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水混凝土的耐流水侵蚀性试验装置,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一种透水混凝土的耐流水侵蚀性试验装置,包括容器,容器内部的下方固定有用于放置试件的放置架,容器上设有循环抽水系统、定时系统、恒温控制系统、进水控制系统、排水控制系统、以及电控系统,循环抽水系统、定时系统、恒温控制系统、进水控制系统、以及排水控制系统均与电控系统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透水混凝土的耐流水侵蚀性试验装置,自动化试验,试验效率高,试验结果精准。精准。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混凝土的耐流水侵蚀性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混凝土
,尤其涉及一种透水混凝土的耐流水侵蚀性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透水混凝土是由粗骨料、水泥、增强剂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具有透气、透水、轻质等特点,其推广应用能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和城市“热岛效应”,是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
[0003]对于透水混凝土需要对其进行各种试验,其中,耐流水侵蚀性试验是重要的一项试验,现有对混凝土的耐流水侵蚀性试验中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试验效率低,而且容易影响试验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透水混凝土的耐流水侵蚀性试验装置,自动化试验,试验效率高,试验结果精准。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透水混凝土的耐流水侵蚀性试验装置,包括容器,容器内部的下方固定有用于放置试件的放置架,容器上设有循环抽水系统、定时系统、恒温控制系统、进水控制系统、排水控制系统、以及电控系统,循环抽水系统、定时系统、恒温控制系统、进水控制系统、以及排水控制系统均与电控系统电连接。
[0007]优选地,循环抽水系统包括循环管和循环水泵,容器的后侧壁固定连通有循环管,循环管的下端固定于容器的下部,循环管的上端固定于容器的上部,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水泵,循环水泵分别与定时系统和电控系统电连接。
[0008]优选地,循环水泵的流速为1.8
‑
2.2m/s。
[0009]优选地,恒温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加热板,容器内部的底壁固定有加热板,温度传感器固定于容器的内壁,温度传感器与电控系统电连接,电控系统与加热板电连接。
[0010]优选地,进水控制系统包括进水管、进水电磁阀、以及液位开关,容器左侧壁的上方固定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进水电磁阀,容器的内侧壁固定有液位开关,液位开关与电控系统电连接,电控系统与进水电磁阀电连接。
[0011]优选地,排水控制系统包括排水管和排水电磁阀,容器右侧壁的下方固定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排水电磁阀,排水电磁阀分别与定时系统和电控系统电连接。
[0012]优选地,定时系统包括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循环抽水系统与第一定时器电连接,排水控制系统与第二定时器电连接。
[0013]优选地,电控系统包括控制器和控制面板,控制面板设置于容器的前侧壁,控制面板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4]优选地,控制面板为触摸屏。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采用循环抽水系统、定时系统、恒温控制系统、进水控制系统、排水控制系统、以及电控系统,验过程全自动化,减少人为操作,提高试验效率和试验精准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部分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控制框图。
[0020]附图中的标记为:1
‑
容器,2
‑
放置架,3
‑
循环抽水系统,31
‑
循环管,32
‑
循环水泵,4
‑
定时系统,41
‑
第一定时器,42
‑
第二定时器,5
‑
恒温控制系统,51
‑
温度传感器,52
‑
加热板,6
‑
进水控制系统,61
‑
进水管,62
‑
进水电磁阀,63
‑
液位开关,7
‑
排水控制系统,71
‑
排水管,72
‑
排水电磁阀,8
‑
电控系统,81
‑
控制器,82
‑
控制面板,100
‑
试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透水混凝土的耐流水侵蚀性试验装置,包括容器1,容器1内部的下方固定有用于放置试件100的放置架2,容器1上设有循环抽水系统3、定时系统4、恒温控制系统5、进水控制系统6、排水控制系统7、以及电控系统8,循环抽水系统3、定时系统4、恒温控制系统5、进水控制系统6、以及排水控制系统7均与电控系统8电连接。试验过程全自动化,减少人为操作,提高试验效率和试验精准度。
[0024]具体的,循环抽水系统3包括循环管31和循环水泵32,容器1的后侧壁固定连通有循环管31,循环管31的下端固定于容器1的下部,循环管31的上端固定于容器1的上部,循环管31上设置有循环水泵32,循环水泵32分别与第一定时器41和控制器81电连接。恒温控制系统5包括温度传感器51和加热板52,容器1内部的底壁固定有加热板52,温度传感器51固定于容器1的内壁,温度传感器51与控制器81电连接,控制器81与加热板52电连接。进水控制系统6包括进水管61、进水电磁阀62、以及液位开关63,容器1左侧壁的上方固定连通有进水管61,进水管61上设有进水电磁阀62,容器1的内侧壁固定有液位开关63,液位开关63与控制器81电连接,控制器81与进水电磁阀62电连接。排水控制系统7包括排水管71和排水电磁阀72,容器1右侧壁的下方固定连通有排水管71,排水管71上设有排水电磁阀72,排水电磁阀72分别与第二定时器42和控制器81电连接,第二定时器42位于第一定时器41的右侧。电控系统8包括控制器81和控制面板82,控制面板82设置于容器1的前侧壁,控制面板82与控制器81电连接。控制面板82为触摸屏,触摸屏上显示各项数据值和操作按钮。
[0025]试验步骤如下:
[0026]1、将试件100在养护龄期达到28d时取出,并放入放置架2上,相邻试件100之间应保持50mm的间距,试件100与容器1侧壁的间距应不小于50mm,通过触摸屏上的进水按钮打开进水电磁阀62,水溶液通过进水管61往容器1内进水,并控制水溶液至少超过试件100上表面50mm,保证试件100各表面能够有充足的水溶液浸泡,具体的,当水位超过试件100上表面50mm时,液位开关63将数据传递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混凝土的耐流水侵蚀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内部的下方固定有用于放置试件的放置架;所述容器上设有循环抽水系统、定时系统、恒温控制系统、进水控制系统、排水控制系统、以及电控系统;所述循环抽水系统、定时系统、恒温控制系统、进水控制系统、以及排水控制系统均与所述电控系统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混凝土的耐流水侵蚀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抽水系统包括循环管和循环水泵;所述容器的后侧壁固定连通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容器的下部,所述循环管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容器的上部,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分别与定时系统和电控系统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水混凝土的耐流水侵蚀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泵的流速为1.8
‑
2.2m/s。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混凝土的耐流水侵蚀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加热板;所述容器内部的底壁固定有加热板,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容器的内壁,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控系统电连接,所述电控系统与所述加热板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温胜,汪琪楠,朱林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百城建材有限公司海沧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