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呼吸机用口鼻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046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呼吸机面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呼吸机用口鼻面罩,包括面罩本体、导管及气囊,所述导管穿过面罩本体,并与面罩本体滑动连接,导管的内周圈围合成供气通道,导管外圈壁的前端具有与供气通道连通的供气孔,气囊固定在导管外圈壁的前端,并与导管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气囊腔,导管内具有充气通道,充气通道的前端与气囊腔连通,充气通道的后端设有开关阀,气囊位于供气孔的后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患病情况选择带有球囊结构的辅助肺部呼吸的导气管是否收缩,实现了产品的多功能化,免去医生对于不同康复程度的同一患者频繁更换呼吸机介入方式的流程,提高了呼吸机的使用效率,降低患者使用呼吸机的痛苦。降低患者使用呼吸机的痛苦。降低患者使用呼吸机的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呼吸机用口鼻面罩


[0001]本技术涉及呼吸机面罩
,尤其是一种呼吸机用口鼻面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目前,无论是家庭还是医院中所使用的呼吸机与患者的接触部分,大多为口鼻式或导管插入式,口鼻式面罩式用于轻症患者进行辅助呼吸,导管插入式用于不能进行自主呼吸的重症患者,两种呼吸接触方式需单独使用,而患者在治疗周期中往往两种接触方式都会使用,其转换过程体验较为痛苦,且操作繁琐;此外呼吸机面罩材料大多为聚丙烯材料,面罩延展性差,长时间使用造成的弯折容易导致面罩与面部不贴合,且使用强度大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刮痕使面罩受损导致气密性下降,降低了面罩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呼吸机与患者的接触部分,大多为口鼻式或导管插入式,而患者在治疗周期中往往两种接触方式都会使用,其转换过程体验较为痛苦,且操作繁琐的问题,现提供一种呼吸机用口鼻面罩。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呼吸机用口鼻面罩,包括面罩本体、导管及气囊,所述导管穿过面罩本体,并与面罩本体滑动连接,所述导管的内周圈围合成供气通道,所述导管外圈壁的前端具有与供气通道连通的供气孔,所述气囊固定在导管外圈壁的前端,并与导管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气囊腔,所述导管内具有充气通道,所述充气通道的前端与气囊腔连通,所述充气通道的后端设有开关阀,所述气囊位于供气孔的后侧。
[0005]本方案中采用在面罩本体上穿设导管设计,对于不能进行自主呼吸的全身麻醉手术或重症患者,导管可伸入患者呼吸道以进行辅助呼吸,并采用气囊充气后膨胀展开,保障导管的在肺部气管中的支撑性;对于轻症患者可将导管缩回面罩本体内为佩戴口鼻面罩后的患者与面罩本体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供气,利用面罩本体进行呼吸,提高舒适性;从而实现产品的多功能化,免去医生对于不同康复程度的同一患者频繁更换呼吸机介入方式的流程,提高了呼吸机的使用效率,降低患者使用呼吸机的痛苦。
[0006]进一步地,所述面罩本体的中间部位具有凸出的凸台部,所述导管和凸台部滑动连接;从而可提高面罩本体与导管配合处的强度。
[0007]进一步地,所述面罩本体的材质为聚氨酯。
[0008]进一步地,所述面罩本体的厚度为1.8mm

2mm。
[0009]进一步地,所述面罩本体的外侧面设有材质为生物基聚氨酯的外涂层。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涂层的厚度为0.2mm

0.4mm。
[0011]进一步地,所述面罩本体的内侧面设有材质为聚氨酯弹性体的内涂层。
[0012]进一步地,所述内涂层的厚度为0.2mm

0.5mm。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呼吸机用口鼻面罩呼吸机可以根据患者
的患病情况选择带有球囊结构的辅助肺部呼吸的导气管是否收缩,实现了产品的多功能化,免去医生对于不同康复程度的同一患者频繁更换呼吸机介入方式的流程,提高了呼吸机的使用效率,降低患者使用呼吸机的痛苦。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呼吸机用口鼻面罩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中:1、面罩本体,11、凸台部;
[0018]2、导管,21、供气通道,21a、供气孔,22、充气通道;
[0019]3、气囊,31、气囊腔;
[0020]4、开关阀,5、外涂层,6、内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方向和参照(例如,上、下、左、右、等等)可以仅用于帮助对附图中的特征的描述。因此,并非在限制性意义上采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所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

2所示,一种呼吸机用口鼻面罩,包括面罩本体1、导管2及气囊3,所述导管2穿过面罩本体1,并与面罩本体1滑动连接,所述导管2的内周圈围合成供气通道21,所述导管2外圈壁的前端具有与供气通道21连通的供气孔21a,所述气囊3固定在导管2外圈壁的前端,并与导管2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气囊腔31,所述导管2内具有充气通道22,所述充气通道22的前端与气囊腔31连通,所述充气通道22的后端设有开关阀4,所述气囊3位于供气孔21a的后侧。
[0024]所述面罩本体1的中间部位具有凸出的凸台部11,所述导管2和凸台部11滑动连接;从而可提高面罩本体1与导管2配合处的强度。
[0025]所述面罩本体1的材质为聚氨酯;所述面罩本体1的厚度为1.8mm

2mm。
[0026]所述面罩本体1的外侧面设有材质为生物基聚氨酯的外涂层5;所述外涂层5的厚度为0.2mm

0.4mm。
[0027]所述面罩本体1的内侧面设有材质为聚氨酯弹性体的内涂层6;所述内涂层6的厚度为0.2mm

0.5mm。
[0028]本实施例中面罩具体可采用聚氨酯,或可通过光诱导进行自修复的聚氨酯材料;面罩本体1内侧面的内涂层6具体可采用聚氨酯弹性体,使面罩本体1具有柔性,与面部紧密贴合,不易刺激皮肤,亦可以生物基材料为原料进行制造,通过软硬段可控的特性,将有机硅软段聚氨酯材料应用在内涂层6上,使面罩本体1具有柔性,与面部紧密贴合,不易刺激皮肤;
[0029]本实施例中面罩本体1的外涂层5的材质采用生物基聚氨酯,具体可采用申请号为
CN202011267300.8所公开的具备光热双重修复功能的生物基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其将香豆素等含动态共价键的硬段聚氨酯材料应用于外涂层5上,使面罩本体1的外侧具有好的透光性及力学性能,拉伸及延展性好,不易变形。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光诱导处理对使用期间造成的刮痕进行自修复,极大地延长了面罩的使用周期。
[0030]本实施例中可通过气泵连通开关阀4,打开开关阀4后,由气泵向充气通道22供气,充气通道22中的气体流入气囊腔31中,从而使气囊3呈现膨胀状态,以便固定在肺部气管中,气囊3膨胀后,关闭开关阀4,气囊3便可保持膨胀的状态;此后,打开开关阀4后,气囊腔31通过供气通道21向外排出,气囊3呈现收缩状态;导管2则接入呼吸机,以辅助患者呼吸;
[0031]本实施例的呼吸机用口鼻面罩采用在面罩本体1上穿设导管2设计,对于不能进行自主呼吸的全身麻醉手术或重症患者,导管2可伸入患者呼吸道以进行辅助呼吸,并采用气囊3充气后膨胀展开,保障导管2的在肺部气管中的支撑性;对于轻症患者可将导管2缩回面罩本体1内为佩戴口鼻面罩后的患者与面罩本体1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供气,利用面罩本体1进行呼吸,提高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机用口鼻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本体(1)、导管(2)及气囊(3),所述导管(2)穿过面罩本体(1),并与面罩本体(1)滑动连接,所述导管(2)的内周圈围合成供气通道(21),所述导管(2)外圈壁的前端具有与供气通道(21)连通的供气孔(21a),所述气囊(3)固定在导管(2)外圈壁的前端,并与导管(2)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气囊腔(31),所述导管(2)内具有充气通道(22),所述充气通道(22)的前端与气囊腔(31)连通,所述充气通道(22)的后端设有开关阀(4),所述气囊(3)位于供气孔(21a)的后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机用口鼻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1)的中间部位具有凸出的凸台部(11),所述导管(2)和凸台部(11)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松李宁刘琳梦殷鹏王璐瑶李锦春樊玲璐冯苛玉张承诺康帝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