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喷口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240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喷口灭火装置,属于消防装备技术领域。装置包括瓶体、护罩、阀座、爆破片、阀门和喷头;喷头上半部分具有一个上喷嘴和四个侧喷嘴,上喷嘴位于喷头的正上方,侧喷嘴沿喷头的周向均布布置,上喷嘴和侧喷嘴的前端面为球形面,球形面上分布有喷孔;喷头的下半部分为圆柱形空腔结构,在圆柱形空腔结构的外圆周面上加工螺纹段;阀座固定连接在瓶体的瓶口处,喷头通过其下半部分的螺纹段与阀门上的内螺纹配合连接,喷头通过上喷嘴与侧喷嘴与护罩固定在一起,护罩与瓶体进行固定后通过阀门将爆破片压紧在阀座的上端面,爆破片将瓶体的开口封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使液体灭火剂气化或固体灭火剂快速向四周雾化弥散,达到灭火抑爆的目的。目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喷口灭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消防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喷口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消防安全意识也有所提高,对于一些特殊密闭空间的灭火抑爆会采用智能灭火系统,智能灭火系统的优势在于能够在无值班人员在场的情况下通过监测报警系统启动灭火瓶来完成灭火工作,从而降低人工使用成本。
[0003]灭火瓶在启动时通过灭火瓶上的喷嘴向外释放出液化灭火剂,液化灭火剂从喷嘴到外界的过程中压力发生变化后形成喷雾,并沿着喷嘴的导流方向扩散,由于灭火瓶通常是固定在特定位置,而现有的灭火瓶喷嘴喷出的液化灭火剂只能覆盖0

90
°
的火场范围,如果着火点的位置不在喷嘴的覆盖范围或起火后的火势较大,现有的灭火瓶喷嘴很难对火势实现有效控制,使得智能灭火系统的效能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喷口灭火装置,能使液体灭火剂气化或固体灭火剂快速向四周雾化弥散,达到灭火抑爆的目的。
[0005]一种多喷口灭火装置,装置包括瓶体、护罩、阀座、爆破片、阀门和喷头;
[0006]所述喷头上半部分具有一个上喷嘴和四个侧喷嘴,上喷嘴位于喷头的正上方,侧喷嘴沿喷头的周向均布布置,上喷嘴和侧喷嘴的前端面为球形面,球形面上分布有喷孔;喷头的下半部分为圆柱形空腔结构,在圆柱形空腔结构的外圆周面上加工螺纹段;
[0007]所述阀座固定连接在瓶体的瓶口处,所述喷头通过其下半部分的螺纹段与阀门上的内螺纹配合连接,喷头通过上喷嘴与侧喷嘴与护罩固定在一起,护罩与瓶体进行固定后通过阀门将爆破片压紧在阀座的上端面,爆破片将瓶体的开口封闭。
[0008]进一步地,所述喷头的内腔由一端圆柱形空腔和一个半球形空腔组成,上喷嘴和四个侧喷嘴位于半球形空腔的外壁上,上喷嘴的内腔为等直径的圆柱形空腔,侧喷嘴的内腔为变直径的圆弧形空腔,侧喷嘴与半球形空腔贯通的一端为小端,侧喷嘴的出口端为大端。
[0009]进一步地,所述侧喷嘴的圆弧形空腔的圆弧半径与喷头内腔的半径比值为10:1,侧喷嘴的大端与小端的半径比值为6:5,上喷嘴的内腔半径与喷头内腔的半径比值为1:5。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喷嘴上的喷孔由一个中心喷孔和一圈周向喷孔组成,中心喷孔的轴线与上喷嘴的轴线重合,周向喷孔的轴线与上喷嘴的轴线夹角为35
°
;所述侧喷嘴的喷孔同样由一个中心喷孔和一圈周向喷孔组成,中心喷孔的轴线与上喷嘴的轴线垂直,周向喷孔的轴线与中心喷孔的轴线夹角为45
°

[0011]进一步地,所述护罩采用上下分体结构,上下两部分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上下两部分的配合面上安装密封圈。
[0012]有益效果:
[0013]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喷头上设置一个上喷嘴和四个周向的侧喷嘴,上喷嘴位于喷头的正上方,侧喷嘴沿喷嘴的周向均布布置,上喷嘴和侧喷嘴的前端面为球形面,球形面上分布有多个喷孔,使得喷头上具有多个喷口实现对外喷射,能更好的气化雾化以及弥散灭火剂,灭火剂向四面八方扩散后迅速充满灭火空间,实现快速灭火抑爆。
[0014]2、本专利技术对喷头上的上喷嘴和侧喷嘴的结构及尺寸进行了优化,上喷嘴的内腔为等直径的圆柱形空腔,侧喷嘴的内腔为变直径的圆弧形空腔,侧喷嘴的圆弧形空腔的圆弧半径与喷头内腔的半径比值为10:1,侧喷嘴的大端与小端的半径比值为6:5,上喷嘴的内腔半径与喷头内腔的半径比值为1:5,上述结构及尺寸能够改善液化灭火剂与喷嘴的轴向相同方向的扩散特性,有利于液化灭火剂向360
°
的范围扩散和气化。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多喷口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

瓶体、2

阀座、3

爆破片、4

阀门、5

喷头、6

上喷嘴、7

侧喷嘴、8

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18]如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喷口灭火装置,装置包括瓶体1、护罩8、阀座2、爆破片3、阀门4和喷头5。
[0019]其中,喷头5上半部分具有一个上喷嘴6和四个侧喷嘴7,上喷嘴6位于喷头的正上方,侧喷嘴7沿喷头的周向均布布置,上喷嘴6和侧喷嘴7的前端面为球形面,球形面上分布有喷孔;上喷嘴6上的喷孔由一个中心喷孔和一圈周向喷孔组成,中心喷孔的轴线与上喷嘴6的轴线重合,周向喷孔的轴线与上喷嘴6的轴线夹角为35
°
;侧喷嘴7的喷孔同样由一个中心喷孔和一圈周向喷孔组成,中心喷孔的轴线与上喷嘴的轴线垂直,周向喷孔的轴线与中心喷孔的轴线夹角为45
°

[0020]喷头5的内腔由一端圆柱形空腔和一个半球形空腔组成,上喷嘴6和四个侧喷嘴7位于半球形空腔的外壁上,上喷嘴6的内腔为等直径的圆柱形空腔,侧喷嘴7的内腔为变直径的圆弧形空腔,侧喷嘴7与半球形空腔贯通的一端为小端,侧喷嘴的出口端为大端。
[0021]侧喷嘴7的圆弧形空腔的圆弧半径与喷头内腔的半径比值为10:1,侧喷嘴7的大端与小端的半径比值为6:5,上喷嘴6的内腔半径与喷头5内腔的半径比值为1:5。
[0022]喷头5的下半部分为圆柱形空腔结构,在圆柱形空腔结构的外圆周面上加工螺纹段。
[0023]护罩8采用上下分体结构,上下两部分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上下两部分的配合面上安装密封圈。
[0024]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和使用过程如下:首先将护罩8的下半部分与瓶体1的外壁进行焊接固定,阀座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瓶体1的瓶口处,喷头5在进行整体装配前先将上喷嘴6和四个侧喷嘴7的前端分别焊接到护罩8上半部分的安装孔中,然后把上喷嘴6和四个侧喷嘴7的后端与喷头5的内腔焊接固定,此时就可将阀门4装配到喷头5的下半部分;护罩8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对接后,阀门4将爆破片3压紧在阀座2的上端面,爆破片3将瓶体1的开口封闭。灭火装置工作时,爆破片3在电爆管启动后被产生的高压挤破,灭火剂从瓶口以及
阀座2和阀门4形成的通道进入喷头的内腔中,随后根据上喷嘴6和四个侧喷嘴7的尺寸所决定的压力分配分散进入到各个喷嘴中,由各喷嘴上的喷孔向外界环境进行喷射,喷射范围能够覆盖空间360
°
的范围。
[0025]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喷口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瓶体、护罩、阀座、爆破片、阀门和喷头;所述喷头上半部分具有一个上喷嘴和四个侧喷嘴,上喷嘴位于喷头的正上方,侧喷嘴沿喷头的周向均布布置,上喷嘴和侧喷嘴的前端面为球形面,球形面上分布有喷孔;喷头的下半部分为圆柱形空腔结构,在圆柱形空腔结构的外圆周面上加工螺纹段;所述阀座固定连接在瓶体的瓶口处,所述喷头通过其下半部分的螺纹段与阀门上的内螺纹配合连接,喷头通过上喷嘴与侧喷嘴与护罩固定在一起,护罩与瓶体进行固定后通过阀门将爆破片压紧在阀座的上端面,爆破片将瓶体的开口封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喷口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的内腔由一端圆柱形空腔和一个半球形空腔组成,上喷嘴和四个侧喷嘴位于半球形空腔的外壁上,上喷嘴的内腔为等直径的圆柱形空腔,侧喷嘴的内腔为变直径的圆弧形空腔,侧喷嘴与半球形空腔贯通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春颜陆明旭王绍臣郝凤平陈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机机电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