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区自动化智能灌溉系统水质水下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0110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灌溉区自动化智能灌溉系统水质水下监测装置,包括电缆、竖向件和水平件,竖向件和水平件由若干组标准件组装而成,竖向件和水平件之间安装有L接头,标准件顶端固定有连接环,连接环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标准件底端开设有连接环槽,连接环槽内壁上配合开设有配合内螺纹,L接头一端固定有辅助环,辅助环内壁上开设有辅助内螺纹,L接头另一端开设有辅助环槽,辅助环槽内壁上配合开设有辅助配合螺纹,通过上述方式,利用多组标准件上的连接环和连接环槽的配合,进行竖向件和水平件的组装,竖向件和水平件组装完成后,利用L接头将二者连接,实现竖直件和水平件的组装,利用本装置对电缆进行保护,防止电缆长时间受到浸泡,存在危险。存在危险。存在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灌溉区自动化智能灌溉系统水质水下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质监测领域,尤其涉及灌溉区自动化智能灌溉系统水质水下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国家对农田节水灌溉基础设施投入的经济总量数额巨大,并在逐年增加,逐渐形成了智能灌溉系统,自动化智能灌溉控制系统是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集自动控制技术和专家系统技术,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于一体的灌溉管理系统。机井灌溉控制系统通过IC卡机井灌溉控制箱对农田机井进行取水管理,以IC卡刷卡取水的方式取代了传统的专人管理方式;实现了农业用水计量、水资源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和测控。在进行农田自动化灌溉时,需要对灌溉区的水质进行监测。
[0003]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现有的监测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取样进行外部观测,一种是直接在水下通过传感器进行监测,在进行水下监测时,电缆是检测设备信息传输的重要部件,现有一般直接将电缆布设在水体内,无固定措施,电缆存在摆动的问题,同时电缆长时间受到浸泡,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灌溉区自动化智能灌溉系统水质水下监测装置,包括电缆(1)、竖向件和水平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件和水平件由若干组标准件(2)组装而成,所述竖向件和水平件之间安装有L接头(3),所述标准件(2)顶端固定有连接环(4),所述连接环(4)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5),所述标准件(2)底端开设有连接环槽(6),所述连接环槽(6)内壁上配合开设有配合内螺纹(7),所述L接头(3)一端固定有辅助环(8),所述辅助环(8)内壁上开设有辅助内螺纹(9),所述L接头(3)另一端开设有辅助环槽(10),所述辅助环槽(10)内壁上配合开设有辅助配合螺纹(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溉区自动化智能灌溉系统水质水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内螺纹(7)开设在连接环槽(6)内腔里侧的内壁上,所述辅助配合螺纹(11)开设在辅助环槽(10)内腔里侧的内壁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溉区自动化智能灌溉系统水质水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件(2)侧壁设置有检修组件,所述检修组件包括有开口槽(12)、连接槽(13)、连接板(14)、连接螺钉(15)、封闭板(16)和把手(17),所述开口槽(12)开设在标准件(2)侧壁上,所述连接槽(13)等间距对称设置在开口槽(12)长度边缘,所述连接板(14)安装在连接槽(13)内,所述连接螺钉(15)螺纹连接连接板(14)和连接槽(13),所述封闭板(16)固定在连接板(14)侧面且对开口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良陈子润刘旭阳曹卫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冠甲水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