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程式发动机低摩擦阀系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增程式发动机低摩擦阀系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排放、法规日趋严苛,各汽车厂都在开展电动车的研发投入,但目前电池技术突破程度有限,电动车用户普遍存在里程焦虑,而增程式发动机可实现为电机提供电能,可实现为其增程,从而解决里程焦虑的痛点。增程式发动机运行工况点集中在高效区域,因此其核心需求为高热效率,如中国专利CN104265391A公开的“一种发动机阀系布置结构”中,采用机械挺杆式配气机构,其主要缺点为:1、存在气门间隙,在早期,各缸气门间隙不均匀,导致功率、扭矩存在微小变化;2、而随着发动机运行时间加长,气门、气门座磨损后,气门间隙增大,气门正时准确性变差,导致功率、扭矩变差的同时排放也会恶化,不能满足发动机高热效率需求。
[0003]目前,高热效率的发动机通常采用米勒/阿特金森循环得以实现。米勒/阿特金森循环是通过进气门早关或晚关的形式降低有效压缩比,进而抑制爆震倾向,由此可使发动机采用较高的几何压缩比以提高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程式发动机低摩擦阀系结构,包括进气凸轮轴、排气凸轮轴和缸盖本体,在进气凸轮轴和排气凸轮轴上对应设有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在缸盖本体上设有进气门、排气门、进气滚子摇臂、排气滚子摇臂以及进气液压挺杆和排气液压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门的杆部的轴心线、进气液压挺杆的轴心线以及进气凸轮的旋转中心与进气滚子摇臂的滚子中心之间的连线相互平行,所述排气门的杆部的轴心线、排气液压挺杆的轴心线以及排气凸轮的旋转中心与排气滚子摇臂的滚子中心之间的连线相互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程式发动机低摩擦阀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门的杆部的轴心线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
°‑
18
°
,排气门的杆部的轴心线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
°‑
25
°
;进气门的盘部直径>33mm,排气门的盘部直径>28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程式发动机低摩擦阀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液压挺杆位于进气门的右侧,排气液压挺杆位于排气门的右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程式发动机低摩擦阀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门的杆部和排气门的杆部上对应套设有进气门导管和排气门导管,其中,进气门导管与进气通道之间的间距大于2mm,排气门导管的下端与排气通道之间的间距也大于2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程式发动机低摩擦阀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门导管上端与进气门杆部上端之间的间距为28
‑
35mm,其下端与进气门盘部的底面之间的间距为20
‑
30mm;排气门导管上端与排气门杆部上端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莉纳,黄凯鑫,盛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