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筒仓滑模施工顶进行程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086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料筒仓滑模施工顶进行程控制方法,其包括搭设抬升主体、安装定位装置、浇筑底层混凝土、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浇筑至标高、拆除抬升主体和定位装置六个步骤,定位装置包括伸缩杆和定位组件,定位组件设有固定夹。本申请采用定位装置对滑模施工的顶进行程进行控制,通过伸缩杆来定位固定夹的每次抬升高度,再通过固定夹来控制滑模千斤顶的每次抬升高度,以使得滑模的每次抬升高度都能够保持一致,且每次抬升过程中所有滑模的抬升高度均能够保持一致,从而实现滑模施工顶进行程的准确控制,确保滑模施工的顺利进行。本申请具有准确控制滑模施工顶进行程的效果。确控制滑模施工顶进行程的效果。确控制滑模施工顶进行程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料筒仓滑模施工顶进行程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滑模施工的领域,尤其涉及料筒仓滑模施工顶进行程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模工程技术是我国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现场场地占用少、结构整体性强、抗震性能好、安全作业有保障、环境与经济综合效益显著的一种施工技术,通常简称为“滑模”。滑模不仅包含普通或专用等工具式滑模,还包括动力滑升设备和配套施工工艺等综合技术,目前主要以千斤顶为滑升动力,在千斤顶的同步作用下,带动工具式滑模沿着刚成型的混凝土表面或滑模表面滑动,混凝土由滑模的上口分层向套槽内浇灌,当滑模内最下层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滑模在千斤顶的同步作用下,沿着已浇灌的混凝土表面滑动,向上再滑动,这样如此连续循环作业,直到达到设计高度,完成整个施工。滑模施工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混凝土工程结构高效率的快速机械施工方式,在土木建筑工程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0003]然而,千斤顶带动滑模上升过程中,经常会有千斤顶上升不到位或者千斤顶上升的高度超出预设的高度,使得各处模板上升高度不一致,影响后续的模板抬升操作以及混凝土的浇筑。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千斤顶上升不到位或者千斤顶上升的高度超出预设高度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千斤顶上升不到位或者千斤顶上升的高度超出预设高度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料筒仓滑模施工顶进行程控制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的料筒仓滑模施工顶进行程控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料筒仓滑模施工顶进行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搭设抬升主体:搭设提升架、内滑模、外滑模、内操作平台和外操作平台,并将滑模千斤顶的缸体固定于提升架上,滑模千斤顶的爬杆的下端固定于地面的基座上;S2、安装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伸缩杆和定位组件,伸缩杆的一端固定于提升架上,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定位组件,定位组件滑动连接滑模千斤顶的爬杆并能够沿滑模千斤顶的爬杆滑动,定位组件设有固定夹,固定夹能够夹紧和松开滑模千斤顶的爬杆;S3、浇筑底层混凝土:开始浇筑前,先控制固定夹松开滑模千斤顶的爬杆和控制伸缩杆加压伸长,伸缩杆伸长到位后,再控制固定夹夹紧滑模千斤顶的爬杆和控制伸缩杆泄压并保持伸缩杆泄压状态,然后开始浇筑底层混凝土,待底层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滑模抬升的要求后,进行下一步;S4、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滑模千斤顶带动滑模抬升,抬升过程中伸缩杆由于处于泄压状态能够收缩,滑模千斤顶的缸体抵接到定位组件时,即抬升到位,滑模千斤顶的缸体停止抬升并夹紧滑模千斤顶的爬杆,然后控制固定夹松开滑模千斤顶的爬杆和控制伸缩杆加
压伸长,将定位组件顶升到位后,控制固定夹夹紧滑模千斤顶的爬杆和控制伸缩杆泄压,然后进行上一层的混凝土浇筑,待浇筑的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滑模抬升的要求后,进行下一步;S5、浇筑至标高:循环步骤S4,直至浇筑的高度达到料筒仓的设计标高;S6、拆除抬升主体和定位装置:待料筒仓的混凝土强度均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提升架、内滑模、外滑模、内操作平台、外操作平台、伸缩杆和定位组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始浇筑前,先控制固定夹松开滑模千斤顶的爬杆和控制伸缩杆加压伸长,将固定夹抬升到预设的抬升高度,固定夹到位后,再控制固定夹夹紧滑模千斤顶的爬杆和控制伸缩杆泄压,并保持伸缩杆泄压状态使得伸缩杆处于可收缩状态;当滑模千斤顶带动提升架、内滑模、外滑模、内操作平台和外操作平台抬升时,伸缩杆被压缩,滑模千斤顶的缸体沿着滑模千斤顶的爬杆往上爬升,到达固定夹时被阻挡,无法继续爬升,此时千斤顶爬升到位,停留在固定夹的下方并与固定夹保持抵接的位置,然后控制滑模千斤顶的缸体夹紧滑模千斤顶的爬杆;待滑模千斤顶的缸体夹紧滑模千斤顶的爬杆后,控制固定夹松开滑模千斤顶的爬杆和控制伸缩杆加压伸长,将固定夹抬升到下一个滑模千斤顶需要抬升到的位置,对滑模千斤顶的下一次顶进行程进行定位,从而实现滑模施工顶进行程的准确控制。本申请通过伸缩杆来定位固定夹的每次抬升高度,再通过固定夹来控制滑模千斤顶的每次抬升高度,以使得滑模的每次抬升高度都能够保持一致,且每次抬升过程中所有滑模的抬升高度均能够保持一致,从而实现滑模施工顶进行程的准确控制,确保滑模施工的顺利进行。
[0008]优选的,所述提升架的下方设有辅助千斤顶,所述辅助千斤顶套设于所述滑模千斤顶的爬杆外并能够沿所述滑模千斤顶的爬杆爬升,所述提升架抬升到位后,所述辅助千斤顶沿着所述滑模千斤顶的爬杆爬升,直至所述辅助千斤顶抵接所述提升架。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千斤顶能够辅助滑模千斤顶将提升架、内滑模、外滑模、内操作平台和外操作平台固定,千斤顶从上方拉住提升架,而辅助千斤顶从下方顶住提升架,保持提升架在施工过程中不下溜,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0010]优选的,伸缩杆的最大伸缩长度与设计的滑模抬升高度相等。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杆伸长到最大长度时,固定夹举升到位,伸缩杆收缩到最小长度时,滑模千斤顶抬升到位,方便快捷的控制滑模千斤顶的顶进行程。
[0012]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上设有泄压阀。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泄压阀用于对伸缩杆进行泄压,方便控制。
[0014]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还设有安装架和阻尼套,所述安装架固定于所述伸缩杆的一端,所述阻尼套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阻尼套套设于滑模千斤顶的爬杆外并紧贴滑模千斤顶的爬杆,所述阻尼套使得定位组件在伸缩杆泄压后能够在摩擦阻力的作用下停留在滑模千斤顶的爬杆上。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尼套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能够使得定位组件停留在滑模千斤顶的爬杆上,避免定位组件下溜而造成定位不准确的情况发生,提高定位的准确性,同时在受到伸缩杆的推力时,阻尼套能够相对滑模千斤顶的爬杆滑动,不影响伸缩杆将定位组件推动到下一个定位位置。
[0016]优选的,所述固定夹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弹簧和伸缩气缸,所述第一夹板的一端通过铰轴铰接所述第二夹板的一端,所述铰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所述伸缩气缸的
两端分别铰接所述第一夹板远离所述铰轴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夹板远离所述铰轴的一端,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滑模千斤顶的爬杆设于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伸缩气缸处于泄气状态时,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夹紧滑模千斤顶的爬杆,使得固定夹与滑模千斤顶的爬杆相互固定;当伸缩气缸处于加压伸长状态时,伸缩气缸同步加压伸长,伸缩气缸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撑开,使得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松开滑模千斤顶的爬杆;通过伸缩气缸控制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开合,简单方便,能够自动进行。
[0018]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和伸缩气缸相连通,所述伸缩杆和伸缩气缸采用同一个气泵驱动,所述气泵启动时,伸缩气缸伸长使得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松开滑模千斤顶的爬杆,同时伸缩杆加压伸长,将定位组件推动到定位位置;所述气泵关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料筒仓滑模施工顶进行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搭设抬升主体:搭设提升架(1)、内滑模(2)、外滑模(3)、内操作平台(4)和外操作平台(5),并将滑模千斤顶的缸体(71)固定于提升架(1)上,滑模千斤顶的爬杆(72)的下端固定于地面的基座上;S2、安装定位装置(6):定位装置(6)包括伸缩杆(61)和定位组件(62),伸缩杆(61)的一端固定于提升架(1)上,伸缩杆(6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定位组件(62),定位组件(62)滑动连接滑模千斤顶的爬杆(72)并能够沿滑模千斤顶的爬杆(72)滑动,定位组件(62)设有固定夹(621),固定夹(621)能够夹紧和松开滑模千斤顶的爬杆(72);S3、浇筑底层混凝土:开始浇筑前,先控制固定夹(621)松开滑模千斤顶的爬杆(72)和控制伸缩杆(61)加压伸长,伸缩杆(61)伸长到位后,再控制固定夹(621)夹紧滑模千斤顶的爬杆(72)和控制伸缩杆(61)泄压并保持伸缩杆(61)泄压状态,然后开始浇筑底层混凝土,待底层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滑模抬升的要求后,进行下一步;S4、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滑模千斤顶(7)带动架、内滑模(2)、外滑模(3)、内操作平台(4)和外操作平台(5)提升,抬升过程中伸缩杆(61)由于处于泄压状态能够收缩,滑模千斤顶的缸体(71)抵接到定位组件(62)时,即抬升到位,滑模千斤顶的缸体(71)停止抬升并夹紧滑模千斤顶的爬杆(72),然后控制固定夹(621)松开滑模千斤顶的爬杆(72)和控制伸缩杆(61)加压伸长,将定位组件(62)顶升到位后,控制固定夹(621)夹紧滑模千斤顶的爬杆(72)和控制伸缩杆(61)泄压,然后进行上一层的混凝土浇筑,待浇筑的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滑模抬升的要求后,进行下一步;S5、浇筑至标高:循环步骤S4,直至浇筑的高度达到料筒仓的设计标高;S6、拆除抬升主体和定位装置(6):待料筒仓的混凝土强度均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提升架(1)、内滑模(2)、外滑模(3)、内操作平台(4)、外操作平台(5)、伸缩杆(61)和定位组件(6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筒仓滑模施工顶进行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架(1)的下方设有辅助千斤顶,所述辅助千斤顶套设于所述滑模千斤顶的爬杆(72)外并能够沿所述滑模千斤顶的爬杆(72)爬升,所述提升架(1)抬升到位后,所述辅助千斤顶沿着所述滑模千斤顶的爬杆(72)爬升,直至所述辅助千斤顶抵接所述提升架(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培锋刘秋龙姜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能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