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观察的淋雨试验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483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观察的淋雨试验间,包括试验间框架,地面板,排水地槽沟,栅栏盖板,限位轨道凹槽,防撞缓冲垫,侧观察板,放大板,雨刷器,上滑板,防脱挡板,上部淋雨管,左侧淋雨管,右侧淋浴管,固定门板,下滑板,活动门板,连通导线,控制箱箱体,供液管路和供液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放大板和雨刷器的设置,有利于对试验间内部进行观察,并子雨刷器的作用下对放大板进行擦拭,增加察看的便捷性和清晰度;所述的限位轨道凹槽和防撞缓冲垫的设置,有利于对放置有进行淋雨试验的器具架进行约束卡接限位,保障淋雨操作时的准确和稳定,并在撞缓冲垫的作用下,起到防撞缓冲的作用。起到防撞缓冲的作用。起到防撞缓冲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观察的淋雨试验间


[0001]本技术属于淋雨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观察的淋雨试验间。

技术介绍

[0002]淋雨试验分为摆管式淋水试验和喷头式淋水试验。淋雨试验适用于航空、器械工件、家电、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及器械工件灯具外壳防护。为了模拟在下雨情况下器械工件各项性能指标的测试,生产完成器械工件会做淋雨试验。淋雨试验通常都是在淋雨间完成,淋雨间通过将循环水池中的水抽至喷头喷出,实现对下雨状况的模拟。
[0003]另外,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313583U,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器械工件生产车间的淋雨试验间,包括淋雨试验间主体和橡胶层;所述淋雨试验间主体前端底部对应于两张所述淋雨试验间门位置处均焊连接有一块所述车垫块,且车垫块的顶端面呈倾斜面结构;所述淋雨试验间主体内腔底端中心位置设置有滤网。但是现有的淋雨试验间还存在着不便于对试验室内部工件进行观看,不便于对器械架进行约束固定和水液排放不畅的问题。
[0004]由鉴于此,专利技术一种便于观察的淋雨试验间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观察的淋雨试验间,以解决现有的淋雨试验间不便于对试验室内部工件进行观看,不便于对器械架进行约束固定和水液排放不畅的问题。
[0006]一种便于观察的淋雨试验间,包括试验间框架,地面板,排水地槽沟,栅栏盖板,限位轨道凹槽,防撞缓冲垫,侧观察板,放大板,雨刷器,上滑板,防脱挡板,上部淋雨管,左侧淋雨管,右侧淋浴管,固定门板,下滑板,活动门板,连通导线,控制箱箱体,供液管路和供液泵,所述的试验间框架螺栓连接在地面板的上部和墙体的左侧和前部位置;所述的排水地槽沟砌筑在地面板的内部下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栅栏盖板扣接在排水地槽沟的上部;所述的限位轨道凹槽分别开设在地面板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防撞缓冲垫卡接在限位轨道凹槽内部顶端位置;所述的侧观察板镶嵌在试验间框架的内部左侧和顶部位置;所述的放大板一体化设置在左侧设置的侧观察板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雨刷器铆接在侧观察板的左下侧;所述的上滑板螺钉连接在试验间框架的前部下侧位置;所述的防脱挡板螺钉连接在上滑板的下侧;所述的上部淋雨管螺钉连接在上部设置的侧观察板的下部位置;所述的左侧淋雨管螺钉连接在左侧设置的侧观察板的右侧;所述的右侧淋浴管螺钉连接在右侧墙体的左侧;所述的固定门板纵向卡接在试验间框架之间的前部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下滑板螺钉连接在试验间框架的下部上侧位置;所述的活动门板活动卡接在上滑板和下滑板之间;所述的连通导线一下与试验间框架内部相连接,另一端镶嵌在控制箱箱体的右侧下部位置;所述的供液管路一端螺纹连接在供液泵的输出端,另一端分别螺纹连接在上部淋雨管,左侧淋雨管和右侧淋浴管的进液端。
[0007]优选的,所述的活动门板的前部内侧中间位置螺栓连接有把手;所述的活动门板
的内侧胶接有密封胶条。
[0008]优选的,所述的控制箱箱体的下部四角位置螺栓连接有防潮支脚,所述的控制箱箱体的上部胶接有控制计算机。
[0009]优选的,所述的限位轨道凹槽设置在排水地槽沟的两侧;所述的排水地槽沟的深度设置在三十厘米至六十厘米;所述的排水地槽沟的底部坡度设置在十度至二十度。
[0010]优选的,所述的限位轨道凹槽的深度设置在八厘米至十五厘米;所述的防撞缓冲垫具体采用楔形的橡胶垫。
[0011]优选的,所述的侧观察板,固定门板和活动门板分别采用透明的钢化玻璃窗板;所述的侧观察板,固定门板和活动门板的厚度分别设置在五毫米至十毫米。
[0012]优选的,所述的试验间框架与地面板的相交处涂抹有密封胶。
[0013]优选的,所述的上部淋雨管,左侧淋雨管和右侧淋浴管的进液端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的电磁阀电性连接控制计算机。
[0014]优选的,所述的供液泵的进液端与供水管相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的雨刷器和供液泵分别通过连通导线与控制计算机相电性连接设置。
[0016]优选的,所述的放大板为凸透镜设置。
[0017]优选的,所述的接控制计算机具体采用型号为SG121

BGCM的一体机;所述的接控制计算机的内部设置有淋水试验测试系统;所述的雨刷器和供液泵分别采用机械设备领域常见的工具,不在此一一赘述。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1、本技术所述的放大板和雨刷器的设置,有利于对试验间内部进行观察,并子雨刷器的作用下对放大板进行擦拭,增加察看的便捷性和清晰度;
[0020]2、本技术所述的限位轨道凹槽和防撞缓冲垫的设置,有利于对放置有进行淋雨试验的器具架进行约束卡接限位,保障淋雨操作时的准确和稳定,并在撞缓冲垫的作用下,起到防撞缓冲的作用;
[0021]3、本技术所述的排水地槽沟的深度设置在三十厘米至六十厘米;所述的排水地槽沟的底部坡度设置在十度至二十度的设置,有利于淋雨水液的收集排放;
[0022]4、本技术所述的上部淋雨管,左侧淋雨管和右侧淋浴管的设置,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对试验器件进行淋雨操作,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0023]5、本技术所述的试验间框架与地面板的相交处涂抹有密封胶的设置,有利于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避免水液的外溅流出。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的侧观察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的地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
[0028]1、试验间框架;2、地面板;3、排水地槽沟;4、栅栏盖板;5、限位轨道凹槽;6、防撞缓冲垫;7、侧观察板;8、放大板;9、雨刷器;10、上滑板;11、防脱挡板;12、上部淋雨管;13、左侧
淋雨管;14、右侧淋浴管;15、固定门板;16、下滑板;17、活动门板;18、把手;19、密封胶条;20、连通导线;21、控制箱箱体;22、防潮支脚;23、控制计算机;24、供液管路;25、供液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30]实施例:
[0031]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观察的淋雨试验间,包括试验间框架1,地面板2,排水地槽沟3,栅栏盖板4,限位轨道凹槽5,防撞缓冲垫6,侧观察板7,放大板8,雨刷器9,上滑板10,防脱挡板11,上部淋雨管12,左侧淋雨管13,右侧淋浴管14,固定门板15,下滑板16,活动门板17,连通导线20,控制箱箱体21,供液管路24和供液泵25,所述的试验间框架1螺栓连接在地面板2的上部和墙体的左侧和前部位置;所述的排水地槽沟3砌筑在地面板2的内部下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栅栏盖板4扣接在排水地槽沟3的上部;所述的限位轨道凹槽5分别开设在地面板2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防撞缓冲垫6卡接在限位轨道凹槽5内部顶端位置;所述的侧观察板7镶嵌在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观察的淋雨试验间,其特征在于,该便于观察的淋雨试验间,包括试验间框架(1),地面板(2),排水地槽沟(3),栅栏盖板(4),限位轨道凹槽(5),防撞缓冲垫(6),侧观察板(7),放大板(8),雨刷器(9),上滑板(10),防脱挡板(11),上部淋雨管(12),左侧淋雨管(13),右侧淋浴管(14),固定门板(15),下滑板(16),活动门板(17),连通导线(20),控制箱箱体(21),供液管路(24)和供液泵(25),所述的试验间框架(1)螺栓连接在地面板(2)的上部和墙体的左侧和前部位置;所述的排水地槽沟(3)砌筑在地面板(2)的内部下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栅栏盖板(4)扣接在排水地槽沟(3)的上部;所述的限位轨道凹槽(5)分别开设在地面板(2)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防撞缓冲垫(6)卡接在限位轨道凹槽(5)内部顶端位置;所述的侧观察板(7)镶嵌在试验间框架(1)的内部左侧和顶部位置;所述的放大板(8)一体化设置在左侧设置的侧观察板(7)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雨刷器(9)铆接在侧观察板(7)的左下侧;所述的上滑板(10)螺钉连接在试验间框架(1)的前部下侧位置;所述的防脱挡板(11)螺钉连接在上滑板(10)的下侧;所述的上部淋雨管(12)螺钉连接在上部设置的侧观察板(7)的下部位置;所述的左侧淋雨管(13)螺钉连接在左侧设置的侧观察板(7)的右侧;所述的右侧淋浴管(14)螺钉连接在右侧墙体的左侧;所述的固定门板(15)纵向卡接在试验间框架(1)之间的前部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下滑板(16)螺钉连接在试验间框架(1)的下部上侧位置;所述的活动门板(17)活动卡接在上滑板(10)和下滑板(16)之间;所述的连通导线(20)一下与试验间框架(1)内部相连接,另一端镶嵌在控制箱箱体(21)的右侧下部位置;所述的供液管路(24)一端螺纹连接在供液泵(25)的输出端,另一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海涛周游黄孝忠张金明刘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慧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