置,包括滑行式穿越装置和跳板式穿越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均匀排成一排的桩架甲、桩架乙、桩架丙;滑行式穿越装置的桩架甲和桩架乙的底部之间水平固定连接有两条互相平行的钢丝绳甲,两钢丝绳甲形成一条
钢丝绳轨道,钢丝绳轨道上设有滑行踏板,滑行小车的底面四角均设有竖支腿,竖支腿的下端设有滑轮组件,滑行小车两侧的滑轮组件分别和两钢丝绳甲滑动连接;
[0029]跳板式穿越装置的桩架乙和桩架丙的底部之间水平固定连接有两条互相平行的钢丝绳乙,两条钢丝绳乙形成支撑绳组,支撑绳组上设有固定踏板,固定踏板的底面四角均设有横杆,横杆的内侧设有绳扣组件,固定踏板两侧的绳扣组件分别和两钢丝绳乙固定连接;桩架甲和桩架丙的外侧均设有用于人员上下的斜板。
[0030]所述的钢丝绳轨道设为两组,两组钢丝绳轨道上均设有滑行踏板,支撑绳组设为两组,两组支撑绳组上均设有固定踏板,两组绳索轨道和支撑绳组用于多人同时穿越体验,穿越过程的趣味性更强。
[0031]所述钢丝绳轨道的侧上方设有手扶绳索,支撑绳组的侧上方也设有手扶绳索,训练者站到滑行踏板上,手握手扶绳索向前牵引滑行踏板移动,手扶绳索的两端分别和两侧的桩架固定连接。
[0032]所述桩架甲、桩架乙的两侧和底部之间均设有防护绳网,钢丝轨道位于防护绳网内,桩架乙、桩架丙的两侧和底部之间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越装置,包括滑行式穿越装置和跳板式穿越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均匀排成一排的桩架甲、桩架乙、桩架丙;滑行式穿越装置的桩架甲和桩架乙的底部之间水平固定连接有两条互相平行的钢丝绳甲,两钢丝绳甲形成一条钢丝绳轨道,钢丝绳轨道上设有滑行踏板,滑行小车的底面四角均设有竖支腿,竖支腿的下端设有滑轮组件,滑行小车两侧的滑轮组件分别和两钢丝绳甲滑动连接;跳板式穿越装置的桩架乙和桩架丙的底部之间水平固定连接有两条互相平行的钢丝绳乙,两条钢丝绳乙形成支撑绳组,支撑绳组上设有固定踏板,固定踏板的底面四角均设有横杆,横杆的内侧设有绳扣组件,固定踏板两侧的绳扣组件分别和两钢丝绳乙固定连接;桩架甲和桩架丙的外侧均设有斜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钢丝绳轨道设为两组,两组钢丝绳轨道上均设有滑行踏板,支撑绳组设为两组,两组支撑绳组上均设有固定踏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钢丝绳轨道的侧上方设有手扶绳索,支撑绳组的侧上方也设有手扶绳索,手扶绳索的两端分别和两侧的桩架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越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建洋赵孟涛施善领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建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