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及自动生产流水线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0768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流水线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及自动生产流水线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在基座上设置带有驱动槽的圆柱凸轮和与其相连的转盘,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圆柱凸轮和转盘进行同步转动,再配合推料机构将转盘上放置的工件推出进行上料,取代了人工上料,减轻了工人的负担且提高了生产线的工作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及自动生产流水线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流水线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及自动生产流水线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工业自动化的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设备开始应用在了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但是在一些流水线作业的生产过程中,某些环节还需要人工进行上料,使待加工的物料,比如某些电子工件,能够顺利的进入下一流水步骤中。这样不但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而且由于工人操作速度有限,还会导致生产线的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自动上料装置,用于取代人工上料,减轻工人负担的同时提高生产线的工作效率。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上料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基座;圆柱凸轮,转动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圆柱凸轮的外周侧面具有驱动槽;装有多个工件的转盘,所述转盘与所述圆柱凸轮同轴设置且可拆卸地连接;驱动机构,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被配置为在所述圆柱凸轮的驱动槽内移动以驱动所述圆柱凸轮和所述转盘同步转动;以及推料机构,与所述基座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基座(1);圆柱凸轮(21),转动安装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圆柱凸轮(21)的外周侧面具有驱动槽(211);装有多个工件的转盘(23),所述转盘(23)与所述圆柱凸轮(21)同轴设置且可拆卸地连接;驱动机构(3),与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被配置为在所述圆柱凸轮(21)的驱动槽(211)内移动以驱动所述圆柱凸轮(21)和所述转盘(23)同步转动;以及推料机构(4),与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推料机构(4)用于将所述转盘(23)上的所述工件推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槽(211)包括第一移动槽(2111)和第二移动槽(2112),所述第一移动槽(2111)与第二移动槽(2112)具有多个,所述第二移动槽(2112)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移动槽(2111)之间,且所述第二移动槽(211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移动槽(2111)的不同端部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槽(2112)的槽第一端(2112a)深度大于与其相连的所述第一移动槽(2111)的深度,槽第二端(2112b)深度小于等于与其相连的所述第一移动槽(2111)的深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槽(21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圆柱凸轮(21)的轴向平行,且多个所述第一移动槽(2111)沿所述圆柱凸轮(21)的圆周均匀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驱动件(31),固定于所述基座(1)上;第一推杆(32),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31)连接,第二端延伸至所述驱动槽(211)的上方;以及连接件(33),与所述第一推杆(32)的第二端活动连接且与所述驱动槽(211)活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3)包括:连接杆(331),与所述第一推杆(32)的第二端活动连接且所述连接杆(331)的第一端朝向所述圆柱凸轮(21)设置;连接头(332),与所述连接杆(33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332)设置在所述圆柱凸轮(21)的所述驱动槽(211)内,所述连接头(332)随所述第一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胜闯郭印顾闯
申请(专利权)人:日善电脑配件嘉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