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氰化尾渣污泥的处理同时制备陶粒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994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氰化尾渣污泥的处理同时制备陶粒的方法,1)将块状的氰化尾渣污泥采用打散机打散;2)将氰化尾渣污泥、膨润土、水输送至立式紊流搅拌机混合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料;3)将获得的混合物料通过成球盘或挤压造粒机,制成球状或柱状的生料球;4)将生料球放入烘干机中烘干,制成干料球;5)将干料球送入瀑落式回转窑,输出为半成品料球;6)将半成品料球送入振动沸腾烘干机,半成品料球处于半悬浮的沸腾状态,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氰化尾渣污泥的处理同时制备陶粒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从氰化尾渣中回收硫同时利用尾渣生产陶粒使其无害化资源化的工艺技术,具体是一种氰化尾渣污泥的处理同时制备陶粒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陶粒由于具备颗粒级配合理、体积密度小、导热系数低、吸水率低、耐火度高、保温隔热效果好、耐酸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建材行业中的骨料。其作为轻骨料的重要原料之一,陶粒的成型工艺是这样,原料(建筑杂质、石材粉末、添加剂等)经配料后,经过搅拌机进行搅拌以及混合后,再由造粒机进行造粒。造粒完成后需要进行烘干和冷却,最终形成成品。
[0003]由于采用浮选法回收氰化尾渣中的有价元素,尾渣中残余部分氰化物,对铜、锌等金属矿物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导致其回收率很低。目前为了消除氰化物的抑制作用,提高金属回收率大多采用酸化法脱除氰化物,但是操作过程中会产生剧毒的氢氰酸,工作环境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此我公司设计了一种清除氰化尾渣中的硫的同时,利用尾渣生产陶粒使其无害化资源化的工艺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氰化尾渣污泥的处理同时制备陶粒的方法,其目的是实现了氰化尾渣中硫的清除,并且可以使料球中重金属固化在成品陶粒中,浸出的重金属较少,最终实现氰化尾渣的无害化、减量化及资源化处理,并能制作成高强度的陶粒。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氰化尾渣污泥的处理同时制备陶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块状的氰化尾渣污泥采用打散机打散,使其粒径≤20mm;2)将氰化尾渣污泥、膨润土、水输送至立式紊流搅拌机混合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料,其中按重量分配比,氰化尾渣污泥80

95份,膨润土5

10份,水5

10份,膨润土采用层间阳离子为Na
+
的钠基膨润土或层间阳离子为Ca
2+
的钙基膨润土;3)将获得的混合物料通过成球盘或挤压造粒机,并经整形后制成球状或柱状的生料球,球状的生料球的直径为1

3cm,柱状的生料球的长度为0.8

3cm,柱状的生料球的截面直径为0.5

1cm;4)将生料球放入烘干机中烘干,制成干料球;5)将干料球送入瀑落式回转窑,在温度为1000

1200℃的条件下焙烧30

40min,焙烧完成后输出,输出为半成品料球;6)将半成品料球送入振动沸腾烘干机,振动沸腾烘干机内部温度保持在200

250℃,振动沸腾烘干机通入烘干气流,气压保持在0.3

0.5MPa,在振动和烘干气流的联合作业下,半成品料球处于半悬浮的沸腾状态,5

10min内半成品料球的含水量降至1%以下,制成陶粒成品。
[0006]步骤5)中,瀑落式回转窑中的助燃空气氧含量维持在20%

30%,保证最终烟气中SO2体积占烟气体积比不小于10%。
[0007]所述氰化尾渣污泥的含硫量不高于8%。
[0008]所述半成品料球在振动沸腾烘干机中烘干时,半成品料球在振动和烘干气流的联合作业下,升起的高度不高于振动沸腾烘干机内腔高度的2/3。
[0009]所述瀑落式回转窑的烟气经除尘、脱硫处理后形成第一次热空气,第一次热空气进入烘干机中为生料球烘干,烘干后的干料球的含水量不超过5%。
[0010]所述振动沸腾烘干机的热空气流出后形成第二次热空气,第二次热空气经除尘处理后通入到烘干机中为生料球烘干。
[0011]制成后的陶粒成品经成品筛筛选,筛选后的杂物按照设定比例重新投入到立式紊流搅拌机中,投入的杂物的重量占比不超过氰化尾渣污泥、膨润土和水的总质量的5%。
[0012]上述方法中的氰化尾渣污泥采用的主要是,黄金矿山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氰化提金工艺技术中产生大量的氰化尾渣,这些氰化尾渣中均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如硫、铜、砷、汞及剧毒氰化物;膨润土采用层间阳离子为Na
+
的钠基膨润土或层间阳离子为Ca
2+
的钙基膨润土;本专利技术利用膨润土的吸附功能以及离子置换功能,可以锁定氰化尾渣污泥中的重金属离子,并且通过上述瀑落式回转窑的焙烧结合振动沸腾烘干机的烘干,使制成的陶粒的堆积密度达到400

600kg/m3,筒压强度大于10MPa,远高于现有技术中的陶粒的相应指标(现有技术中陶粒的堆积密度达到800

1200kg/m3、筒压强度不高于5MPa)。上述工艺过程中的烟气循环和转化,可以大大节约资源,起到节能的目的。
[001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氰化尾渣中硫的提取,并且可以使料球中重金属固化在成品陶粒中,浸出的重金属较少,具有工艺简单、无污染和变废为宝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瀑落式回转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2中B

B线剖视的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振动沸腾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立体示意图;图中:回转窑支座1,回转窑筒体2,前端封罩3,后端封罩4,喷火器7,排风口8,进料管9,支撑轮10,回转窑驱动电机11,主动齿轮12,从动齿圈13,轨道14,凹槽21,凸起22,烘干机架31,烘干箱体32,进气口33,振动电机34,振动轴35,支撑臂36,弹簧37,排风管38。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氰化尾渣污泥的处理同时制备陶粒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块状的氰化尾渣污泥采用打散机打散,所述氰化尾渣污泥的含硫量不高于8%,使其粒径≤20mm;2)将氰化尾渣污泥、膨润土、水输送至立式紊流搅拌机混合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
料,其中按重量分配比,氰化尾渣污泥80

95份,膨润土5

10份,水5

10份,膨润土采用层间阳离子为Na
+
的钠基膨润土或层间阳离子为Ca
2+
的钙基膨润土;3)将获得的混合物料通过成球盘或挤压造粒机,并经整形后制成球状或柱状的生料球,球状的生料球的直径为1

3cm,柱状的生料球的长度为0.8

3cm,柱状的生料球的截面直径为0.5

1cm;4)将生料球放入烘干机中烘干,制成干料球;5)将干料球送入瀑落式回转窑,在温度为1000

1200℃的条件下焙烧30

40min,焙烧完成后输出,输出为半成品料球;6)将半成品料球送入振动沸腾烘干机,振动沸腾烘干机内部温度保持在200

250℃,振动沸腾烘干机通入烘干气流,气压保持在0.3

0.5MPa,在振动和烘干气流的联合作业下,半成品料球处于半悬浮的沸腾状态,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氰化尾渣污泥的处理同时制备陶粒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块状的氰化尾渣污泥采用打散机打散,使其粒径≤20mm;2)将氰化尾渣污泥、膨润土、水输送至立式紊流搅拌机混合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料,其中按重量分配比,氰化尾渣污泥80

95份,膨润土5

10份,水5

10份,膨润土采用层间阳离子为Na
+
的钠基膨润土或层间阳离子为Ca
2+
的钙基膨润土;3)将获得的混合物料通过成球盘或挤压造粒机,并经整形后制成球状或柱状的生料球,球状的生料球的直径为1

3cm,柱状的生料球的长度为0.8

3cm,柱状的生料球的截面直径为0.5

1cm;4)将生料球放入烘干机中烘干,制成干料球;5)将干料球送入瀑落式回转窑,在温度为1000

1200℃的条件下焙烧30

40min,焙烧完成后输出,输出为半成品料球;6)将半成品料球送入振动沸腾烘干机,振动沸腾烘干机内部温度保持在200

250℃,振动沸腾烘干机通入烘干气流,气压保持在0.3

0.5MPa,在振动和烘干气流的联合作业下,半成品料球处于半悬浮的沸腾状态,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连涛赵祥锋马凯刘秀梅宋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恒远利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