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051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灌溉装置,包括阀体,阀体两端设置有连接盘,阀体中心设置有球芯,球芯中心开设有通孔,球芯顶端安装有转轴,转轴转动贯穿阀体顶端中心,转轴端部安装有连杆,连杆端部安装有浮球,阀体底端中心两侧对称固定有底板,底板侧面底端固定有定位板,定位板上开设有定位孔,定位板之间设置有移动件,阀体侧壁上设置有安装件,通过上述方式,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安装需要,实现阀体的安装,使用灵活。使用灵活。使用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灌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灌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农业灌溉,主要是指对农业耕作区进行的灌溉作业。农业灌溉方式一般可分为为传统的地面灌溉、普通喷灌以及微灌。传统地面灌溉包括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但这类灌溉方式往往耗水量大、水的利用力较低,是一类很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另外,普通喷灌技术是中国农业生产中较普遍的灌溉方式。但普通喷灌技术的水的利用效率也不高。现代农业微灌溉技术包括微喷灌、滴灌、渗灌等。这些灌溉技术一般节水性能好、水的利用率较传统灌溉模式高。农田节水灌溉已上升到我国基本国策的高度,近年来,国家对农田节水灌溉基础设施投入的经济总量数额巨大,并在逐年增加,逐渐形成了智能节水灌溉系统,而水位定位是智能灌溉系统中节水功能实现的重要基础,现有一般通过定水位泵和定水位阀实现水位的自动控制。
[0003]定水位阀是一种隔膜式调节水箱和水塔掖面高度的阀门,由主阀、浮球导阀、浮球等组成。阀门由浮球控制,当液面达到设定高度时阀门通过相关结构将信号传递个水泵,水泵停止供水;当液面低于设定位置时水泵自动供水。传统的定水位阀是直接将阀体底端固定在安装座上,阀体位置无法调整,无法根据农田具体环境调整控制定位阀体的位置,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灌溉装置,解决背景提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智能灌溉装置,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两端设置有连接盘,所述阀体中心设置有球芯,所述球芯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球芯顶端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贯穿阀体顶端中心,所述转轴端部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端部安装有浮球,所述阀体底端中心两侧对称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侧面底端固定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板之间设置有移动件,所述阀体侧壁上设置有安装件。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移动件包括有连板、螺筒、螺杆、滚轮架和滚轮,所述连板固定在两组定位板之间,所述螺筒固定在连板底端,所述螺杆螺纹连接在螺筒内,所述滚轮架和螺杆转动配合,所述滚轮安装在滚轮架下方。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板顶端所处水平面略低于阀体底端所处水平面,所述螺筒共有两组且对称设置在连板底端中心两侧,所述螺杆的长度略大于螺筒的长度。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件包括有两组半环板、转动轴、伸缩板、活塞板、旋钮、同步板、转杆、安装板和安装孔,所述转动轴转动贯穿半环板中心,所述伸缩板固定在转动轴端部中心,所述活塞板活动在伸缩板内,所述旋钮安装在伸缩板侧面,所述同步板固定在两组
活塞板端部,所述转杆转动在同步板顶端中心,所述安装板安装在转杆端部,所述安装孔设置在安装板上。
[0010]更进一步的,一组的所述半环板端部中心固定有连接块,另一组的所述半环板端部中心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和连接块之间螺接有连接螺钉,所述半环板侧壁和阀体侧壁磁性配合。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旋钮设置在伸缩板外侧面。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转杆为L型杆,所述转杆水平部分转动在同步板顶端中心,所述安装板铰接在转杆端部。
[0013]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出的装置通过设置移动件,当需要将阀体安装在外部的底座上时,转动两组螺杆,将其自螺筒内转出,使得滚轮和外部底座接触,利用滚轮辅助阀体进行移动,移动至外部底座上的安装位置,在定位板和定位孔的配合下,实现阀体的安装;通过设置安装件,当阀体需要悬空架设时,将两组半环板固定在阀体侧壁上,利用连接螺钉实现两组半环板的固定,根据具体安装位置,利用旋钮,调整活塞板伸出的长度,调整完成后,在转动轴的配合下,转动伸缩板,从而调整活塞板的倾斜角度,最后利用转动在同步板上的转杆,调整安装板的位置,在安装板和转杆的铰接作用下,使得安装板和外部安装位置贴合,利用安装孔实现安装,本装置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安装需要,实现阀体的安装,使用灵活。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安装件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记为:1.阀体2.连接盘3.球芯4.通孔5.转轴6.连杆7.浮球轮8.底板9.定位板10.定位孔11.连板12.螺筒13.螺杆14.滚轮架15.滚轮16.半环板17.转动轴18.伸缩板19.活塞板20.旋钮21.同步板22.转杆23.安装板24.安装孔25.连接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如图1

图4所示,一种智能灌溉装置,包括阀体1,阀体1两端设置有连接盘2,阀体1中心设置有球芯3,球芯3中心开设有通孔4,球芯3顶端安装有转轴5,转轴5转动贯穿阀体1顶端中心,转轴5端部安装有连杆6,连杆6端部安装有浮球7,阀体1底端中心两侧对称固定有底板8,底板8侧面底端固定有定位板9,定位板9上开设有定位孔10,定位板9之间设置有移动件,述移动件包括有连板11、螺筒12、螺杆13、滚轮架14和滚轮15,连板11固定在两组定位板9之间,连板11顶端所处水平面略低于阀体1底端所处水平面,螺筒12固定在连板11底端,螺筒12共有两组且对称设置在连板11底端中心两侧,螺杆13螺纹连接在螺筒12内,螺杆
13的长度略大于螺筒12的长度,滚轮架14和螺杆13转动配合,滚轮15安装在滚轮架14下方;
[0021]阀体1侧壁上设置有安装件,安装件包括有两组半环板16、转动轴17、伸缩板18、活塞板19、旋钮20、同步板21、转杆22、安装板23和安装孔24,一组的半环板16端部中心固定有连接块,另一组的半环板16端部中心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和连接块之间螺接有连接螺钉25,半环板16侧壁和阀体1侧壁磁性配合,转动轴17转动贯穿半环板16中心,伸缩板18固定在转动轴17端部中心,活塞板19活动在伸缩板18内,旋钮20安装在伸缩板19侧面,旋钮20设置在伸缩板18外侧面,同步板21固定在两组活塞板19端部,转杆22为L型杆,转杆22水平部分转动在同步板21顶端中心,转杆22转动在同步板21顶端中心,安装板23安装在转杆22端部,安装板23铰接在转杆22端部,安装孔24设置在安装板23上。
[0022]使用时,在进行阀体1的安装时,当需要将阀体1安装在外部的底座上时,转动两组螺杆13,将其自螺筒12内转出,使得滚轮15和外部底座接触,利用滚轮15辅助阀体1进行移动,移动至外部底座上的安装位置,在定位板9和定位孔10的配合下,实现阀体1的安装;当阀体1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灌溉装置,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两端设置有连接盘(2),所述阀体(1)中心设置有球芯(3),所述球芯(3)中心开设有通孔(4),所述球芯(3)顶端安装有转轴(5),所述转轴(5)转动贯穿阀体(1)顶端中心,所述转轴(5)端部安装有连杆(6),所述连杆(6)端部安装有浮球(7),所述阀体(1)底端中心两侧对称固定有底板(8),所述底板(8)侧面底端固定有定位板(9),所述定位板(9)上开设有定位孔(10),所述定位板(9)之间设置有移动件,所述阀体(1)侧壁上设置有安装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包括有连板(11)、螺筒(12)、螺杆(13)、滚轮架(14)和滚轮(15),所述连板(11)固定在两组定位板(9)之间,所述螺筒(12)固定在连板(11)底端,所述螺杆(13)螺纹连接在螺筒(12)内,所述滚轮架(14)和螺杆(13)转动配合,所述滚轮(15)安装在滚轮架(14)下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板(11)顶端所处水平面略低于阀体(1)底端所处水平面,所述螺筒(12)共有两组且对称设置在连板(11)底端中心两侧,所述螺杆(13)的长度略大于螺筒(12)的长度。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良陈子润刘旭阳曹卫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冠甲水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