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FCI公司专利>正文

扁平挠性电缆与元件之间的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0603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在扁平挠性电缆(1)和电路元件(5)之间的连接器结构,其中,所述偏平挠性电缆(1)在其连接端的一侧具有剥离了绝缘部分的导体区域,该连接器结构包括壳体(2),所述扁平挠性电缆的所述端被夹在其中,且在该壳体中弹性元件(3)使所述剥离区域受压,元件(5)包括用于壳体(2)的插槽(4),所述壳体(2)可锁于该插槽中,且接触轨(6)布置在其中,当壳体(2)在插槽(4)中位于其最终位置时,扁平挠性电缆(1)的所述剥离区域被压在该接触轨(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5)为电路 板,且所述插槽(4)形成托架,其在导电轨(15)的排列上方安装在电路板(5)上,并且壳体(2)相对于电路板被横向垂直地引导。(*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在扁平挠性电缆与电路元件之间的连接器结构。这种连接器结构从EP 0443655 A1中可知。
技术介绍
扁平挠性电缆在总线系统(例如,汽车制造)中具有日益增长的应用。将扁平挠性电缆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环路并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不同元件的多路控制,用扁平挠性导体替代昂贵的特别是重型的电缆束。从EP 0 2 006 691中已知一种用于扁平挠性电缆的连接器结构,通过该连接器结构可将两个这种带状电缆彼此相连。为此,将相应的导体束在带状电缆之间连接区域处的绝缘部分剥离,并且通过夹子在弹性压力作用下将这些连接区域压在一起。这种简单的连接方法其本身已经证明是有用的,但是只能应用于彼此叠放的扁平挠性电缆的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基于以此方式进一步研制一种这样的普通连接器结构的问题,从而,利用该连接器结构,扁平挠性电缆也可与电路板一起制造。该问题根据权利要求来解决。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特征。本专利技术所根据的基本思想是,在连接挠性带状电缆的端部固定一壳体,其中,待接触区域受到弹性弹簧力,借助于该弹簧力,所述接触区域以这种方式压靠配合插塞的接触表面,从而使壳体通过在配合接触区域中的插槽(uptake)而压在该接触表面上。附图说明下面将在参考附图对两个实施例示例进行描述的基础之上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示例,其处于连接之前以及接触位置;和图2表示连接器结构的局部剖切和处于打开位置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的左上方示出了扁平挠性电缆1,在其前端安装有壳体2。壳体2在其底部具有开口(在此处观察不到),通过该开口,扁平挠性电缆1的剥离了绝缘部分的区域在壳体2的底板之上向下突出。电气元件(在这里示出的示例中为电路板5)具有带有接触表面6的导电轨(conductivetrack)。插槽4例如通过粘结而安装在电路板5上且在接触表面6的上方。该插槽4具有在接触表面6上延伸的宽托架的形式。壳体2被插入在接触表面6与托架的上横壁之间的空闲空间中。该操作示于图1的右下方。在其最终位置,壳体2通过制动臂锁定在插槽4中,该制动臂固定在壳体的侧壁上,并弹进制动开口13中。图2的左上方为局部剖视图,示出了壳体2在插槽4中的最终位置。显然,插槽4也可在其前侧封闭。钢弹簧3安装在壳体2的内部,其自由端沿着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以凸起的方式向后弯曲,从而在壳体2底板中的开口7的区域中,钢弹簧3的凸出部分压在扁平挠性电缆1上,并且扁平挠性电缆1(其剥离了绝缘部分的导电轨位于所述区域中)通过开口7挤压直到这些部分在底板上突出为止,。当壳体2插入插槽4中时,由钢弹簧3施加的挤压力起初相对较小。每个钢弹簧3的背侧只有朝向插入运动的端部时才接触斜面17,该斜面形成在插槽上并使钢弹簧3进一步向下弯曲,因此产生必要的接触力。这样,获得初始较小的插入力以及由于相对于接触表面的摩擦而引起的较低的磨损。从图1中可以看出,可为每个弹簧都设置一个开口,通过该开口,弹簧可被用于每个钢弹簧3的一个斜面挤压;然而,也可以为所有钢弹簧都设置一斜面和一开口。图2中右下方示出的是打开的壳体2。壳体2包括底部2a,扁平挠性电缆的插入端插入其中。电缆端部在相对于扁平挠性电缆1前端的确定的相对位置处具有穿孔8,应变消除部分9的保持销10接合于该穿孔中。应变消除部分9垂直于带状电缆的纵向而铰接在壳体2的底部2a的主体上,并且在将扁平挠性电缆1插入壳体2中之后可枢轴转动,从而使保持销10接合在穿孔8中。在该位置,应变消除部分9被锁定在壳体2的底部2a的侧面上。壳体2的顶部2b以枢轴的方式铰接在壳体2的底部2a的前端。钢弹簧3也安装在顶部中。在这里所示的示例中,钢弹簧3为梳状;即,对应于导电轨的数量的多个弹簧钢带3a、3b、…彼此平行布置,从而每个被连接的导电轨单独受到其自身的钢带弹簧的压力。在所示的实施例示例中,单个弹簧钢带的导向是通过布置于它们之间的肋和具有凹槽16的中间板15而实现的,在壳体顶部2b的枢转闭合过程中,单个弹簧带3a、3b的弹簧拱可下降至该凹槽16中,从而被横向引导。壳体2的顶部2b也通过制动件11以及对应的制动肩部而锁定在底部2a中。壳体2以较小的游隙被引导通过插槽4,从而由于弹性弹簧力的作用而使暴露的导体区域压在图1中所示电路板的相应接触表面6上。这样,确保了简单而牢固的接触。对本专利技术该实施例示例的描述只作为示例性的说明,而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在扁平挠性电缆(1)和电路元件(5)之间的连接器结构,其中,所述偏平挠性电缆(1)在其连接端的一侧具有剥离了绝缘部分的导体区域,该连接器结构包括壳体(2),所述扁平挠性电缆的所述端被夹在其中,且在该壳体中弹性元件(3)使所述剥离区域受压,元件(5)包括用于壳体(2)的插槽(4),所述壳体(2)可锁于该插槽中,且接触轨(6)布置在其中,当壳体(2)在插槽(4)中位于其最终位置时,扁平挠性电缆(1)的所述剥离区域被压在该接触轨(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5)为电路板,且所述插槽(4)形成托架,其在导电轨(15)的排列上方安装在电路板(5)上,并且壳体(2)相对于电路板被横向垂直地引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具有底部(2a),该底部在底板中具有至少一个开口(7),扁平挠性电缆(1)的剥离了绝缘部分的区域可挤压通过该开口(7),所述壳体还具有安装在所述底部上的顶部(2b),该顶部具有与所述开口(7)相对的弹簧元件(3),扁平挠性电缆(1)通过该弹簧元件受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挠性电缆(1)在其引入壳体(2)中的端部上具有穿孔(8),具有保持销(10)的应变消除部分(9)以可锁定的方式接合在该穿孔(8)中,所述应变消除部分铰接在壳体底部上。4.根据前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3)包括一个或多个钢片弹簧(3a,3b)。5.根据前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部(2b)在其前侧铰接在所述壳体底部(2a)上,并且可通过在壳体底部(2a)上的制动钩件(11)而被锁定在适当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可通过在托架(4)侧壁上的制动开口(13)中的制动臂(12)而被锁定在适当的位置。7.根据前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插槽(4)的顶部内侧上构造有至少一个斜面(17),所述至少一个斜面通过壳体(2)顶侧中的至少一个开口将所有或单个钢弹簧向下压在剥离了绝缘部分的扁平挠性电缆(1)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挠性带状电缆(1)与电路元件(5)之间的连接器结构,从而挠性带状电缆(1)在用于连接的端部的一侧具有被剥离的导体区域,该连接器结构包括壳体(2),挠性带状电缆端部夹于其中,并且在该壳体(2)中弹性元件(3)使剥离端部受压。元件(5)包括用于壳体(2)的插槽(4),壳体(2)可被夹在其中,并且接触带(6)布置在插槽(4)中,当壳体(2)在插槽(4)中位于其最终位置时,挠性带状电缆(1)的剥离区域被压在该接触带(6)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马斯·伯恩哈德·帕布斯特汉斯奥托·格尔治
申请(专利权)人:FCI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