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空预器不变形恒定漏风率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236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空预器不变形恒定漏风率密封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浮动板、限位机构和柔性密封机构,柔性密封机构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浮动板上端,限位机构设置在浮动板与仓格板之间,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和限位支撑钩,限位支撑钩设置在限位板沿转动方向的后侧,限位支撑钩与限位板的密封侧之间设有限位槽,浮动板放置在限位槽内,限位板前端面与固定在中心筒的固定加强板后端面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相对比现有的不变形恒定漏风率装置,结构简洁,安装牢固可靠,解决了现有不变形恒定漏风率装置组成结构件繁多带来复杂的拆装工序,以及由于限位装置焊接位置有限、焊接效果差、受扇形板碰磨冲击后易脱落带来的安全隐患,拆装维护方便。拆装维护方便。拆装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空预器不变形恒定漏风率密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预器热端密封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空预器不变形恒定漏风率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预器是利用锅炉排出的烟气热量来预热进入锅炉参与燃烧所需的空气,或作为锅炉烟气热量的回收设备,以便于将以上热量用作燃料除湿、加热等其他用途的设备,该设备设置的目的是提高锅炉的效率。
[0003]现有的空预器可分为管箱式、回转式两种,其中回转式空预器因其单位体积的换热面积大、布置紧凑而在电站锅炉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回转式空预器转子在热态运行中会发生蘑菇状变形,导致热端密封间隙增大,相应的空气预热器漏风率也会变大,而空预器的漏风率是影响锅炉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空预器的漏风率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一般为6%

8%,但是随着转子的热态变形导致的密封不良漏风率甚至高达20%,严重影响空预器热效率和增加风机的电耗。
[0004]为了追求变化更小更稳定的空预器漏风率,提高机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现在国内火电厂锅炉空预器密封技术已经在逐步采用不变形恒定漏风率密封结构,但现有的不变形恒定漏风率密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0005]现有的不变形恒定漏风率密封装置采用7字型的浮动板,前端通过螺丝把接在中心筒上的固定加强板上,其余部分呈悬臂状悬空,由于浮动板为7字型,尾部镂空,所以需要在仓格板尾部设置补偿板以封闭镂空间隙,由于浮动板和仓格板互相错开,会形成间隙造成漏风,所以需要在间隙处设置静密封条,另外,由于浮动板为悬臂式,空预器启动转子热变形较大时,浮动板在扇形板摩擦以及风压交变应力作用容易摆动,还需要在仓格板两侧设置大量限位装置来约束浮动板,避免其摆动过大而变形脱落。由此可见,现有不变形恒定漏风率密封装置的部件多,结构复杂,安装繁琐,精确度要求高,且由于设计问题,限位装置沿转动方向后方的结构焊接位置有限,焊接强度不足,在长期启停过程,浮动板和扇形板摩擦冲击后有可能发生爆焊脱落,失去对浮动板的摆动限制,存在运行安全隐患,而且每块浮动板对应的五块限位装置都是独立安装的,同轴度调整难度大,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摩擦冲也容易出现偏移移位,导致浮动板运行过程中出现卡涩甚至抱死,无法实现浮动密封,空预器的漏风率大大增加,当多数浮动板失去浮动密封的作用时,整套装置就失去不变形恒定密封的作用,漏风率甚至比未改造前还高,严重影响整台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维修成本高、难度大。
[0006]针对这种上述现有空预器的恒定漏风率装置存在的问题,需亟一种设计更为合理,结构更为简洁,密封性能更为优秀,拆装更为方便,且运行更为安全可靠的结构方案,来满足生产中对于降低空预器漏风率,提高机组效能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现有空预器恒定漏风率装置结构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密封效果好,安全可靠的新型空预器不变形恒定漏风率密封装置。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新型空预器不变形恒定漏风率密封装置,包括浮动板、限位机构和柔性密封机构,简化不变形恒定漏风率密封装置的结构,结构更加简洁。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柔性密封机构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浮动板上端,所述柔性密封机构与上方扇形板形成热端径向密封,所述浮动板等距环形阵列设置在转子上方,所述浮动板一端安装在中心筒预留的固定加强板上,所述浮动板沿转子的径向且与下方对应的仓格板平行方向设置,所述浮动板的下边缘沿与仓格板的上沿平齐,本专利技术无需将浮动板下端伸入至与仓格板重合以实现重合密封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设置的浮动板与一般的恒定漏风率密封装置的浮动板相比,节省了一块仓格板高度的材料,同时也减轻了浮动板的重量,起到了降低在运行时产生的热变形和重力作用所导致浮动板外围下弯变形量,导致漏风率升高的可能性。
[0011]所述浮动板为一体矩形板,改变了现有7字型浮动板的设计,去掉了现有浮动板的后端部的梯形镂空结构,无需另外在仓格板设置尾部补偿板,简化不变形恒定漏风率密封装置的结构。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浮动板与仓格板之间,限位机构安装在浮动板与仓格板之间的间隙,通过限位机构的设置刚好填充上浮动板和仓格板之间由于固定加强板导致的间隙,无需再另外加装静密封条,减少了静密封条繁琐的焊接安装工序。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限位机构直接通过紧固件贴合安装在仓格板内侧壁,安装更加方便。
[0014]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浮动板设置在所述限位机构内,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和限位支撑钩,所述限位支撑钩设置在限位板沿转子转动方向的后侧,所述限位支撑钩与限位板的密封侧之间设有限位槽,所述浮动板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支撑钩的限位槽用于实现浮动板的径向定位及限制浮动板在运行中摆动幅度及在安装调试时辅助支撑浮动板,所述限位板外端面与仓格板贴合,所述限位板前端面与固定在中心筒后端设置固定加强板后端面抵触平齐贴合,通过固定加强板起到对限位板的定位作用。
[0015]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浮动板下端部与限位板高出仓格板的密封部重合,达到重合密封的目的,所述浮动板和限位板重合的高度大于限位板随转子热态运转时产生最大下沉量,当限位板跟随转子向下热变形时,限位板和浮动板重合的部分起到补偿密封作用。
[0016]优选地,所述限位支撑钩包括垂直段和水平段,所述垂直段设置在水平段外侧,所述垂直段上端面的高度与限位板上端面的高度平齐,所述水平段的上端支撑面与仓格板上端面平齐。
[0017]优选地,所述垂直段外侧设有支撑强化板,通过所述支撑强化板提高了垂直段的限位强度,更好的保障浮动板在运行时的密封度。
[0018]优选地,所述限位板上沿径向并列设置至少有5个限位支撑钩。
[0019]进一步的,5个所述限位支撑钩均匀布置在限位板上。
[0020]优选地,所述限位板高度比仓格板的高度高15mm,根据整个转子往下变形最大量
平均是13mm,限位板高出仓格板的15mm,确保能补偿掉转子往下变形的最大量,起到密封作用。
[0021]优选地,所述仓格板底部横向并列开有紧固孔,所述限位板底部横向并列开有与紧固孔配合的紧固连接孔,所述限位板通过紧固件穿过紧固连接孔与紧固孔锁紧固定在仓格板上,实现安装方便,组合牢固的目的。
[0022]优选地,所述浮动板与限位槽两侧内壁设置活动间隙,所述活动间隙距离为1mm,确保浮动板的活动灵活性。
[0023]优选地,所述柔性密封机构并列其互相贴合设置在浮动板上端,减少柔性密封机构之间的间隙以提高不变形恒定漏风率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能,保证不变形恒定漏风率密封装置的防漏风率。所述浮动板上端横向并列开有组合孔,组合孔供柔性密封机构与浮动板定位连接。
[0024]所述柔性密封机构包括柔性密封板和柔性密封压板,所述柔性密封板下端开有调节组合孔,所述柔性密封压板横向并列组合连接孔,所述柔性密封板上端设有顺转向向后弯折的弹性密封片,弹性密封片在被扇形板短暂压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空预器不变形恒定漏风率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动板、限位机构和柔性密封机构,所述柔性密封机构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浮动板上端,所述柔性密封机构与上方扇形板形成热端径向密封,所述浮动板等距环形阵列设置在空预器的转子上方,所述浮动板一端安装在空预器的中心筒预留的固定加强板上,所述浮动板沿转子的径向且与下方对应的仓格板平行方向设置,所述浮动板为一体矩形板,所述浮动板的下边缘沿与仓格板的上沿平齐,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浮动板与仓格板之间,所述限位机构通过紧固件贴合安装在仓格板内侧壁,所述浮动板设置在所述限位机构内,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和限位支撑钩,所述限位支撑钩设置在限位板的随转子转动方向的后侧,所述限位支撑钩与限位板的密封侧之间设有限位槽,所述浮动板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支撑钩的限位槽用于实现浮动板的径向定位并且限制浮动板左右摆动的幅度,所述限位板与仓格板贴合,所述限位板前端面与固定在中心筒后端设置固定加强板后端面抵触平齐贴合,所述浮动板下端部与限位板高出仓格板的密封部重合,所述浮动板和限位板重合的高度大于限位板随转子热变形的最大下沉量,当限位板跟随转子向下热变形时,限位板和浮动板重合的部分起到补偿密封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空预器不变形恒定漏风率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撑钩包括垂直段和水平段,所述垂直段设置在水平段外侧,所述垂直段上端面的高度与限位板上端面的高度平齐,所述水平段的上端支撑面与仓格板上端面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空预器不变形恒定漏风率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段外侧设有支撑强化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空预器不变形恒定漏风率密封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仲浩夏晓婷张家宽陈伟武纪洁鸿陈韶华史义明胡木林陈铁军蔡正春陈明光唐一多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广东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海门电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