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制造的分装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248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卫星制造的分装产线,属于卫星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现有卫星制造方式存在制造效率低、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本卫星制造的分装产线包括水平设置的下轨道和至少两个用于固定舱板并带动舱板进行翻转的变位装置,各变位装置均位于下轨道的侧部且沿下轨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下轨道上设有能沿其长度方向来回移动的取料机械臂,取料机械臂能够抓取零部件并将零部件放置于舱板上,本分装产线还包括能抓取紧固件对舱板上的零部件进行紧固的组装机械臂。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大大提升卫星组装的效率以及质量。升卫星组装的效率以及质量。升卫星组装的效率以及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卫星制造的分装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卫星制造设备
,涉及一种卫星制造的分装产线。

技术介绍

[0002]人造卫星是环绕在地球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器,主要作用于科学探测与研究、天气预报、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区域规划、通信、跟踪、导航等各个领域。
[0003]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舱板式卫星构型及其装配方法(申请号:201811352223.9),卫星的结构通常包括多块舱板如
±
X板、
±
Y板、
±
Z板,在卫星组装时,通常需要在各个舱板上组装卫星零部件,然后再将各组装好卫星零部件的舱板以及隔板、太阳翼等部件组装在一起,形成整星,然后再对整星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目前组装卫星的过程一般采用单件生产模式,通过人工的方式在组装平台上完成舱板与卫星零部件的组装以及进行各个舱板之间的组装。然而,传统的组装方式由于卫星舱板较大且组装过程需要对舱板进行很好的保护,因此人工装配的方式不仅工作强度大、效率不高,而且对装配人员的经验有较强的要求,导致无法保证装配质量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卫星制造的分装产线,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卫星制造方式存在制造效率低、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卫星制造的分装产线,其特征在于,本分装产线包括水平设置的下轨道和至少两个用于固定舱板并带动舱板进行翻转的变位装置,各变位装置均位于下轨道的侧部且沿下轨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下轨道上设有能沿其长度方向来回移动的取料机械臂,所述取料机械臂能够抓取零部件并将零部件放置于舱板上,所述分装产线还包括能抓取紧固件对舱板上的零部件进行紧固的组装机械臂。
[0006]本分装产线用于在舱板上组装卫星零部件,具体在工作过程中,先将舱板固定在变位装置上,然后取料机械臂抓取卫星零部件放置于舱板上,之后组装机械臂抓取紧固件,然后通过紧固件将卫星零部件紧固在舱板上。以此重复工作直至舱板上各卫星零部件组装完成,分装产线的工作结束。组装好的舱板再移送至合装产线进行各个舱板的对接组装,最终形成整星。
[0007]本分装产线中,通过变位装置来带动舱板进行翻转,使得舱板能以不同的角度进行卫星零部件的组装,进而使组装方便,并提升组装的质量和组装的效率。同时,分装产线上具有多个变位装置,构成了多个组装工位,在组装机械臂进行组装工作的过程中,取料机械臂能同步沿着下轨道进行来回移动,对各个工位进行上料,以此依靠组装机械臂与取料机械臂协同配合,使得本分装产线能同时进行不同舱板的组装工作,进而大大提升了组装的效率。
[0008]在上述的卫星制造的分装产线中,每个变位装置均包括两台沿下轨道的长度方向
相对设置的变位机,两台变位机之间夹持有外框,两台变位机能同步带动外框进行翻转和上下移动,所述外框内还设有用于固定放置舱板的内框。对于卫星而言,组装精度要求是很高的,该设计使得组装过程中,舱板不仅可以进行翻转,而且还能进行上下位置的调节,从而具有较高的自由度,进而使移送机械臂和组装机械臂更为方便的工作,提升组装效率以及组装质量。而且,通过两台相对设置的变位机来共同夹持外框带动舱板进行翻转和上下移动,能保证舱板翻转和上下移动过程中舱板的稳定性高,进一步保证了组装的精度。另外,本装置通过内框来固定舱板,这样的方式使得后期在合装工位进行舱板与舱板之间对接组装的过程中,机械臂可以通过抓取内框来实现舱板的移动和组装,避免直接抓取舱板导致舱板磨损、变形以及产品精度降低的情况,进而保证产品质量。
[0009]在上述的卫星制造的分装产线中,所述变位装置的数量为四个,靠近下轨道其中一端的两个变位装置为第一变位装置,靠近下轨道另外一端的两个变位装置为第二变位装置,两个第一变位装置的上方设有第一上轨道,两个第二变位装置的上方设有第二上轨道,第一上轨道和第二上轨道上分别设有一个组装机械臂。设置四个变位装置,构成了四个工位,该设计使得本分装产线能分别对不同的舱板进行组装,如四个变位装置分别用于组装

Z板、隔板、
±
Z和
±
Y、
±
X板,各个舱板的组装可以同步进行,进而大大提升了组装的效率。当然,实际制造过程中,每个工位负责组装的舱板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0010]另外,本分装产线中,组装机械臂不仅需要取螺钉、对螺钉涂胶、拧紧螺钉、螺钉点胶,而且还需要进行检测识别等等工作,因此组装机械臂负责的工作比取料机械臂要多,完成一轮工作所需时间也较长。因此,通过在第一上轨道和第二上轨道上分别设置一个组装机械臂,使得本产线构成了单取料机械臂配合双组装机械臂的结构,每个组装机械臂只需负责两个工位的组装,而取料机械臂则负责四个工位的上料工作,这样的方式能够达到最优的工作效率,进而保证组装的效率。另外,单个取料机械臂的设置还能减少设备成本以及设备占用的空间。
[0011]在上述的卫星制造的分装产线中,两个第一变位装置之间以及两个第二变位装置之间分别设有用于对螺钉进行涂胶的涂胶装置,每个涂胶装置背向下轨道的一侧还设有用于放置螺钉盘的螺钉盘放置架。螺钉盘放置架用于放置螺钉盘,螺钉盘属于现有技术,螺钉盘的作用是存在不同尺寸的螺钉。该设计使得组装机械臂能快速实现取螺钉的操作,而且取好所需尺寸的螺钉之后,能快速进行螺钉的涂胶,然后移动至舱板上对卫星零部件进行紧固,进而提升产品的组装效率。
[0012]在上述的卫星制造的分装产线中,所述涂胶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能进行旋转的旋转座和底部具有出胶口的出胶筒,所述旋转座上设有圆形凹槽,所述螺钉杆部远离头部的一端能伸入并定位在圆形凹槽内且使螺钉位于所述出胶口的正下方。涂胶时,组装机械臂能控制其所夹持的螺钉抵压在圆形凹槽内旋转,出胶口流出的紧固胶落至螺钉上,圆形凹槽能起到定位作用,使得螺钉在涂胶时不易发生位置偏移,保证了涂胶位置的准确性,同时,螺钉抵压旋转在圆形凹槽上进行涂胶,使得螺钉表面的涂胶更加均匀,多余的胶液在重力和离心力作用下脱离螺钉表面,使得涂胶质量高,能够大大降低次品率。
[0013]在上述的卫星制造的分装产线中,所述机架上设有能水平移动的安装座,所述旋转座的数量为多个,各旋转座沿安装座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在安装座上,每个旋转座上均设有上述的圆形凹槽且各旋转座上的圆形凹槽的直径互不相同。不同口径的圆形凹槽可以
用于不同规格的螺钉进行抵压旋转,可以提高涂胶装置的通用性,安装座可以移动使得抵压有螺钉的旋转座移动到出胶筒的下方,便于出胶筒的出胶口对螺钉表面进行涂胶,从而提高螺钉涂胶的自动化程度、工作效率和涂胶质量。
[0014]在上述的卫星制造的分装产线中,每个涂胶装置背向下轨道的一侧分别设有两个上述的螺钉盘放置架。由于不同舱板的组装通常需要用到不同规格的螺钉,所以在每个涂胶装置的侧部分别设置两个螺钉盘放置架,每个螺钉盘放置架对应一个变位装置,从而满足高效的组装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星制造的分装产线,其特征在于,本分装产线包括水平设置的下轨道(1)和至少两个用于固定舱板并带动舱板进行翻转的变位装置(2),各变位装置(2)均位于下轨道(1)的侧部且沿下轨道(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下轨道(1)上设有能沿其长度方向来回移动的取料机械臂(3),所述取料机械臂(3)能够抓取零部件并将零部件放置于舱板上,本分装产线还包括能抓取紧固件对舱板上的零部件进行紧固的组装机械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制造的分装产线,其特征在于,每个变位装置(2)均包括两台沿下轨道(1)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变位机(2a),两台变位机(2a)之间夹持有外框(2b),两台变位机(2a)能同步带动外框(2b)进行翻转和上下移动,所述外框(2b)内还设有用于固定放置舱板的内框(2c)。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制造的分装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位装置(2)的数量为四个,靠近下轨道(1)其中一端的两个变位装置(2)为第一变位装置(21),靠近下轨道(1)另外一端的两个变位装置(2)为第二变位装置(22),两个第一变位装置(21)的上方设有第一上轨道(9),两个第二变位装置(22)的上方设有第二上轨道(10),第一上轨道(9)和第二上轨道(10)上分别设有一个组装机械臂(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星制造的分装产线,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变位装置(21)之间以及两个第二变位装置(22)之间分别设有用于对螺钉进行涂胶的涂胶装置(5),每个涂胶装置(5)背向下轨道(1)的一侧还设有用于放置螺钉盘(6)的螺钉盘放置架(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卫星制造的分装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装置(5)包括机架(51),所述机架(51)上设有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丽东马贵根彭欣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星空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