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渔光互补过程的碳排放评估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3306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48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渔光互补过程的碳排放评估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在渔光互补过程中建立碳排放评估模型,所述碳排放评估模型包括碳排放计算模型以及碳吸收计算模型;所述碳排放计算模型根据清塘消毒、水生态培育、饲料和药品的生产使用、池塘泵气增氧、光伏板日常维护以及养殖水处理环节计算碳排放量;所述碳吸收计算模型根据池塘内水生植物和藻类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以及光伏发电中所抵消的碳排放计算碳吸收量;所述碳排放评估模型根据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的差值得到净碳排放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对每一个养殖环节的能耗及碳排放进行评价,从而寻找节能减排的薄弱环节,为养殖业优化降碳提供数据支撑。撑。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渔光互补过程的碳排放评估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排放评估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渔光互补过程的碳排放评估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池塘养殖是水产养殖的主要形式。目前池塘养殖贡献了近80%的食用淡水鱼。淡水鱼养殖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其中,“渔光互补”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进行鱼虾养殖,光伏阵列还可以为养鱼提供良好的遮挡作用,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渔光互补光伏电站能在解决传统光伏占地面积大问题的同时,将水面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同时与渔业养殖相结合,不仅能缓解国家紧张的能源需求,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益,还能达到环境保护的效果。
[0003]在当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压力下,各行业都制定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碳减排策略。制定碳减排策略的一个基础就是要清楚地知道项目的碳排放现状以及可能的优化方向。渔光互补通过光伏发电,使用绿色电力减少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碳排放,有助于实现在水产养殖领域的碳中和。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未提出一种评估系统可以实现对每一个养殖环节的能耗及碳排放进行评价,从而寻找节能减排的薄弱环节,为养殖业优化降碳提供数据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渔光互补过程的碳排放评估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5]一种基于渔光互补过程的碳排放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在渔光互补过程中建立碳排放评估模型,所述碳排放评估模型包括碳排放计算模型以及碳吸收计算模型;
[0007]所述碳排放计算模型根据清塘消毒、水生态培育、饲料和药品的生产使用、池塘泵气增氧、光伏板日常维护以及养殖水处理环节计算碳排放量;
[0008]所述碳吸收计算模型根据池塘内水生植物和藻类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以及光伏发电中所抵消的碳排放计算碳吸收量;
[0009]所述碳排放评估模型根据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的差值得到净碳排放量;
[0010]根据碳排放计算模型和碳吸收计算模型在计算过程中涉及到的参数以及对应的碳排放系数建立碳排放系数数据表。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排放计算模型根据清塘消毒、水生态培育、饲料和药品的生产使用、池塘泵气增氧、光伏板日常维护以及养殖水处理环节计算碳排放量的步骤包括:
[0012]根据不同的消毒剂的用量和对应消毒剂的碳排放系数以及清塘消毒时的用电量
和柴油消耗量和对应的碳排放系数计算清塘消毒环节产生的碳排放CE1;
[0013]根据构建池塘生态系统时的用电量和柴油消耗量和对应的碳排放系数计算水生态培育环节产生的碳排放CE2;
[0014]根据不同饲料和鱼药的而用于和对应的碳排放系数计算养殖过程中饲料和药品生产的碳排放CE31,未利用饵料、药品及排泄物的生化分解过程中微生物活动和鱼类呼吸均产生碳排放CE32;
[0015]根据泵的耗电量和柴油消耗量以及对应的碳排放系数计算池塘泵气增氧环节产生的碳排放CE4;
[0016]根据巡检过程中的耗电和柴油消耗量以及对应的碳排放系数计算光伏板日常维护环节产生的碳排放CE5;
[0017]根据能耗和生产水处理药剂的用量以及对应的碳排放系数计算养殖水处理环节产生的碳排放CE6。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吸收计算模型根据池塘内水生植物和藻类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以及光伏发电中所抵消的碳排放计算碳吸收量的步骤包括:
[0019]所述碳吸收量包括池塘内水生植物和藻类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SC,其数值约等于CE32以及光伏发电所抵消的碳排放SE。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排放评估模型根据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的差值得到净碳排放量的步骤包括:
[0021]渔光互补过程中净碳排放量CE=CE1+CE2+CE31+CE4+CE5+CE6

SE。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3]利用B/S架构建立渔光互补生产碳排放分析与展示系统,对涉及到的各类碳排放系数、监测数据、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0024]通过输入饲料种类和用量、鱼药种类和用量、电力和柴油的用量以及光伏发电量可直接获得鱼塘的净碳排放量。
[0025]一种基于渔光互补过程的碳排放评估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0026]模型建立模块,所述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在渔光互补过程中建立碳排放评估模型,所述碳排放评估模型包括碳排放计算模型以及碳吸收计算模型;
[0027]第一计算模块,所述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所述碳排放计算模型根据清塘消毒、水生态培育、饲料和药品的生产使用、池塘泵气增氧、光伏板日常维护以及养殖水处理环节计算碳排放量;
[0028]第二计算模块,所述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所述碳吸收计算模型根据池塘内水生植物和藻类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以及光伏发电中所抵消的碳排放计算碳吸收量;
[0029]第三计算模块,所述第三计算模块用于所述碳排放评估模型根据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的差值得到净碳排放量;
[0030]数据表建立模块,所述数据表建立模块用于根据碳排放计算模型和碳吸收计算模型在计算过程中涉及到的参数以及对应的碳排放系数建立碳排放系数数据表。
[00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计算模块还用于:
[0032]根据不同的消毒剂的用量和对应消毒剂的碳排放系数以及清塘消毒时的用电量和柴油消耗量和对应的碳排放系数计算清塘消毒环节产生的碳排放CE1;
[0033]根据构建池塘生态系统时的用电量和柴油消耗量和对应的碳排放系数计算水生态培育环节产生的碳排放CE2;
[0034]根据不同饲料和鱼药的而用于和对应的碳排放系数计算养殖过程中饲料和药品生产的碳排放CE31,未利用饵料、药品及排泄物的生化分解过程中微生物活动和鱼类呼吸均产生碳排放CE32;
[0035]根据泵的耗电量和柴油消耗量以及对应的碳排放系数计算池塘泵气增氧环节产生的碳排放CE4;
[0036]根据巡检过程中的耗电和柴油消耗量以及对应的碳排放系数计算光伏板日常维护环节产生的碳排放CE5;
[0037]根据能耗和生产水处理药剂的用量以及对应的碳排放系数计算养殖水处理环节产生的碳排放CE6。
[003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计算模块还用于:
[0039]计算碳吸收量包括池塘内水生植物和藻类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SC,其数值约等于CE32以及光伏发电所抵消的碳排放SE。
[004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方法的步骤。
[004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渔光互补过程的碳排放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渔光互补过程中建立碳排放评估模型,所述碳排放评估模型包括碳排放计算模型以及碳吸收计算模型;所述碳排放计算模型根据清塘消毒、水生态培育、饲料和药品的生产使用、池塘泵气增氧、光伏板日常维护以及养殖水处理环节计算碳排放量;所述碳吸收计算模型根据池塘内水生植物和藻类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以及光伏发电中所抵消的碳排放计算碳吸收量;所述碳排放评估模型根据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的差值得到净碳排放量;根据碳排放计算模型和碳吸收计算模型在计算过程中涉及到的参数以及对应的碳排放系数建立碳排放系数数据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渔光互补过程的碳排放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排放计算模型根据清塘消毒、水生态培育、饲料和药品的生产使用、池塘泵气增氧、光伏板日常维护以及养殖水处理环节计算碳排放量的步骤包括:根据不同的消毒剂的用量和对应消毒剂的碳排放系数以及清塘消毒时的用电量和柴油消耗量和对应的碳排放系数计算清塘消毒环节产生的碳排放CE1;根据构建池塘生态系统时的用电量和柴油消耗量和对应的碳排放系数计算水生态培育环节产生的碳排放CE2;根据不同饲料和鱼药的而用于和对应的碳排放系数计算养殖过程中饲料和药品生产的碳排放CE31,未利用饵料、药品及排泄物的生化分解过程中微生物活动和鱼类呼吸均产生碳排放CE32;根据泵的耗电量和柴油消耗量以及对应的碳排放系数计算池塘泵气增氧环节产生的碳排放CE4;根据巡检过程中的耗电和柴油消耗量以及对应的碳排放系数计算光伏板日常维护环节产生的碳排放CE5;根据能耗和生产水处理药剂的用量以及对应的碳排放系数计算养殖水处理环节产生的碳排放CE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渔光互补过程的碳排放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吸收计算模型根据池塘内水生植物和藻类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以及光伏发电中所抵消的碳排放计算碳吸收量的步骤包括:所述碳吸收量包括池塘内水生植物和藻类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SC,其数值约等于CE32以及光伏发电所抵消的碳排放SE。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渔光互补过程的碳排放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排放评估模型根据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的差值得到净碳排放量的步骤包括:渔光互补过程中净碳排放量CE=CE1+CE2+CE31+CE4+CE5+CE6

SE。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渔光互补过程的碳排放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B/S架构建立渔光互补生产碳排放分析与展示系统,对涉及到的各类碳排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宏亮肖倩张天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润科环保应用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