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双把吊提花机织造独幅渐变提花织物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218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双把吊提花机织造独幅渐变提花织物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双把吊提花机,确定主纹针数;S2.根据经纱、纬纱的粗细及组织类别,确定织物的成品表观经纬密度;S3.确定意匠图的大小,使意匠图的经纱循环数为主纹针数的一半;S4.设计图案;S5.确定经排列,经纱分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S6.确定纬排列;S7.设计组织,使纬纱与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的经纱交织,意匠色中与经纱颜色相同的,第二系统经纱以经面缎纹与纬纱交织在表,意匠色中与纬纱色相同的,所述第一系统经纱以纬面缎纹与纬纱交织在表;S8.选择经纱、纬纱的材料织造,获得独幅渐变提花织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双把吊提花机制造独幅织物。可用双把吊提花机制造独幅织物。可用双把吊提花机制造独幅织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双把吊提花机织造独幅渐变提花织物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双把吊提花机织造独幅渐变提花织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提花机上,纹板套在花筒上,每织一纬翻过一块纹板,花筒向横针靠压一次。当纹板上有孔眼时,横针的头端伸进纹版及花筒的孔眼,使直针的钩端仍挂在提刀上。当提刀上升,直针跟着上升,通过首线钩子和通丝带动综丝提升,此时穿入综眼的经丝也随着提升,形成梭口的上层。在综丝的下综环中吊有综锤,在梭口闭合时,依靠其重量起回综作用。当纹板上无孔眼时,横针后退通过凸头,推动对应的直针,使直针钩端脱离提刀,因此与直针相连的综丝和经丝均不提升,经丝就沉在下面,形成梭口的下层。所以每根经丝的运动是根据纹板上有孔或无空来决定的,纹板上的孔则是根据花纹和组织的设计要求轧成的,因此经丝的运动也就符合纹样和组织的要求,可制造出花纹比较复杂的织物。
[0003]单把吊、双把吊是常见的提花机装造,一个纹针在一个花纹循环中控制一根经纱为单把吊,在幅宽方向可织出如图1所示的单元图案;一个纹针在一个花纹循环中控制两根经纱为双把吊,在幅宽方向织出如图2所示的两个重复图案。因此现有技术中,独幅织纹不能用双把吊提花机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双把吊提花机织造独幅渐变提花织物的制造方法,利用双把吊提花机织造出独幅织物。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用双把吊提花机织造独幅渐变提花织物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选择双把吊提花机,确定主纹针数;
[0008]S2.根据经纱、纬纱的粗细及组织类别,确定织物的成品表观经纬密度;
[0009]S3.确定意匠图的大小,使所述意匠图的经纱循环数为所述主纹针数的一半;
[0010]S4.设计图案,使所述图案四方连续,并且使所述图案的幅宽方向接两个回位,设计色彩形成独幅渐变效果;
[0011]S5.确定经排列,经纱分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第一系统均排列经纱A,第二系统分段排列经纱A和经纱B,所述经纱A和所述经纱B一种为深色另一种为浅色;
[0012]S6.确定纬排列,纬纱包括纬纱A、纬纱B和纬纱C三个系统,所述纬纱A与经纱B颜色相同,所述纬纱C与经纱A颜色相同,所述纬纱B的颜色为介于纬纱A和纬纱C之间的过渡色;
[0013]S7.设计组织,幅宽方向包括相邻的区域E和区域F,所述区域E和区域F内的组织相同,所述区域E和所述区域F均包括多个组织,每个组织是经纱与纬纱交织在织物表面形成的纬面缎纹组织或经面缎纹组织,并且所述区域F分为相邻的区域F1和区域F2,使所述区域E和所述区域F对应排列所述第一系统的经纱A,所述区域E和所述区域F1对应排列所述第二系统的经纱B,所述区域F2对应排列所述第二系统的经纱A,使纬纱与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
的经纱交织,意匠色中与经纱颜色相同的,第二系统经纱以经面缎纹与纬纱交织在表,意匠色中与纬纱色相同的,第一系统经纱以纬面缎纹与纬纱交织在表;
[0014]S8.选择经纱、纬纱的材料织造,结构相同的组织,纬纱和经纱A交织、纬纱和经纱B交织两种织造形式在织物表面呈现的颜色发生变化,获得独幅渐变提花织物。
[0015]本专利技术还具有以下优选设计:
[0016]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S6的纬纱还包括自由颜色的纬纱D。
[0017]本专利技术中包含多个组织,所述区域E具有组织1、组织2、组织3、和组织4,所述区域F1具有组织1、组织2和组织3,所述区域F2具有组织1、组织2、组织3和组织4;
[0018]组织1:包括组织相同的组织1A和组织1B,经纱A与纬纱C交织成经面缎纹组织,记为组织1A,经纱B与纬纱C交织成经面缎纹组织,记为组织1B,组织1A和组织1B在织物表面颜色不同;
[0019]组织2:经纱A与纬纱B交织成纬面缎纹组织,记为组织2,所述组织2在织物表面颜色不变;
[0020]组织3:经纱A与纬纱A交织成纬面缎纹组织,记为组织3,所述组织3在织物表面颜色不变;
[0021]组织4:经纱A与纬纱D交织成的纬面缎纹组织或者经纱B与纬纱D交织成的纬面缎纹组织,记为组织4,纬纱D与经纱A交织、纬纱D与经纱B交织形成的织物表面颜色不同。
[0022]本专利技术的所述主纹针数为9600。
[0023]本专利技术所述区域F2的宽度=1/3(所述区域E的宽度+所述区域F的宽度),即所述第二系统的经纱按照6210经纱B、3390经纱A排列。
[0024]本专利技术所述经纱、纬纱为普通纱线或通体发光光纤,采用通体发光光纤时制成发光织物。
[002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1.本专利技术在不改变原装造的情况下,将四方连续图案接两个回位,进行色彩设计,色彩设计成渐变效果,根据色彩的变化,取深色和浅色作为经纱的颜色,进行经排列,经纱分为两个系统,例如第一系统为深色经纱、第二系统由深浅色经纱分段排列,纬纱至少有三个系统,其中两个纬纱系统为与经纱相同的深色和浅色,另一纬纱系统为介于深色和浅色之间的过渡色,意匠色中与经纱颜色相同的,第二系统经纱以经面缎纹与纬纱交织在表,意匠色中与纬纱色相同的,第一系统经纱以纬面缎纹与纬纱交织在表。利用经排列,在组织不变的情况下,使织物的表面颜色发生变化,整体形成独幅渐变效果。
[0027]2.本专利技术打破了双把吊提花机不能织造独幅提花织物的认知,通过双把吊提花机制造花回尺寸增加一倍的独幅织物,提升了织物的视觉冲击性,艺术感增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广泛用作室内装饰织物的设计中,制造家居空间家纺产品,如窗帘、扪布、数码提花艺术作品等。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单元图案;
[0029]图2是现有双把吊提花机织造的两个重复图案;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用双把吊提花机织造花纹的组织分区图,区域E和区域F为相同的组
织;
[0031]图4是本专利技术用双把吊提花机织造花纹的经排列示意图;
[0032]图5是实施例中经纱、纬纱的颜色图例;
[0033]图6是本专利技术用双把吊提花机织造花纹的内部组织示意图;
[0034]图7是图6中区域F的放大图;
[0035]图8是实施例中组织1的示意图;
[0036]图9是实施例中组织2的示意图;
[0037]图10是实施例中组织3的示意图;
[0038]图11是实施例中组织4的示意图;
[0039]图12是本专利技术用双把吊提花机织造的独幅渐变提花织物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41]实施例一
[0042]如图3至图12所示,一种用双把吊提花机织造独幅渐变提花织物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3]S1.选择双把吊提花机,确定主纹针数96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双把吊提花机织造独幅渐变提花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双把吊提花机,确定主纹针数;S2.根据经纱、纬纱的粗细及组织类别,确定织物的成品表观经纬密度;S3.确定意匠图的大小,使所述意匠图的经纱循环数为所述主纹针数的一半;S4.设计图案,使所述图案四方连续,并且使所述图案的幅宽方向接两个回位,设计色彩形成独幅渐变效果;S5.确定经排列,经纱分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第一系统均排列经纱A,第二系统分段排列经纱A和经纱B,所述经纱A和所述经纱B一种为深色另一种为浅色;S6.确定纬排列,纬纱包括纬纱A、纬纱B和纬纱C三个系统,所述纬纱A与经纱B颜色相同,所述纬纱C与经纱A颜色相同,所述纬纱B的颜色为介于纬纱A和纬纱C之间的过渡色;S7.设计组织,幅宽方向包括相邻的区域E和区域F,所述区域E和区域F内的组织相同,所述区域E和区域F均包括多个组织,每个组织是经纱与纬纱交织在织物表面形成的纬面缎纹组织或经面缎纹组织,并且所述区域F分为相邻的区域F1和区域F2,使所述区域E和所述区域F对应排列所述第一系统的经纱A,所述区域E和所述区域F1对应排列所述第二系统的经纱B,所述区域F2对应排列所述第二系统的经纱A,使纬纱与所述第一系统或所述第二系统的经纱交织,意匠色中与经纱颜色相同的,所述第二系统经纱以经面缎纹与纬纱交织在表,意匠色中与纬纱色相同的,所述第一系统经纱以纬面缎纹与纬纱交织在表;S8.选择经纱、纬纱的材料织造,结构相同的组织,纬纱和经纱A交织、纬纱和经纱B交织两种织造形式在织物表面呈现的颜色发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丽韫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源志诚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