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一次性施肥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2578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一次性施肥的栽培方法,包括利用控释肥作为穗肥一次性对水稻稻田进行施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水旱轮作田和冬闲田的水稻种植,氮肥用量少,水稻产量高,采用一次施肥,减少了劳动投入,方法简单。所述穗肥采用高氮型控释肥,且穗肥的含氮量为24%以上。所述穗肥的施用时期在水稻主茎总叶片数的倒数第4片叶露尖时进行一次性施入,穗肥施用前将稻田水分自然落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水旱轮作田和冬闲田的水稻种植,氮肥用量少,水稻产量高,采用一次施肥,减少了劳动投入,方法简单;更重要的是,利用旱作季土壤中残留的肥料为水稻前期生长提供养分,有效降低了氮肥的施用量,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和种植效益。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一次性施肥的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施肥栽培方法,具体为一种水稻一次性施肥的栽培方法,属于水稻施肥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新型控释肥料的成功研发为改变传统的施肥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这类肥料的主要特征是肥料颗粒养分逐步释放,在作物上提供一个养分不间断释放的连续性养分刺激,因此具有传统速效肥料不可比拟的优势。
[0003]由于有效延缓养分释放量和释放速率,控释肥可进行一次性施入,达到与作物需肥规律基本吻合,基本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同时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日益紧缺的问题。但已有关于控释肥一次性施用的报道,均是作为水稻基施一次性施用,与常规高产分次施肥相比产量不稳定,且存在降低的风险,部分田块后期还需进行尿素追肥。因此,有必要研究控释肥在水稻其它生长时期施用模式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来实现供肥与养分需求的匹配,在施肥次数明显减少的前提下获得水稻高产稳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一种水稻一次性施肥的栽培方法,本
技术实现思路
是在多年多点定位试验和示范基础上得到的,在氮肥减量的同时水稻产量获得高产稳产,实现水稻一次施肥,操作简单,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水稻一次性施肥的栽培方法,利用控释肥作为穗肥一次性对水稻稻田进行施用,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水旱轮作田和冬闲田的水稻种植,氮肥用量少,水稻产量高,采用一次施肥,减少了劳动投入,方法简单。
>[0006]优选的,所述穗肥采用高氮型控释肥,且穗肥的含氮量为24%以上,磷和钾含量按照厂商配置比例执行。
[0007]优选的,所述穗肥的施用时期在水稻主茎总叶片数的倒数第4片叶露尖时进行一次性施入,穗肥施用前将稻田水分自然落干,田面湿润时进行表面均匀撒施,施肥后第二天再灌1

2cm水层,利用旱作季土壤中残留的肥料为水稻前期生长提供养分,有效降低了氮肥的施用量,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和种植效益。
[0008]优选的,当水稻为粳稻时,所述控释肥施用量为每亩折合施纯氮用量10

12kg;
[0009]当水稻为籼稻时,所述控释肥施用量为每亩折合施纯氮用量8

10kg。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水旱轮作田和冬闲田的水稻种植,氮肥用量少,水稻产量高,采用一次施肥,减少了劳动投入,方法简单;更重要的是,利用旱作季土壤中残留的肥料为水稻前期生长提供养分,有效降低了氮肥的施用量,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和种植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本专利技术水旱轮作田和冬闲田均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为种植地进行水稻种植试验,具体如下。
[0014]实施例
[0015]1、育秧整田
[0016]1.1播期的选择
[0017]当平均气温达15℃以上,则可将该时期作为播种的时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期间,实际播种时期是根据当地茬口情况和相关气候条件进行判断,例如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3月10日以后平均气温稳定在15℃以上,因此选择3月10日播种。
[0018]1.2育秧
[0019]根据播种的时期,提前进行育秧,具体是:选择饱满健康的水稻种子,播种前1周选晴天晒种1

2天,从而提高发芽率,然后用清水浸泡24小时进行催芽。然后晒干粉碎的鱼塘土作为育秧土,选用内尺寸规格为60
×
30
×
3cm的机插专用硬盘,以100

110g/盘的播种量将浸泡后的种子进行播种,播种后将秧盘以25盘每落进行叠盘,并放于大棚中进行催芽,待秧苗牙尖长出土1cm左右将秧盘取出并平摆于大田苗床上,待用,每个苗床宽为1.3m,长度为10m。
[0020]1.3整田
[0021]根据当地茬口情况适时灌水泡田,在移栽前3

4天进行翻耕整田,大田耕翻深度在15cm以上,耕后进行细土耙平,做到田面平整、无残茬、泥软。
[0022]2、移栽
[0023]将粳稻秧龄达30

35天且秧苗素质达到机插标准的秧苗移栽至大田,采用水稻插秧机进行移栽,移栽时田间中水层不超过2cm,栽插深度1.0

1.5cm,行距为30cm,株距13

15cm,每亩1.5

1.7万丛,每丛3

4苗,基本苗4.5

6.8万苗。
[0024]3、田间管理
[0025]3.1施肥管理
[0026]购置市售合格的控释肥,表面均匀撒施,当水稻主茎总叶片数的倒数第4片叶露尖时,将控释肥一次性施入。
[0027]需要指出的是,将本专利技术方法用于籼稻种植时,每亩折合施纯氮用量8

10kg。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种植实施例中,控释肥N:P:K养分比例为24:6:10,每亩施用45kg,折合纯氮10.8kg。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控释肥养分比例不受影响,折合纯氮用量达到需要值都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但建议采用N含量24%以上高氮型水稻专用控释肥,减少肥料施用总量。
[0030]施肥时要求田面保持湿润无水层,施肥后第二天再灌1

2cm水层。
[0031]倒数第4片叶与水稻穗轴分化期属于同生期,本专利技术不仅将控释肥的施肥时期集
中在水稻穗轴分化期,同时通过肥料的缓慢释放,使水稻穗轴分化期和颖花分化期实现供肥与养分需求的匹配,促进水稻颖花分化的同时防止颖花的退化,在提高氮肥利用率的前提下保证水稻产量。
[0032]3.2灌水管理
[0033]本专利技术的灌水方法具体是:移栽后田面灌水1

2cm后让其自然落干,落干后再灌水1

2cm,如此重复至够苗期,够苗后进行晒田,幼穗分化至水稻蜡熟期重复够苗前的灌溉方法,在收获前7天断水。
[0034]3.3病虫草害防治
[0035]按照常规的水稻病虫草害防控技术进行防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0036]试验例1
[0037]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在空白产量较高的田块进行水稻种植试验,试验具体步骤如下:
[0038]选取年际间轮作较普遍的烤烟

水稻,年内水旱轮作模式较普遍的大蒜

水稻水旱两熟田块进行水稻肥料试验,在水稻季利用控释肥作为穗肥一次性施用,在倒4叶露尖时施入,此外分别再设一个当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一次性施肥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控释肥作为穗肥一次性对水稻稻田进行施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一次性施肥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穗肥采用高氮型控释肥,且穗肥的含氮量为24%以上,磷和钾含量按照厂商配置比例执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一次性施肥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穗肥的施用时期在水稻主茎总叶片数的倒数第4片叶露尖时进行一次性施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琼梅杨从党朱海平董林波胡家权龙瑞平李贵勇杨久钱文娟崔江兰
申请(专利权)人:曲靖市麒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