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源融合喷淋换热的水煤浆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104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煤浆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热源融合喷淋换热的水煤浆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基板和烟气补燃吸收式热泵,所述烟气补燃吸收式热泵固定连接于基板的顶部正面右侧,所述烟气补燃吸收式热泵由换热仓、抽水热泵、烟气管道、进水管道和支撑腿一组成。该基于热源融合喷淋换热的水煤浆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热泵制取的低温中介水在喷淋换热器中与烟气直接接触换热,降低烟气温度的同时还对烟气进行了洗涤,脱除烟气中的少量污染物,回收烟气凝结水,回收的余热量通过热泵提供给热用户,回收的凝结水则作为脱硫塔和供热热网的补水,解决失水缺陷。解决失水缺陷。解决失水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热源融合喷淋换热的水煤浆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煤浆锅炉烟气余热回收
,具体为基于热源融合喷淋换热的水煤浆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北方供暖目前仍以煤炭为主,燃煤供暖面积约占全国供暖面积的 80%,已经突破100亿平米,其中,热电联产占42%,燃煤锅炉房占48%,远远高于其他供暖形式。在节能减排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燃煤锅炉的热损失,具有显著的节能效益和环保效果。锅炉的排烟损失是锅炉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占总损失的70%以上,因此回收排烟中的热量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的一个有效措施。
[0003]然而烟气的酸露点较高,一般在85℃以上,为了避免换热设备和烟道的腐蚀,传统的余热回收方式只能回收烟气酸露点以上部分的热量,这部分热量比例较少,对锅炉的热效率提高不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热源融合喷淋换热的水煤浆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热源融合喷淋换热的水煤浆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基板和烟气补燃吸收式热泵,所述烟气补燃吸收式热泵固定连接于基板的顶部正面右侧。
[0006]所述烟气补燃吸收式热泵由换热仓、抽水热泵、烟气管道、进水管道和支撑腿一组成,所述换热仓设置于基板上方,所述抽水热泵固定连接于换热仓右侧顶部,所述烟气管道固定连接于换热仓右侧底部,所述进水管道固定连接于抽水热泵右侧,所述支撑腿一固定连接于换热仓底部。
[0007]优选的,所述抽水热泵与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连通,抽水热泵将低温中介水通过进水管道抽出,并输送至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内部,所述低温喷淋水管道与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连通,烟气通过高温烟气管道进入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内部,与中介水进行接触。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腿一远离换热仓的一端与基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换热仓通过支撑腿一与基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一分布于换热仓的底部四角处,对换热仓起到支撑的作用。
[0009]优选的,所述基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所述基板顶部偏左侧固定连接有脱硫塔,所述基板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烟囱。
[0010]优选的,所述脱硫塔右侧固定连接有高温烟道,所述高温烟道远离脱硫塔的一侧与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脱硫塔与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之间通过高温烟道连通,脱硫塔内部的气体可以通过高温烟道进入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
度回收装置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高温喷淋水管道,所述高温喷淋水管道远离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的一端与烟气补燃吸收式热泵固定环连接,所述烟气补燃吸收式热泵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低温喷淋水管道,所述低温喷淋水管道远离烟气补燃吸收式热泵的一端与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烟气补燃吸收式热泵与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通过高温喷淋水管道和低温喷淋水管道连通,与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将高温喷淋水通过高温喷淋水管道输送至烟气补燃吸收式热泵内部,在高温喷淋水热量利用完毕后,通过低温喷淋水管道回到与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脱硫塔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湿式电除尘器,所述湿式电除尘器远离脱硫塔的一端与烟囱固定连接,所述脱硫塔与烟囱通过湿式电除尘器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湿式电除尘器。系统运行时脱硫塔与湿式电除尘器断开,所述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与烟囱通过湿式电除尘器连通。利用完毕的烟气通过湿式电除尘器进行过滤后,通过烟囱排出。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该基于热源融合喷淋换热的水煤浆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热泵制取的低温中介水在喷淋换热器中与烟气直接接触换热,降低烟气温度的同时还对烟气进行了洗涤,脱除烟气中的少量污染物,回收烟气中凝结水,回收的余热量通过热泵提供给热用户,回收的凝结水则作为脱硫塔和供热热网的补水,解决失水缺陷。
[0016]2、该基于热源融合喷淋换热的水煤浆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将燃煤锅炉排烟温度降低到25℃,提高锅炉效率10%,并同时解决了相当于2台60MW 锅炉热源供热能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烟气补燃吸收式热泵结构正面剖视图。
[0019]图中:1、基板;2、烟气补燃吸收式热泵;201、换热仓;202、抽水热泵;203、烟气管道;204、进水管道;206、支撑腿一;3、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4、脱硫塔;5、烟囱;6、高温喷淋水管道;7、低温喷淋水管道;8、高温烟道;9、湿式电除尘器;10低温烟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基于热源融合喷淋换热的水煤浆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基板1和烟气补燃吸收式热泵2,烟气补燃吸收式热泵2固定连接于基板1的顶部正面右侧,基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3,基板1顶部偏左侧固定连接有脱硫塔4,基板1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烟囱5,脱硫塔4右侧固定连接有高温烟道8,高温烟道8远离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3的一侧与脱硫塔4固定连
接,脱硫塔4与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3之间通过高温烟道8连通,脱硫塔4内部的气体可以通过高温烟道8进入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3 内部,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3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高温喷淋水管道6,高温喷淋水管道6远离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3的一端与烟气补燃吸收式热泵2固定环连接,烟气补燃吸收式热泵2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低温喷淋水管道7,低温喷淋水管道7远离烟气补燃吸收式热泵2的一端与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3固定连接,烟气补燃吸收式热泵2与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3通过高温喷淋水管道6和低温喷淋水管道7连通,与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3将高温喷淋水通过高温喷淋水管道6输送至烟气补燃吸收式热泵2内部,在高温喷淋水的热量利用完毕后,通过低温喷淋水管道7回到与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3内部,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3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湿式电除尘器9,湿式电除尘器9 远离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3的一端与烟囱5固定连接,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3与烟囱5通过湿式电除尘器9连通,利用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热源融合喷淋换热的水煤浆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基板(1)和烟气补燃吸收式热泵(2),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补燃吸收式热泵(2)固定连接于基板(1)的顶部正面右侧;所述烟气补燃吸收式热泵(2)由换热仓(201)、抽水热泵(202)、烟气管道(203)、进水管道(204)和支撑腿一(206)组成,所述换热仓(201)设置于基板(1)上方,所述抽水热泵(202)固定连接于换热仓(201)右侧顶部,所述烟气管道(203)固定连接于换热仓(201)右侧底部,所述进水管道(204)固定连接于抽水热泵(202)右侧,所述支撑腿一(206)固定连接于换热仓(201)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源融合喷淋换热的水煤浆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热泵(202)与换热仓(201)连通,所述烟气管道(203)与换热仓(20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源融合喷淋换热的水煤浆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一(206)远离换热仓(201)的一端与基板(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换热仓(201)通过支撑腿一(206)与基板(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一(206)分布于换热仓(201)的底部四角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源融合喷淋换热的水煤浆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顶部背面固定连接有脱硫塔(4),所述基板(1)顶部偏左侧固定连接有空塔喷淋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3),所述基板(1)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烟囱(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热源融合喷淋换热的水煤浆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玉峰曹英华王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