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随音乐律动发生色彩变化的光纤织物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058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随音乐律动发生色彩变化的光纤织物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织机的装造,织物的成品密度,确定纹样的宽度,并确定纹样的高度,然后设计所述织物的图案;S2.选择侧光光纤作纬纱,所述侧光光纤与经纱交织在一起,呈现在所述织物表面的侧光光纤部分为所述织物设计的发光区域;S3.所述纬纱的引纬方向称为所述织物的幅宽方向,所述侧光光纤在所述幅宽方向的一端或两端预留一段浮长光纤;S4.所述幅宽方向每一端预留的浮长光纤集束在一起与光源控制器连接,所述光源控制器连接有音乐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所述音乐控制器的声源信息控制所述光源控制器发出对应所述声源信息的色相光,使织物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随音乐律动发生色彩变化的光纤织物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随音乐律动发生色彩变化的光纤织物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纤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传输原理是“光的全反射”。如果光纤的纤芯内的光未被全反射,可以从侧面发光,这种具有漏光特性的光纤可以称为侧光光纤,侧面360
°
都可以发光即为通体发光光纤。侧光光纤通常为阶跃型聚合物光纤,芯材的折射率高于皮材折射率,光线沿光纤长度方向均匀散射,利用光晕达到装饰的效果。
[0003]公告号为CN110027277B的专利文献中记载了一种织物,它将侧光光纤与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组合交织在一起构成一种可以发光的装饰品或灯具等。织物由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作为遮光或透光物质,光纤作为发光物质。这种织物可被应用于汽车的内饰、天花板的布、电车、飞机等墙壁、天花板、楼梯等,也可被应用于建筑物、住宅、设施用的装饰布或照明。
[0004]侧光光纤虽然可以进行点发光、线发光,且光纤柔软可以弯曲造型,但因为侧光光纤还具有一个特性:发光强度会随长度的增加而呈指数下降。如果光纤织入织物中,光纤的弯折、压迫都会影响发光效果,只有科学合理的织物组织才能获得导光性良好的织物。而现有的光纤织物产品的导光性或发光效果均存在不足之处,且织物的趣味性、互动性差,设计出的产品也渐渐满足不了人们对织物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随音乐律动发生色彩变化的光纤织物制造方法,使织物可以跟随音乐律动发出不同的色相光,具有互动性、趣味性。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可随音乐律动发生色彩变化的光纤织物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根据织机的装造,织物的成品密度,确定纹样的宽度,并确定纹样的高度,然后设计所述织物的图案;
[0009]S2.选择侧光光纤作纬纱,所述侧光光纤与经纱交织在一起,呈现在所述织物表面的侧光光纤部分为所述织物设计的发光区域;
[0010]S3.所述纬纱的引纬方向称为所述织物的幅宽方向,所述侧光光纤在所述幅宽方向的一端或两端预留一段浮长光纤,织机最好选择独幅织机等;
[0011]S4.所述幅宽方向每一端预留的浮长光纤集束在一起与光源控制器连接,所述光源控制器连接有音乐控制器,所述光源控制器预设有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通过所述音乐控制器的声源信息控制所述光源控制器发出对应所述声源信息的色相光。
[0012]本专利技术通过织机将侧光光纤与普通纱织造在一起获得织物,侧光光纤用于导光,侧光光纤呈现在织物的表面区域构成发光区域,普通纱可以是天然纤维,也可以是合成纤
维,可以是透光、半透光或遮光的普通纱,并且将侧光光纤与光源控制器、音乐控制器连接,使光纤发出的色相光跟随音乐的律动变化。音乐控制器可以通过无线连接至手机等终端实现智能控制。本专利技术的光纤织物可以作窗帘、窗纱、屏风、数码提花艺术作品等使用,应用于各种场景,使织物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
[0013]本专利技术还具有以下优选设计: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所述光纤织物为用于悬挂的织物帘,所述织物帘采用纬二重组织,纬纱包括所述侧光光纤和普通纱,经纱为普通纱,所述纬纱和所述经纱交织在一起,且所述织物帘的上端为各侧光光纤预留一段浮长光纤。使侧光光纤以浮长形式,背衬在织物背面,便于与光源控制器连接,除侧光光纤外的纬纱与经纱紧密交织在一起。
[0015]用作窗帘使用时,所述纬纱还包括用于定型的金属丝线,即将侧光光纤、金属丝线、普通纱作纬纱,普通纱作经纱织造成光纤织物,制作成窗帘,通过金属丝线保持窗帘悬挂后的形状。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所述光纤织物为多色相织物,所述多色相织物分为表层、中层和里层,采用重纬+双层接结、填芯结构,所述侧光光纤包括一组奇数根光纤和一组偶数根光纤,两组侧光光纤在表层各重转换并与经纱交织在一起或者所述侧光光纤在中层作为填芯纱,所述奇数根光纤在所述多色相织物的幅宽方向一端预留一段浮长光纤,所述偶数根光纤在所述多色相织物的幅宽方向另一端预留一段浮长光纤。奇数根光纤和偶数根光纤两组光纤分别连接两端不同的两个光源控制器,控制奇数根光纤和偶数根光纤发出不同的色相光,呈现丰富的色彩。
[0017]为减少光纤的弯折带来的影响,所述侧光光纤与经纱交织在所述多色相织物的第一重至第三重,减少侧光光纤的弯曲起伏,避免光纤弯曲曲率太大,导致光传播距离缩短,例如采用导光距离为6~7m的侧光光纤,而常见织物幅宽最大约1.5m至3m,仍然可以保证纤芯内的光清晰可见。
[0018]优选地,所述多色相织物为七重以上织物,所述多色相织物的表层为第一重至第四重,中层为第五重,所述侧光光纤与经纱交织在所述多色相织物的第一重至第五重。
[0019]所述多色相织物包括主花纹区域和两端浮长区域,所述主花纹区域内部设有第一发光区域和第二发光区域,所述第一发光区域的表层露出的为缎纹组织的奇数根光纤,所述第二发光区域的表层露出的为缎纹组织的偶数根光纤。
[0020]所述奇数根光纤预留的一段浮长光纤位于所述多色相织物的一端浮长区域,所述偶数根光纤预留的一段浮长光纤位于所述多色相织物的另一端浮长区域。
[0021]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织机采用剑杆织机,剑杆剑头需要具有较强的夹持力,便于对侧光光纤的引纬,例如采用意达剑头的剑杆织机。
[002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机织有侧光光纤的窗帘、窗纱、屏风、数码提花艺术作品等的制造方法,织物的图案设计仍然可以采用现有纺织品的设计方法,通过侧光光纤使织物可以发光,并通过预留的浮长光纤连接光源控制器和音乐控制器,通过音乐律动控制侧光光纤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使织物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满足人们生活、工作或娱乐中对织物的各种需求。
[0024]2.对于多重较厚的织物,本专利技术采用重纬+双层接结、填芯结构,既保障侧光光纤的固定牢靠,又能保证侧光光纤尽可能处于在同一层,减少侧光光纤的弯曲起伏,避免光纤弯曲曲率太大,导致光传播距离缩短,使织物的发光区域在发光时可以清晰可见。
附图说明
[0025]图1本专利技术一种织物帘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织物帘的安装示意图;
[0027]图3是图2中织物帘成品结构图;
[0028]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数码提花织物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数码提花织物的剖切位置图;
[0030]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数码提花织物的经纱、纬纱的图例示意图;
[0031]图7是图5中c区即左端浮长区域的组物剖面图;
[0032]图8是图5中d区即主花纹区域的第一种组物剖面图;
[0033]图9是图5中d区即主花纹区域的第二种组物剖面图;
[0034]图10是图5中e区即第一发光区域的组物剖面图;
[0035]图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随音乐律动发生色彩变化的光纤织物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织机的装造,织物的成品密度,确定纹样的宽度,并确定纹样的高度,然后设计所述织物的图案;S2.选择侧光光纤作纬纱,所述侧光光纤与经纱交织在一起,呈现在所述织物表面的侧光光纤部分为所述织物设计的发光区域;S3.所述纬纱的引纬方向称为所述织物的幅宽方向,所述侧光光纤在所述幅宽方向的一端或两端预留一段浮长光纤;S4.所述幅宽方向每一端预留的浮长光纤集束在一起与光源控制器连接,所述光源控制器连接有音乐控制器,所述光源控制器预设有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通过所述音乐控制器的声源信息控制所述光源控制器发出对应所述声源信息的色相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随音乐律动发生色彩变化的光纤织物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织物为用于悬挂的织物帘,所述织物帘采用纬二重组织,纬纱包括所述侧光光纤和普通纱,经纱为普通纱,所述纬纱和所述经纱交织在一起,且所述织物帘的上端为各侧光光纤预留一段浮长光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随音乐律动发生色彩变化的光纤织物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还包括用于定型的金属丝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随音乐律动发生色彩变化的光纤织物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织物为多色相织物,所述多色相织物分为表层、中层和里层,采用重纬+双层接结、填芯结构,所述侧光光纤包括一组奇数根光纤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丽韫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源志诚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