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氟龙料管生产用管壁工艺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127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氟龙料管生产用管壁工艺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控制器、测试机构、驱动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测试机构安装于所述工作台的上部,所述测试机构包括机架、第一伺服电缸、移动架和YAG激光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测试机构及检测机构之间的机械联动及互相配合,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对铁氟龙料管内壁放射两种不同颜色的光源,依靠CMOS图像传感器的拜耳式阵列检测可以实时检测到料管透光的分布均匀情况,异常点位即为料管的工艺缺陷点,同时CCD工业视觉相机也可对料管整体的透光情况进行检测,透光异常点位即为料管的工艺缺陷点,实现对料管的空穴现象进行快速且有效的检测,有效满足实际生产工艺的检测需求,提高了产品生产质量。高了产品生产质量。高了产品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氟龙料管生产用管壁工艺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塑料零件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铁氟龙料管生产用管壁工艺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铁氟龙(PTFE)是聚四氟乙烯型工程塑料的商品名,因其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密封性、高润滑不粘性、电绝缘性和良好的抗老化耐力,又被称为“塑料王”;它能在+250℃至

180℃的温度下长期工作,除熔融金属钠和液氟外,能耐其它一切化学药品,一般应用于性能要求较高的耐腐蚀的料管及容器;
[0003]传统的铁氟龙料管通常需要对板材进行二次熔融,并采用注塑的方式进行成型,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融料内可能会存在充气过多或排气不良现象,从而导致塑件内残留气体,并呈体积较小或成串的空穴或塌坑现象,这就进一步导致了料管耐腐蚀性、密封性、高润滑不粘性、电绝缘性整体的性能下滑,形成不良品;
[0004]传统的料管通常采用人工目视检测工艺,然而这种检测方式不仅效率低下且效果并不理想,同时只能检测料管在表壁产生的塌坑现象,对表壁完好但内部产生空穴的工艺问题而言则无法检测。
[0005]为此,提出一种铁氟龙料管生产用管壁工艺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铁氟龙料管生产用管壁工艺检测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0007]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铁氟龙料管生产用管壁工艺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控制器、测试机构、驱动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测试机构安装于所述工作台的上部,所述测试机构包括机架、第一伺服电缸、移动架和YAG激光具;
[0008]所述YAG激光具的底部安装于所述移动架的顶部,所述第一伺服电缸的外表面安装于所述机架的外部,所述第一伺服电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移动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YAG激光具能够发射2种以上不同颜色的光源;
[0009]所述检测机构安装于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固定架、 CCD工业视觉相机和CMOS图像传感器;
[0010]所述固定架的内侧壁对称安装有两个伺服电机,两个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所述CCD工业视觉相机和所述CMOS图像传感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1]所述驱动机构的外表面安装于所述工作台的内侧壁,所述测试机构安装于所述驱动机构的顶部。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一侧安装有两个运输机,一个所述运输机在工作时为正转输出,另一个所述运输机在工作时为反向输出。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安装有机械臂,所述工作台
的顶部安装有电动卡爪。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缸、连接架、铰架、第三伺服电缸、铰板和第四伺服电缸;
[0015]所述第二伺服电缸的外表面安装于所述铰架的外表面,所述第二伺服电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连接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6]所述第四伺服电缸的外表面安装于所述连接架的底部,所述第四伺服电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机架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7]所述铰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工作台的内侧壁,所述铰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铰架的外表面铰接,所述第三伺服电缸的缸体铰接于所述工作台的底部,所述第三伺服电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铰架与所述铰板的连接点。
[001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机架的内侧壁安装有第一滑轨,所述移动架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滑轨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0019]所述铰架的内侧壁安装有第二滑轨,所述连接架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滑轨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0020]所述机架的底部安装有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的外表面与所述铰架的内侧壁滑动连接。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一、本技术通过测试机构及检测机构之间的机械联动及互相配合,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对铁氟龙料管内壁放射两种不同颜色的光源,依靠 CMOS图像传感器的拜耳式阵列检测可以实时检测到料管透光的分布均匀情况,异常点位即为料管的工艺缺陷点,同时CCD工业视觉相机也可对料管整体的透光情况进行检测,透光异常点位即为料管的工艺缺陷点,实现对料管的空穴现象进行快速且有效的检测,有效满足实际生产工艺的检测需求,提高了产品生产质量;
[0023]二、本技术通过测试机构及驱动机构之间的机械联动及互相配合,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三组不同轴向的空间自由度进行线性输出,进而针对不同内径的料管进行自适应式位置调节,且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能够运载YAG激光具对料管的内径进行不间断位置调节与旋转,通过不同的变量配合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有效提高实际检测准确度;
[0024]三、本技术通过电动卡爪、机械臂及驱动机构之间的机械联动和互相配合,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整体装置并入现有的铁氟龙料管生产线内,实现全程自动无人化检测与运输工序,有效提高实际生产效率,满足生产工艺高质量检测需求的同时,还保障了实际产品生产的质量;
[0025]四、本技术整体采用模块化设计,安装使用及例行维护均可方便操作,同时保障了成本及实用性需求,可大规模批量化生产,有效满足当前实际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台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台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的测试机构和驱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的检测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1、工作台;2、控制器;3、运输机;4、测试机构;401、机架;4011、第一滑轨;402、第一伺服电缸;403、移动架;404、YAG激光具;5、驱动机构;501、第二伺服电缸;502、连接架;503、铰架;5031、第二滑轨;5032、第三滑轨;504、第三伺服电缸;505、铰板;506、第四伺服电缸;6、电动卡爪;7、机械臂;8、检测机构;801、固定架;8011、伺服电机;802、CCD工业视觉相机;803、CMOS图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34]需要注意的是,术语“第一”、“第二”、“对称”、“阵列”等仅用于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氟龙料管生产用管壁工艺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1)、控制器(2)、测试机构(4)、驱动机构(5)和检测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机构(4)安装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部,所述测试机构(4)包括机架(401)、第一伺服电缸(402)、移动架(403)和YAG激光具(404);所述YAG激光具(404)的底部安装于所述移动架(403)的顶部,所述第一伺服电缸(402)的外表面安装于所述机架(401)的外部,所述第一伺服电缸(402)的活塞杆与所述移动架(4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YAG激光具(404)能够发射2种以上不同颜色的光源;所述检测机构(8)安装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所述检测机构(8)包括固定架(801)、CCD工业视觉相机(802)和CMOS图像传感器(803);所述固定架(801)的内侧壁对称安装有两个伺服电机(8011),两个所述伺服电机(8011)的输出轴分别与所述CCD工业视觉相机(802)和所述CMOS图像传感器(8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5)的外表面安装于所述工作台(1)的内侧壁,所述测试机构(4)安装于所述驱动机构(5)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氟龙料管生产用管壁工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安装有两个运输机(3),一个所述运输机(3)在工作时为正转输出,另一个所述运输机(3)在工作时为反向输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氟龙料管生产用管壁工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凯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