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外壳组件以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28330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4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包括盖板以及变焦膜片,变焦膜片包括透光导电膜层、导电膜层、弹性连接体、柔性隔膜以及负载电路,导电膜层与透光导电膜层相对。柔性隔膜设置于透光导电膜层和导电膜层之间并与弹性连接体连接,柔性隔膜与透光导电膜层之间形成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内填充有透光液体。负载电路电性连接透光导电膜层以及导电膜层,用于使透光导电膜层以及导电膜层负载相同或相反极性的电荷,以改变变焦膜片的焦距。这样透光导电膜层以及导电膜层间产生吸引力或排斥力,进而改变柔性隔膜的曲率,使得盖板内部的物体放大或缩小,可以实现动态效果,提供不同的人机交互方式。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壳体的制备方法、外壳组件和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电子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外壳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消费性电子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外壳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现有的电子设备的壳体通常采用金属、陶瓷、塑料或玻璃等材质,为了使得壳体的外观更加绚丽和多样化,通常在后盖上设置多种色彩,以丰富外观,但这种制造工艺带来更高的成本,同时后盖的色彩是固定的,并不能与用户之间形成交互。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外壳组件以及电子设备,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包括盖板以及设置于盖板的表面的变焦膜片,变焦膜片包括透光导电膜层、导电膜层、弹性连接体、柔性隔膜以及负载电路,导电膜层与透光导电膜层相对设置。弹性连接体连接于透光导电膜层和导电膜层之间。柔性隔膜设置于透光导电膜层和导电膜层之间并与弹性连接体连接,柔性隔膜与透光导电膜层之间形成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内填充有透光液体,柔性隔膜与导电膜层之间形成第二腔体。负载电路电性连接透光导电膜层以及导电膜层,用于使透光导电膜层以及导电膜层负载相同或相反极性的电荷,以使柔性隔膜变形并改变变焦膜片的焦距。
[0005]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的壳体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导电膜层,在导电膜层的边缘设置弹性连接体,
[0006]设置柔性隔膜,柔性隔膜与弹性连接体连接且与导电膜层相对,且柔性连接件突出于柔性隔膜,柔性隔膜与导电膜层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柔性隔膜的远离第二腔体的一侧形成第一腔体;向第一腔体内充入透光液体;将透光导电膜层设置于柔性隔膜的远离透光导电膜层的一侧并与弹性连接体连接,设置电性连接透光导电膜层以及导电膜层的负载电路,形成变焦膜片;将变焦膜片设置于盖板的表面。
[0007]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外壳组件,包括中框、前壳以及上述的壳体,前壳和壳体装配于中框,且位于中框的相背的两侧。
[0008]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具有上述的壳体或者上述的外壳组件。
[000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外壳组件以及电子设备,设置透光导电膜层和导电膜层,通过负载电路驱动透光导电膜层以及导电膜层负载相同或相反极性的电荷,使得透光导电膜层以及导电膜层间产生吸引力或排斥力,由于弹性连接体可以发生伸缩,因此在透光导电膜层以及导电膜层间产生吸引力或排斥力时,透光导电膜层以及导电膜层的间距发生变化,填充于第一腔体内的透光液体受到挤压使得柔性隔膜形变,进而改变柔性隔膜的
曲率,这样当光线穿过柔性隔膜时,会发生光线偏折,此时变焦膜片相当于形成一凹透镜或凸透镜,使得盖板内部的物体放大或缩小,可以实现壳体的动态效果,提供不同的人机交互方式。
[00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得到上述的壳体,使其可以进行人机交互。
[0011]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沿A

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壳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焦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光导电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电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电路的电路图。
[0021]图9是图5示出的变焦膜片在负载相反电荷时的状态图。
[0022]图10是图5示出的变焦膜片在负载相同电荷时的状态图。
[0023]图11是图5示出的变焦膜片在动态交互过程中从外表面一侧观察到的状态变化图。
[0024]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变焦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3是图12示出的变焦膜片中多个子腔体的排布图。
[0026]图14是图12示出的变焦膜片在负载相反电荷时的状态图。
[0027]图15是图12示出的变焦膜片在负载相同电荷时的状态图。
[0028]图16是图12示出的变焦膜片在动态交互过程中从外表面一侧观察到的状态变化图。
[0029]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30]图18是图17提出的壳体的制备方法所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壳体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纹理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壳体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5]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消费者在面对琳琅满目的移动终端产品时,不仅需要考虑产品的功能是否满足自身需求,产品的外观也是左右消费者是否选购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随着移动终端的迭代,各品牌的移动终端外形逐渐趋于同质化,外观辨识度较差,并且,移动终端在出厂之后,其颜色以及图案通常是固定不变的,长时间容易产生审美疲劳。用户通常只能通过安装保护壳来实现外观改变,但安装保护壳后,电子设备的厚度、重量等都会显著的增加,握持手感会变差。
[0036]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散热通常通过在中框内贴石墨导热片实现,这种散热方式的散热效率较低,且虽然石墨导热片可以将发热区域的热量带走,但不能快速的将热量散失,电子设备的整体温度上升仍会较快。
[0037]基于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提出了本申请各实施例的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外壳组件以及电子设备,以期改善上述缺陷。以下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申请的各实施例。
[003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包括外壳组件110、显示屏120、主板、电池140、前置摄像头130等。主板、电池140设置于外壳组件110内,前置摄像头130设置于电子设备10的显示屏120一侧。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盖板的表面的变焦膜片,所述变焦膜片包括:透光导电膜层;导电膜层,所述导电膜层与所述透光导电膜层相对设置;弹性连接体,所述弹性连接体连接于所述透光导电膜层和所述导电膜层之间;柔性隔膜,所述柔性隔膜设置于所述透光导电膜层和所述导电膜层之间并与所述弹性连接体连接,所述柔性隔膜与所述透光导电膜层之间形成封闭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填充有透光液体,所述柔性隔膜与所述导电膜层之间形成第二腔体;以及负载电路,所述负载电路电性连接所述透光导电膜层以及所述导电膜层,用于使所述透光导电膜层以及所述导电膜层负载相同或相反极性的电荷,以使所述柔性隔膜变形并改变所述变焦膜片的焦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由所述柔性隔膜、所述弹性连接体以及所述透光导电膜层围成,所述第二腔体由所述柔性隔膜、所述弹性连接体以及所述导电膜层围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导电膜层包括透明导电层和透明基层,所述透明导电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基层的表面并朝向所述第一腔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可透过光线,并具有相背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透明基层与所述内表面邻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纹理层,所述第一纹理层设置于所述盖板的表面,所述透光导电膜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纹理层的远离所述盖板的表面;所述第一纹理层设置有透光区域,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透光区域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膜层包括基底层和金属图案层,所述金属图案层形成于所述基底层的靠近所述柔性隔膜的表面,且所述金属图案层与所述第一腔体对应。7.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膜层可透过光线,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纹理层,所述第二纹理层设置于所述导电膜层的远离所述透光导电膜层的表面。8.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膜片还包括多个间隔体;所述多个间隔体间隔设置且连接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万俊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