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心对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2765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工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无心对中机构,该无心对中机构中,第一工件固定于工作台;第一对中组件中,第一联动底座沿第一方向滑动设于工作台;第一夹爪组件滑动设于工作台;第一左右弹性件设于第一夹爪组件与第一联动底座之间,能够驱动第一夹爪组件夹持第一工件,驱动第一联动底座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第二夹爪组件滑动设于工作台;第二左右弹性件设于第二夹爪组件与第一联动底座之间,驱动第二夹爪组件夹持第二工件,并通过第二夹爪组件将第二工件带动至第二预设位置。位于第二预设位置的第二工件与工作台上的第一工件在第一方向的中心对齐。上述设置避免设置固定的定心机构,提高了两个工件的对中效率,降低对中成本。降低对中成本。降低对中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心对中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工装
,尤其涉及一种无心对中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对中机构中,在将产品中心与配合物品中心实现重合的过程中,往往都需要依次放入产品与配合物品放入固定的定心机构上,使产品、配合物品和定心机构的三个中心重合在一起。
[0003]但是,在使用上述对中机构过程中,放入产品与配合物品所用的方法、放置的力道不同,都会使得产品和配合物品的对中产生一定误差,另外,还需要对中机构具备较高的精度,才能实现高精度的对中工作,成本高,对中过程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心对中机构,以降低产品和配合物品对中过程对放置方法以及放置力道的要求。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心对中机构,用于将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在第一方向中心对齐,所述第一工件具有贯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工件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内,该无心对中机构包括工作台和第一对中组件,所述第一工件固定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第一对中组件包括:
[0007]第一联动底座,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工作台;
[0008]第一夹爪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工作台;
[0009]第一左右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夹爪组件与所述第一联动底座之间,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夹爪组件夹持所述第一工件,并驱动所述第一联动底座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
[0010]第二夹爪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工作台;
[0011]第二左右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二夹爪组件与所述第一联动底座之间,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夹爪组件夹持所述第二工件,并通过所述第二夹爪组件将所述第二工件带动至第二预设位置;
[0012]位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的所述第二工件与所述工作台上的所述第一工件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中心对齐。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夹爪组件包括第一左夹爪和第一右夹爪,所述第一左夹爪和所述第一右夹爪均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第一左夹爪和所述第一右夹爪具有相互靠近的第一夹持位置和相互远离的第一承载位置,所述第一左夹爪和所述第一右夹爪位于所述第一承载位置时,所述第一工件的第一通道能套设于所述第一左夹爪和所述第一右夹爪外周;所述第一左夹爪和所述第一右夹爪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位置时,所述第一联动底座移动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
[0014]所述第二夹爪组件包括第二左夹爪和第二右夹爪,所述第二左夹爪和所述第二右夹爪均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第二左夹爪和所述第二右夹爪具有相互
靠近的第二夹持位置和相互远离的第二承载位置,所述第二左夹爪和所述第二右夹爪位于所述第二承载位置时,所述第二工件放置于所述第二左夹爪和所述第二右夹爪上;所述第二左夹爪和所述第二右夹爪位于所述第二夹持位置时,所述第二工件移动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左夹爪和所述第二右夹爪均包括相互垂直的承载部和夹持部,两个所述承载部用于承载所述第二工件,两个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所述第二工件。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对中组件还包括:
[0017]第一左右转盘,所述第一左右转盘转动设于所述第一联动底座,所述第一左右转盘的周向相对设有两个第一拨动臂,所述第一拨动臂设有第一长条孔,所述第一长条孔的长度方向正对所述第一左右转盘的径向;所述第一左夹爪和所述第一右夹爪均设有第一拨动轴,两个所述第一拨动轴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一长条孔;
[0018]第二左右转盘,所述第二左右转盘转动设于所述第一联动底座,所述第二左右转盘的周向相对设有两个第二拨动臂,所述第二拨动臂设有第二长条孔,所述第二长条孔的长度方向正对所述第二左右转盘的径向;所述第二左夹爪和所述第二右夹爪均设有第二拨动轴,两个所述第二拨动轴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二长条孔。
[0019]优选地,所述第一对中组件还包括第一左右调整组件,所述第一左右调整组件被配置为带动所述第二左右转盘转动,将所述第二左夹爪和所述第二右夹爪由所述第二夹持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承载位置。
[0020]优选地,所述无心对中机构还用于将所述第一工件与所述第二工件在第二方向中心对齐,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心对中机构还包括第二对中组件,所述第二对中组件包括:
[0021]第二对中支架,所述第二对中支架沿第三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工作台;
[0022]第二联动底座,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对中支架;
[0023]第三夹爪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对中支架;
[0024]第一上下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三夹爪组件与所述第二联动底座之间,能够驱动所述第三夹爪组件夹持所述第一工件,并带动所述第二联动底座移动至第三预设位置;
[0025]第四夹爪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对中支架;
[0026]第二上下弹性件,设于所述第四夹爪组件与所述第二联动底座之间,能够驱动所述第四夹爪组件夹持所述第二工件,并通过所述第四夹爪组件将所述第二工件带动至第四预设位置;
[0027]位于所述第四预设位置的所述第二工件与所述工作台上的所述第一工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中心对齐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中心对齐;
[0028]所述第三方向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0029]优选地,所述第三夹爪组件包括第一上夹爪和第一下夹爪,所述第一上夹爪和所述第一下夹爪均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设于所述第二联动底座,所述第一上夹爪和所述第一下夹爪具有相互靠近的第三夹持位置和相互远离的第三承载位置,所述第一上夹爪和所述第一下夹爪位于所述第三承载位置时,所述第一上夹爪和所述第一下夹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工件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第一上夹爪和所述第一下夹爪位于所述第三夹持位置时,所述第二联动底座移动至所述第三预设位置;
[0030]所述第四夹爪组件包括第二上夹爪和第二下夹爪,所述第二上夹爪和所述第二下夹爪均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设于所述第二联动底座,所述第二上夹爪和所述第二下夹爪具有相互靠近的第四夹持位置和相互远离的第四承载位置,所述第二上夹爪和所述第二下夹爪位于所述第四承载位置时,所述第二上夹爪和所述第二下夹爪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工件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第二上夹爪和所述第二下夹爪位于所述第四夹持位置时,所述第二工件移动至第四预设位置。
[0031]优选地,所述第二对中组件还包括:
[0032]第一上下转盘,所述第一上下转盘转动设于所述第二联动底座,所述第一上下转盘的周向相对设有两个第三拨动臂,所述第三拨动臂设有第三长条孔,所述第三长条孔长度方向正对所述第一上下转盘的径向;所述第一上夹爪和所述第一下夹爪均设有第三拨动轴,两个所述第三拨动轴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三长条孔;
[0033]第二上下转盘,所述第二上下转盘转动设于所述第二联动底座,所述第二上下转盘的周向相对设有两个第四拨动臂,所述第四拨动臂设有第四长条孔,所述第四长条孔长度方向正对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心对中机构,用于将第一工件(100)与第二工件(200)在第一方向(X)中心对齐,所述第一工件(100)具有贯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工件(200)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和第一对中组件(2),所述第一工件(100)固定于所述工作台(1);所述第一对中组件(2)包括:第一联动底座(22),沿所述第一方向(X)滑动设于所述工作台(1);第一夹爪组件(23),沿所述第一方向(X)滑动设于所述工作台(1);第一左右弹性件(24),设于所述第一夹爪组件(23)与所述第一联动底座(22)之间,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夹爪组件(23)夹持所述第一工件(100),并驱动所述第一联动底座(22)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第二夹爪组件(25),沿所述第一方向(X)滑动设于所述工作台(1);第二左右弹性件(26),设于所述第二夹爪组件(25)与所述第一联动底座(22)之间,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夹爪组件(25)夹持所述第二工件(200),并通过所述第二夹爪组件(25)将所述第二工件(200)带动至第二预设位置;位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的所述第二工件(200)与所述工作台(1)上的所述第一工件(100)在所述第一方向(X)的中心对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心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组件(23)包括第一左夹爪(231)和第一右夹爪(232),所述第一左夹爪(231)和所述第一右夹爪(232)均沿所述第一方向(X)滑动设于所述工作台(1);所述第一左夹爪(231)和所述第一右夹爪(232)具有相互靠近的第一夹持位置和相互远离的第一承载位置,所述第一左夹爪(231)和所述第一右夹爪(232)位于所述第一承载位置时,所述第一工件(100)的第一通道能套设于所述第一左夹爪(231)和所述第一右夹爪(232)外周;所述第一左夹爪(231)和所述第一右夹爪(232)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位置时,所述第一联动底座(22)移动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所述第二夹爪组件(25)包括第二左夹爪(251)和第二右夹爪(252),所述第二左夹爪(251)和所述第二右夹爪(252)均沿所述第一方向(X)滑动设于所述工作台(1),所述第二左夹爪(251)和所述第二右夹爪(252)具有相互靠近的第二夹持位置和相互远离的第二承载位置,所述第二左夹爪(251)和所述第二右夹爪(252)位于所述第二承载位置时,所述第二工件(200)放置于所述第二左夹爪(251)和所述第二右夹爪(252)上;所述第二左夹爪(251)和所述第二右夹爪(252)位于所述第二夹持位置时,所述第二工件(200)移动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心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左夹爪(251)和所述第二右夹爪(252)均包括相互垂直的承载部和夹持部,两个所述承载部用于承载所述第二工件(200),两个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所述第二工件(20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心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中组件(2)还包括:第一左右转盘(27),所述第一左右转盘(27)转动设于所述第一联动底座(22),所述第一左右转盘(27)的周向相对设有两个第一拨动臂(271),所述第一拨动臂(271)设有第一长条孔,所述第一长条孔的长度方向正对所述第一左右转盘(27)的径向;所述第一左夹爪(231)和所述第一右夹爪(232)均设有第一拨动轴(233),两个所述第一拨动轴(233)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一长条孔;第二左右转盘(28),所述第二左右转盘(28)转动设于所述第一联动底座(22),所述第
二左右转盘(28)的周向相对设有两个第二拨动臂(281),所述第二拨动臂(281)设有第二长条孔,所述第二长条孔的长度方向正对所述第二左右转盘(28)的径向;所述第二左夹爪(251)和所述第二右夹爪(252)均设有第二拨动轴(253),两个所述第二拨动轴(253)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二长条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心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中组件(2)还包括第一左右调整组件(29),所述第一左右调整组件(29)被配置为带动所述第二左右转盘(28)转动,将所述第二左夹爪(251)和所述第二右夹爪(252)由所述第二夹持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承载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心对中机构,所述无心对中机构还用于将所述第一工件(100)与所述第二工件(200)在第二方向(Z)中心对齐,所述第二方向(Z)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心对中机构还包括第二对中组件(3),所述第二对中组件(3)包括:第二对中支架(31),所述第二对中支架(31)沿第三方向(Y)滑动设于所述工作台(1);第二联动底座(32),沿所述第二方向(Z)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对中支架(31);第三夹爪组件(33),沿所述第二方向(Z)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对中支架(31);第一上下弹性件(34),设于所述第三夹爪组件(33)与所述第二联动底座(32)之间,能够驱动所述第三夹爪组件(33)夹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兵顾福乾吴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立讯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