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粒砂造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9642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粒砂造粒装置,包括底座,底座设有外壳体,外壳体内设有能够在底座上转动的筒体,筒体顶端开放,底座设有能够驱动筒体旋转的第一动力机构,外壳体设有能够密封筒体顶端的上盖,上盖设有能够伸入至筒体内并且能够旋转搅动物料的造粒爪,底座设有能够驱动造粒爪相对于筒体进行反向旋转的第二动力机构,筒体底部具有卸料口,底座设有能够密封卸料口的封堵机构。第一动力机构使筒体旋转,第二动力机构使造粒爪产生相对于筒体反向旋转的转动进而搅动物料,筒体内的粉状物料形成漩涡,粉状物料互相碰撞结成球状。在造粒完成后,操作封堵机构使球状产品从卸料口卸出。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及成球率稳定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陶粒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陶粒砂造粒装置


技术介绍

1、陶粒由于具备粒级配合理、体积密度小、导热系数低、吸水率低、耐火度高、保温隔热效果好、耐酸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建材行业中的骨料。其作为轻骨料的重要原料之一,陶粒的成型工艺是这样,原料(建筑杂质、石材粉末、添加剂等)经配料后,经过搅拌机进行搅拌以及混合后,再由造粒机进行造粒。在现有造粒设备中,无论是筒式造粒机还是环模造粒机,大多结构复杂并且粉状物料的成球率不稳定,需要经常停车维修,这样无论对造粒机的使用人群还是生产厂家来说费时费力。现急需一种结构简单、成球率稳定的陶粒砂造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球率稳定的陶粒砂造粒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技术包括底座,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底座设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有能够在底座上转动的筒体,所述筒体顶端开放,所述底座设有能够驱动筒体旋转的第一动力机构,所述外壳体设有能够密封筒体顶端的上盖,所述上盖设有能够伸入至筒体内并且能够旋转搅动物料的造粒爪,所述底座设有能够驱动造粒爪相对于筒体进行反向旋转的第二动力机构,所述筒体底部具有卸料口,所述底座设有能够密封卸料口的封堵机构。

3、采用上述结构后,打开上盖然后将粉状物料倾倒入筒体内,随后关闭上盖,操作第一动力机构使筒体旋转,然后操作第二动力机构使造粒爪产生相对于筒体反向旋转的转动进而搅动物料,筒体内的粉状物料形成漩涡,粉状物料互相碰撞结成球状。在造粒完成后,使封堵机构解除对卸料口的密封,球状产品从卸料口卸出。本技术通过筒体和造粒爪作为粉状物料的主要造粒部件,结构简单并且成球率稳定。

4、进一步的,所述造粒爪具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下方设有承载盘,所述承载盘设有环绕连接轴设置的若干搅拌轴。

5、进一步的,所述承载盘外侧面均布有若干向内凹进的加强槽。

6、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半径自下至上逐渐减小。

7、进一步的,所述封堵机构具有铰接在底座上的卸料门,所述底座设有能够驱动卸料门卡接至筒体卸料口的动力元件。

8、进一步的,所述动力元件为电动推杆或液压油缸或气缸。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具有设在底座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动力传递机构驱动连接于筒体。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具有套设在第一电机输出端的齿轮,所述齿轮啮合有设在筒体上的齿圈。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动力机构具有设在底座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动力传递机构驱动连接于连接轴。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具有套设在第二电机输出端上的第一带轮,所述上盖具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具有动力输入端及动力输出端,所述连接轴连接于传动箱的动力输出端,所述传动箱的动力输入端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驱动连接于第二带轮。

13、通过设置搅拌轴,能够对粉状物料充分搅动,而且能够降低对已经结成球状的产品的打散程度;通过设置加强槽,加强槽也能对粉状物料进行搅拌,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造粒效果;通过操作动力元件使卸料门远离卸料口和卡接至卸料口内,能够实现筒体内产品的卸料作业和卸料口的密封作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球率稳定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粒砂造粒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设有外壳体(2),所述外壳体(2)内设有能够在底座(1)上转动的筒体(3),所述筒体(3)顶端开放,所述底座(1)设有能够驱动筒体(3)旋转的第一动力机构(4),所述外壳体(2)设有能够密封筒体(3)顶端的上盖(5),所述上盖(5)设有能够伸入至筒体(3)内并且能够旋转搅动物料的造粒爪(6),所述底座(1)设有能够驱动造粒爪(6)相对于筒体(3)进行反向旋转的第二动力机构(7),所述筒体(3)底部具有卸料口,所述底座(1)设有能够密封卸料口的封堵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粒砂造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造粒爪(6)具有连接轴(61),所述连接轴(61)下方设有承载盘(62),所述承载盘(62)设有环绕连接轴(61)设置的若干搅拌轴(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粒砂造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承载盘(62)外侧面均布有若干向内凹进的加强槽(6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粒砂造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搅拌轴(63)半径自下至上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粒砂造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封堵机构(8)具有铰接在底座(1)上的卸料门(81),所述底座(1)设有能够驱动卸料门(81)卡接至筒体(3)卸料口的动力元件(8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陶粒砂造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动力元件(82)为电动推杆或液压油缸或气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粒砂造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动力机构(4)具有设在底座(1)上的第一电机(41),所述第一电机(41)通过第一动力传递机构(42)驱动连接于筒体(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陶粒砂造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42)具有套设在第一电机(41)输出端的齿轮(421),所述齿轮(421)啮合有设在筒体(3)上的齿圈(422)。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粒砂造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动力机构(7)具有设在底座(1)上的第二电机(71),所述第二电机(71)通过第二动力传递机构(72)驱动连接于连接轴(6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陶粒砂造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72)具有套设在第二电机(71)输出端上的第一带轮(721),所述上盖(5)具有传动箱(722),所述传动箱(722)具有动力输入端及动力输出端,所述连接轴(61)连接于传动箱(722)的动力输出端,所述传动箱(722)的动力输入端设有第二带轮(723),所述第一带轮(721)通过皮带(724)驱动连接于第二带轮(72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粒砂造粒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设有外壳体(2),所述外壳体(2)内设有能够在底座(1)上转动的筒体(3),所述筒体(3)顶端开放,所述底座(1)设有能够驱动筒体(3)旋转的第一动力机构(4),所述外壳体(2)设有能够密封筒体(3)顶端的上盖(5),所述上盖(5)设有能够伸入至筒体(3)内并且能够旋转搅动物料的造粒爪(6),所述底座(1)设有能够驱动造粒爪(6)相对于筒体(3)进行反向旋转的第二动力机构(7),所述筒体(3)底部具有卸料口,所述底座(1)设有能够密封卸料口的封堵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粒砂造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造粒爪(6)具有连接轴(61),所述连接轴(61)下方设有承载盘(62),所述承载盘(62)设有环绕连接轴(61)设置的若干搅拌轴(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粒砂造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承载盘(62)外侧面均布有若干向内凹进的加强槽(6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粒砂造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搅拌轴(63)半径自下至上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粒砂造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封堵机构(8)具有铰接在底座(1)上的卸料门(81),所述底座(1)设有能够驱动卸料门(81)卡接至筒体(3)卸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旋林丽萍马连涛谭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恒远利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