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推力量组合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881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1
本技术涉及一种卧推力量组合训练器;该卧推力量组合训练器包括基架、起落架、平躺床;起落架设置在基架上方;起落架的后端与基架后端铰接;平躺床设置在基架前端;平躺床包括床身、两个长床腿、两个短床腿;长床腿与床身前端底面相连;短床腿与床身后端底面相连;基架前端设有横向的横杠;横杠顶面与床身底面滑动配合;短床腿的下端超出横杠的底面;本技术的平躺床可相对机架伸缩,适配训练人员的身高;短床腿可以保证平躺床不会与基架脱离;对于较矮的训练人员,平躺床外伸对应的长度;训练人员的双腿可在床头处自然垂下,有利于训练人员双脚自然“抓”地,动作标准,训练效果得以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训练器械的,特别是涉及一种卧推力量组合训练器


技术介绍

1、卧推力量组合训练是一种发展胸大肌、肱三头肌,增强上肢力量,增强使用者身体素质,提高体能力量的锻炼方式;卧推力量组合训练的动作要领为仰卧推举;身体平躺,两脚“抓”住地面,双手紧握握把,向上推举杠铃至两臂伸直,推举时屏住呼吸。卧推力量组合训练器就是用来辅助训练人员进行卧推力量组合训练的训练器械;现有的卧推力量组合训练器可以在器械后方坐一人的形式增加配重;然而,现有的卧推力量组合训练器使训练人员平躺的床与器械是固定连接;这会导致对于身材矮小的训练人员,两脚不能在平躺床的床头处自然双脚“抓”地,只能在平躺床的床身处大腿向两端岔开,从床身两侧双脚“抓”地;这导致身材矮小的训练人员进行卧推力量组合训练时,动作并不标准,训练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卧推力量组合训练器。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卧推力量组合训练器,包括基架、起落架、平躺床;起落架设置在基架上方;起落架的后端与基架后端铰接;起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推力量组合训练器,包括基架、起落架、平躺床;起落架设置在基架上方;起落架的后端与基架后端铰接;平躺床设置在基架前端;其特征在于,平躺床包括床身、两个长床腿、两个短床腿;长床腿与床身前端底面相连;短床腿与床身后端底面相连;基架前端设有横向的横杠;横杠顶面与床身底面滑动配合;短床腿的下端超出横杠的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推力量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基架包括两个前立柱、后立柱;起落架后端与后立柱顶端铰接;横杠两端分别连接前立柱的中部;后立柱设置在基架后端正中位置;前立柱对称设置在基架前端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推力量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推力量组合训练器,包括基架、起落架、平躺床;起落架设置在基架上方;起落架的后端与基架后端铰接;平躺床设置在基架前端;其特征在于,平躺床包括床身、两个长床腿、两个短床腿;长床腿与床身前端底面相连;短床腿与床身后端底面相连;基架前端设有横向的横杠;横杠顶面与床身底面滑动配合;短床腿的下端超出横杠的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推力量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基架包括两个前立柱、后立柱;起落架后端与后立柱顶端铰接;横杠两端分别连接前立柱的中部;后立柱设置在基架后端正中位置;前立柱对称设置在基架前端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推力量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基架还包括纵杠;纵杠两端分别连接横杠中点和后立柱中部;纵杠顶面与横杠顶面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推力量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建洋施善领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建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