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机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516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液冷机箱,包括机箱外壳和固定装配在该机箱外壳内的至少一个通液隔板,上述通液隔板将机箱壳体内的空间分隔为若干部分,每个通液隔板内均设有隔板流道,每个隔板流道的隔板进液口均与机箱外壳上的进液通道连接导通,隔板回液口均与机箱外壳上的回液流道连接导通,所述进液流道和回液流道上分别设有与外部管道连接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液冷机箱的侧板具有进液口和出液,用于流通和回收冷却液,在侧板内布置进出液体流道,通过进液流道将流体分配至机箱内部通液隔板内,从而取消了机箱内部的流体分配器,为机箱内部器件节省了一定的空间,有效提高机箱内的空间利用率。的空间利用率。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机箱


[0001]本技术属于液冷机箱
,具体涉及一种液冷机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电子的快速发展,大型电力电子设备在各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电力电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目前普遍采用液冷的方式,冷却液在流动过程中将功率器件产生的热量带出机柜,保证电力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当前较高效、可行的散热方案,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随着电力电子设备的功率等级越来越高,各军民用领域电子设备的发热功率和热流密度越来越大,因此对电子设备散热性能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与此同时对电子设备体积要求越来越苛刻,现有液冷机箱多采用侧壁导冷型或模块通液型结构,侧壁导冷型结构的液冷机箱的导热路径较长,因此散热能力有限,单板散热功耗≤100W;模块通液型结构的液冷机箱将冷却液导入散热模块内部,提高了机箱的散热能力,但需在机箱内部增加流体分配器,占用机箱内部一定的空间,并且模块在插拔过程中需通过快插连接器来导通和断开,有一定的冷却液泄露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液冷机箱,使其通过在机箱外壳内布置通液隔板,在机箱外壳侧板上设置进出液流道,且通液隔板的进出液口与侧板上的进出液流道连通,通过进液流道将流体分配至机箱内部通液隔板内,从而取消了机箱内部的流体分配器,为机箱内部器件节省了一定的空间,有效提高机箱内的空间利用率。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液冷机箱,包括机箱外壳和固定装配在该机箱外壳内的至少一个通液隔板,上述通液隔板将机箱壳体内的空间分隔为若干部分,每个通液隔板内均设有隔板流道,每个隔板流道的隔板进液口均与机箱外壳上的进液通道连接导通,隔板回液口均与机箱外壳上的回液流道连接导通,所述进液流道和回液流道上分别设有与外部管道连接的进液口和出液口。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07]前述的液冷机箱,其中所述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位于机箱壳体端部。
[0008]前述的液冷机箱,其中上述通液隔板为沿沿机箱壳体左右方向间隔分布的一排。
[0009]前述的液冷机箱,其中机箱外壳内各个通液隔板内均与同一个进液通道和同一个回液流道连接导通,使得各通液隔板的流体通道为并联排布。
[0010]前述的液冷机箱,所述机箱外壳的各个侧板以及其内的通液隔板之间均通过焊接一体成型。
[0011]前述的液冷机箱,所述进液流道和回液流道位于机箱外壳的同一侧板上,此时隔板流道包括沿上下方向呈蛇形分布的第一部分和沿上下方向竖直分布的第二部分,且第一
部分末端的隔板回液口与回液流道连接导通,第二部分末端的隔板进液口与进液流道连接导通。
[0012]前述的液冷机箱,所述进液流道和回液流道分别位于机箱外壳上两个相对的侧板上,此时隔板流道由下到上整体呈蛇形分布,且隔板回液口和隔板进液口分别位于通液隔板的上端和下端。
[0013]前述的液冷机箱,所述隔板流道包括在通液隔板上加工出来的流体通道和封盖在该流体通道上的流道盖板。
[0014]前述的液冷机箱,所述进液流道和回液流道均包括在机箱侧板上加工出来的流体通道和封盖在该流体通道上的流道盖板。
[0015]前述的液冷机箱,所述流体通道和流道盖板焊接固定,且每个流体通道上的盖板外表面与其所在板的表面平齐。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0017]本技术液冷机箱内部的每块通液隔板均布置有流道,散热器件可贴附于隔板两侧进行散热,单块隔板的散热能力可达到500W,有效提高机箱的整体散热能力。
[0018]液冷机箱的侧板具有进液口和出液,用于流通和回收冷却液,在侧板内布置进出液体流道,通过进液流道将流体分配至机箱内部通液隔板内,从而取消了机箱内部的流体分配器,为机箱内部器件节省了一定的空间,有效提高机箱内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液冷机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液冷机箱的进出液口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液冷机箱的流道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集中供分液式液冷机箱的隔板流道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液冷机箱的机箱外壳焊接流道示意图。
[002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5]1:机箱外壳
[0026]2:上侧板
[0027]3:下侧板
[0028]4:左侧板
[0029]5:右侧板
[0030]6:通液隔板
[0031]7:进液口
[0032]8:出液口
[0033]9:回液流道
[0034]10:进液流道
[0035]11:隔板回液口
[0036]12:隔板进液口
[0037]13:流道盖板
[0038]14:隔板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液冷机箱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40]请参阅图1

5,其为本技术液冷机箱的各部分结构示意图,该液冷机箱包括机箱外壳1和该机箱外体1内的空间被至少一个通液隔板6分隔成若干部分,且每个通液隔板6内隔板流道14的隔板进液口12与机箱外壳1上的进液流道10连接导通,以接收由外壳体1上进液流道10输送的流体,每个通液隔板6内的隔板流道14的隔板回液口11均与机箱外壳1上的回液流道9导通,以便于将隔板流道内的液体由外壳体上的回液流道排出。
[0041]所述机箱壳体1上设有用于向进液流道10输送液体的进液口7和用于将出液流道9内液体排出的出液口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口7和出液口8均位于机箱壳体1端部,即位于其所在侧板的端部,但并不限定于此。
[004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通液隔板6沿机箱壳体1左右方向间隔分布,且该通液隔板6的上、下侧面分别与机箱壳体1的上侧板2和下侧板3连接固定。所述出液流道9和进液流道10同时分布在上侧板2或下侧板3上或其中一个分布在上侧板2上,另一个分布在下侧板3上,且该机箱壳体1内的所有通液隔板6共用一个出液流道9和进液流道10,使得该液冷机箱能够实现集中式分液,减少流道设置。
[004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通液隔板6的隔板流道14包括沿上下方向呈蛇形分布的第一部分和沿上下方向竖直分布的第二部分,且该隔板流道14的隔板回液口11位于隔板一侧上方,隔板进液口12位于隔板一侧下方。较佳的,所述隔板回液口11和隔板进液口12均位于通液隔板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外壳和固定装配在该机箱外壳内的至少一个通液隔板,上述通液隔板将机箱壳体内的空间分隔为若干部分,每个通液隔板内均设有隔板流道,每个隔板流道的隔板进液口均与机箱外壳上的进液通道连接导通,隔板回液口均与机箱外壳上的回液流道连接导通,所述进液流道和回液流道上分别设有与外部管道连接的进液口和出液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机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位于机箱壳体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机箱,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通液隔板为沿沿机箱壳体左右方向间隔分布的一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机箱,其特征在于:其中机箱外壳内各个通液隔板内均与同一个进液通道和同一个回液流道连接导通,使得各通液隔板的流体通道为并联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液冷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外壳的各个侧板以及其内的通液隔板之间均通过焊接一体成型。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艳召李世龙郑善伟范永良钱子颢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