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道式无人驾驶自主行驶智能公共交通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公共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道式无人驾驶自主行驶智能公共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公共交通系统都是需要人为驾驶的,无人驾驶的可能存在着很多危险,面对突发的危险时无法停止无法制动,速度达到一定时远程很难控制启停,面对突发状态也无法及时响应,并且有人驾驶的公交车也会存在乘客超载,导致车辆无法控制发生危险,还有的乘客会被门夹住,无法及时发出提醒,当出现危险时,难以第一时间得知发生的状况,车辆往往与站台之间有一定的缝隙,容易发生意外,并且在发生意外时,车辆不会停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通道式无人驾驶自主行驶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内设有下车厢,所述车身内设有上车厢和下车厢,所述下车厢前后端壁内设有一对前后对称的自动开关门,所述上车厢前后端壁内设有一对前后对称的自动开关门,所述下车厢下端壁内设有称重弹簧腔,所述下车厢上端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座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道式无人驾驶自主行驶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包括车身(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0)内设有上车厢(16)和下车厢(15),所述下车厢(15)前后端壁内设有一对前后对称的自动开关门(57),所述上车厢(16)前后端壁内设有一对前后对称的自动开关门(57),所述下车厢(15)下端壁内设有称重弹簧腔(43),所述下车厢(15)上端壁固定连接有隔板(24),所述隔板(24)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座位(23),所述称重弹簧腔(43)远离对称中心一端壁内设有密封气体腔(41),所述称重弹簧腔(43)下端壁内设有车轮安装腔(64),所述密封气体腔(41)远离对称中心一端壁内设有支撑弹簧腔(38),所述上车厢(16)上端壁内设有导电板滑动槽(50),所述车身(10)内设有电流控制室(53),所述车身(10)内设有驱动机构(71)、检测机构(72)、平移机构(73),所述驱动机构(71)能够带动车运动,所述检测机构(72)能够检测门附近是否有障碍物,所述平移机构(73)能够带动车厢平移;所述平移机构(73)包括所述车身(10)内设有的通道检测机构(74),所述车身(10)下端壁固定连接有齿条滑板(26),所述车身(10)内设有称重外壳(42),所述称重弹簧腔(43)内滑动连接有称重滑块(58),所述称重滑块(58)下端面与所述称重弹簧腔(43)下端壁之间设有称重弹簧(34),所述称重外壳(42)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车轮安装壳(33),所述车轮安装壳(33)内设有车轮安装腔(64),所述车轮安装腔(64)距对称中心较近一端壁内设有车轮电机腔(28),所述车轮电机腔(28)远离对称中心一端壁固定连接有车轮电机(27),所述车轮电机(27)动力连接有车轮电机轴(31),所述车轮电机轴(31)固定连接有车轮转轴(32),所述车轮转轴(32)固定连接有车轮(29),所述称重滑块(58)内设有齿轮电机腔(62),所述齿轮电机腔(62)前端壁内设有齿轮电机(63),所述齿轮电机(63)动力连接有齿轮电机轴(61),所述齿轮电机轴(61)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0)。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道式无人驾驶自主行驶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检测机构(74)包括所述密封气体腔(41)内滑动连接的密封气体滑块(40),所述密封气体滑块(40)固定连接有滑块顶杆(39)。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道式无人驾驶自主行驶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顶杆(39)固定连接有弹簧触头外壳(35),所述弹簧触头外壳(35)内设有支撑弹簧腔(38),所述支撑弹簧腔(38)内设有滚珠(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