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纯逆流管式换热器模块及模块组合式管式换热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纯逆流管式换热器模块及模块组合式管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纯逆流的换热器,尤其是管式换热器,因为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高,理论上非常适合在低温差、少流程的工况环境中应用。
[0003]但实际应用过程中,现有的管式换热器却面临不少问题:首先是换热设备的壳程进、出口,因为管板的关系,往往只能选择从上下侧面进入换热器。虽然上下侧面进入换热器,是横掠管束,理论换热系数变大了,但是却由以前的纯逆流变成了局部叉流,不但对管束的磨损更高,还需要进行对数平均温差修正。而低温差的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往往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纯逆流原本的优势。尤其是在介质流量较大的时候,因为进出口截面较大,管束较大面积都处于叉流换热状态,而叉流区域又正好位于换热器的进口和出口,换热效果往往大受影响。
[0004]同时,一旦介质流量变大,换热器体积也随之需要增大,一旦管程方向长度增加,由于纯逆流管式换热器的特殊结构,要求单根换热管的长度也一并增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逆流管式换热器模块,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和若干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进出两端分别倾斜设置有进出口通道,每一侧的进出口通道分别被一块倾斜的管板分隔为独立的管程通道部分与壳程通道部分,两块倾斜的管板之间从上到下分布有多排换热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纯逆流管式换热器模块,其特征在于:两端的进出口通道分别向下和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壳体内靠左右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管内出口斜管板和管内进口斜管板,其中所述管内进口斜管板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壳体的下封板上,上端伸到位于右侧的进出口通道内,所述管内出口斜管板的上端设置在壳体的上封板上,下端伸到左侧的进出口通道内,所述管内进口斜管板将位于右侧的进出口通道分隔成位于上方的管外介质出口和位于下方的管内介质进口,所述管内出口斜板将左侧的进出口通道隔成位于下侧的管外介质进口和位于上侧的管内介质出口,所述管内出口斜管板和管内进口斜板之间从上到下分布有多排换热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纯逆流管式换热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上封板、下封板和前后侧封板围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纯逆流管式换热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内进口斜管板与下封板之间的夹角以及管内出口斜管板与上封板之间的夹角为5
°‑
85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纯逆流管式换热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内进口斜管板与下封板之间的夹角以及管内出口斜管板与上封板之间的夹角为30
°‑
60
°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纯逆流管式换热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口通道由上斜板、下斜板和前后侧板围成,其倾斜角度为5
°‑
8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飞,项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电联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