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耐盐碱稻种植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1662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耐盐碱稻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培育地挖掘多个呈矩阵分布的槽体,将方形的培育框放入槽体内;向培育框内填入挖出的培育土壤向培育框内播洒种子;依据播种时间和秧苗生长情况控制微量元素调节单元、水位调节单元以及水温调节单元进行调节控制;秧苗长成后,通过起吊设备逐一吊出并叠放在运输工具上进行运输至栽种盐碱地;应用本申请的方式方法,在育苗阶段将秧苗以培育框为单位进行针对性培养,并依据播种时间和秧苗生长情况进行微量元素、水位以及水温调节控制,更加适宜于在室外种植环境下针对性的培养高质量秧苗,同时兼具方便快速起出秧苗进行运输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耐盐碱稻种植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盐碱稻种植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化耐盐碱稻种植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盐碱稻种植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耐盐碱的水稻,比其他普通的水稻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具有抗涝、抗盐碱、抗倒伏、抗病虫等能力;
[0003]盐碱稻种植时需要先进行播种育苗,然后将长成的盐碱稻移栽至盐碱地中,目前在室外环境下进行育苗的培育以及起出均需要人工进行每一环节操作,劳动强度大,培育过多的依靠经验,不科学,且查看秧苗容易造成秧苗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化耐盐碱稻种植方法,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化耐盐碱稻种植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构造一种自动化耐盐碱稻种植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0007]第一步:在培育地挖掘多个呈矩阵分布的槽体,将方形的培育框放入槽体内;培育框的周边采用隔水板制成且与槽体内壁紧密贴合,培育框的底部设置有网孔,培育框上设置有起多个吊环;
[0008]第二步:向培育框内填入挖出的培育土壤,保持土壤湿度在5

8%,向培育框内播洒种子,并对相邻培育框之间的间隙处注水;
[0009]第三步:培育框上搭载有对内部水体微量元素含量进行调节的微量元素调节单元、通过对间隙处抽水或排水对培育框内部水体水位调节的水位调节单元和对内部水体水温调节的水温调节单元;
[0010]第四步:依据播种时间和秧苗生长情况进行微量元素水平、水位以及水温设定调节控制指令,依靠该控制指令控制微量元素调节单元、水位调节单元以及水温调节单元进行调节控制;
[0011]第五步:秧苗长成后,通过起吊设备逐一吊出并叠放在运输工具上进行运输至栽种盐碱地。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动化耐盐碱稻种植方法,其中,所述第三步中,所述水位调节单元包括将间隙处水抽入培育框内的抽水泵、将培育框内水抽入间隙处的排水泵、检测培育框内水位的水位传感器,和水位控制器;
[0013]所述水位控制器接收外部指令以及水位传感器读数后,控制所述抽水泵和所述排水泵中一个对应进行工作至水位达到需要的水位值。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动化耐盐碱稻种植方法,其中,所述第三步中,所述微量元素调节
单元包括微量元素传感器、微量元素添加单元和微量元素控制单元;
[0015]所述微量元素控制单元接收外部指令以及微量元素传感器读数后,判断需要增加微量元素含量还是减少微量元素含量,若需要增加微量元素含量则驱动微量元素添加单元进行对培育框内水体添加微量元素,若需要减少微量元素则驱动抽水泵和排水泵同时运行对培育框内水体进行换水。
[001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动化耐盐碱稻种植方法,其中,所述第三步中,所述水温调节单元包括水温传感器、低温加热丝和水温控制器;
[0017]所述水温控制器接收外部指令以及水温传感器读数后,若需要升温则控制所述低温加热丝对培育框内水体进行升温至需要温度。
[001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动化耐盐碱稻种植方法,其中,所述培育框的底面呈外凸弧面状且底面上设置有多个呈放射状分布的加强筋条。
[001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动化耐盐碱稻种植方法,其中,所述吊环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所述培育框的左右两侧。
[0020]一种自动化耐盐碱稻种植系统,应用于如上述的自动化耐盐碱稻种植方法,其中,包括方形的培育框和主控制器;
[0021]所述培育框的周边采用隔水板制成,培育框的底部设置有网孔,培育框上设置有起多个吊环;
[0022]所述培育框上搭载有对内部水体微量元素含量进行调节的微量元素调节单元、通过对间隙处抽水或排水对培育框内部水体水位调节的水位调节单元和对内部水体水温调节的水温调节单元;
[0023]所述主控制器,用于依据播种时间和秧苗生长情况进行微量元素水平、水位以及水温设定调节控制指令,依靠该控制指令控制微量元素调节单元、水位调节单元以及水温调节单元进行调节控制。
[002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动化耐盐碱稻种植系统,其中,所述水位调节单元包括将间隙处水抽入培育框内的抽水泵、将培育框内水抽入间隙处的排水泵、检测培育框内水位的水位传感器,和水位控制器;
[0025]所述水位控制器接收外部指令以及水位传感器读数后,控制所述抽水泵和所述排水泵中一个对应进行工作至水位达到需要的水位值。
[002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动化耐盐碱稻种植系统,其中,所述微量元素调节单元包括微量元素传感器、微量元素添加单元和微量元素控制单元;
[0027]所述微量元素控制单元接收外部指令以及微量元素传感器读数后,判断需要增加微量元素含量还是减少微量元素含量,若需要增加微量元素含量则驱动微量元素添加单元进行对培育框内水体添加微量元素,若需要减少微量元素则驱动抽水泵和排水泵同时运行对培育框内水体进行换水。
[002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动化耐盐碱稻种植系统,其中,所述水温调节单元包括水温传感器、低温加热丝和水温控制器;
[0029]所述水温控制器接收外部指令以及水温传感器读数后,若需要升温则控制所述低温加热丝对培育框内水体进行升温至需要温度。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应用本申请的方式方法,在育苗阶段将秧苗以培育框为
单位进行针对性培养,并依据播种时间和秧苗生长情况进行微量元素水平、水位以及水温设定调节控制指令,依靠该控制指令控制微量元素调节单元、水位调节单元以及水温调节单元进行调节控制,更加适宜于在室外种植环境下针对性的培养高质量秧苗,同时兼具方便快速起出秧苗进行运输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32]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自动化耐盐碱稻种植方法流程图;
[0033]图2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自动化耐盐碱稻种植方法结构示意图;
[0034]图3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自动化耐盐碱稻种植系统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6]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自动化耐盐碱稻种植方法,如图1所示,同时参阅图2,包括以下步骤:
[0037]S01:在培育地挖掘多个呈矩阵分布的槽体,将方形的培育框放入槽体内;培育框的周边采用隔水板制成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耐盐碱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培育地挖掘多个呈矩阵分布的槽体,将方形的培育框放入槽体内;培育框的周边采用隔水板制成且与槽体内壁紧密贴合,培育框的底部设置有网孔,培育框上设置有起多个吊环;第二步:向培育框内填入挖出的培育土壤,保持土壤湿度在5

8%,向培育框内播洒种子,并对相邻培育框之间的间隙处注水;第三步:培育框上搭载有对内部水体微量元素含量进行调节的微量元素调节单元、通过对间隙处抽水或排水对培育框内部水体水位调节的水位调节单元和对内部水体水温调节的水温调节单元;第四步:依据播种时间和秧苗生长情况进行微量元素水平、水位以及水温设定调节控制指令,依靠该控制指令控制微量元素调节单元、水位调节单元以及水温调节单元进行调节控制;第五步:秧苗长成后,通过起吊设备逐一吊出并叠放在运输工具上进行运输至栽种盐碱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耐盐碱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所述水位调节单元包括将间隙处水抽入培育框内的抽水泵、将培育框内水抽入间隙处的排水泵、检测培育框内水位的水位传感器,和水位控制器;所述水位控制器接收外部指令以及水位传感器读数后,控制所述抽水泵和所述排水泵中一个对应进行工作至水位达到需要的水位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耐盐碱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所述微量元素调节单元包括微量元素传感器、微量元素添加单元和微量元素控制单元;所述微量元素控制单元接收外部指令以及微量元素传感器读数后,判断需要增加微量元素含量还是减少微量元素含量,若需要增加微量元素含量则驱动微量元素添加单元进行对培育框内水体添加微量元素,若需要减少微量元素则驱动抽水泵和排水泵同时运行对培育框内水体进行换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耐盐碱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所述水温调节单元包括水温传感器、低温加热丝和水温控制器;所述水温控制器接收外部指令以及水温传感器读数后,若需要升温则控制所述低温加热丝对培育框内水体进行升温至需要温度。5.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楚瑜马硕杨记磙常光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农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