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抛丸机的振动通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993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抛丸机的振动通过装置,包括基体组件、振动组件、缓冲组件、抛丸器组件和螺旋输送组件,基体组件为整个振动通过装置的基体,振动组件设于基体组件内,缓冲组件设有四个,另外一端装设在振动组件的四端,抛丸器组件装设在基体组件的上部,能对待抛丸的工件进行抛丸作用,螺旋输送组件设于基体组件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振动通过装置实现工件的振动输送,具有抛丸喷射全方位,灵活性强,可调性高的特点,减少了劳动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振动盘的设计,可以使工件在振动盘上不断的跳动,以及不断的往下一级阶梯运动时实现翻转运动,实现喷丸器喷丸过程中对工件的全方位喷射。喷丸过程中对工件的全方位喷射。喷丸过程中对工件的全方位喷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抛丸机的振动通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装置
,具体为一种用于抛丸机的振动通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抛丸是一种机械方面的表面处理工艺,是一个冷处理过程,其利用高速运动的弹丸流连续冲击被强化工件表面,迫使靶材表面和表层在循环性变形过程中发生变化,从而可提高零件疲劳断裂抗力,防止疲劳失效,提高疲劳寿命。在抛丸的过程中,需要把工件从一端输送到另外一端,在输送过程中完成抛丸的过程。
[0003]目前在抛丸的过程中,工件的输送主要用到输送网带,由电机驱动输送网带,实现工件从一端输送到另外一端,工件在输送过程基本保持平稳输送,导致在喷丸的过程中只能喷射到工件的某些表面,不能全方位的喷射整个工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抛丸机的振动通过装置,包括基体组件、振动组件、缓冲组件、抛丸器组件和螺旋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器组件装设在基体组件的上部,且抛丸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包括基体组件,所述基体组件为整个振动通过装置的基体,所述振动组件设于基体组件内,所述缓冲组件设有四个,并且所述缓冲组件一端装设在基体组件上,另外一端装设在振动组件的四端,所述抛丸器组件装设在基体组件的上部,所述螺旋输送组件设于基体组件的下方。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包括基体、进料口、工作视窗、出料口和第一出丸口,所述基体为整个振动通过装置的基体,呈长方状,由型材和铁板焊接而成;所述进料口设于基体外部的一侧,所述进料口上固定有进料气缸;所述工作视窗设于基体的一侧,呈透明状;所述出料口设于基体外部的另外一侧,并且所述出料口固定有出料气缸,所述第一出丸口设于出料口的下端。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振动组件设于基体组件的内部,包括振动箱体、密封条、振动连接块、振动电机、振动支撑架和振动盘,所述振动箱体为长方体,底部呈漏斗状,包括第二出丸口、第三出丸口和工件出口,所述第二出丸口和第三出丸口设于振动箱体的底部,所述工件出口设于振动箱体的一端,所述振动连接块设于振动箱体的下端;所述振动电机设有两个,通过螺栓安装在振动连接块上;述振动支撑架架设在振动箱体上;所述振动盘呈阶梯状,并且所述振动盘安装在振动支撑架上。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组件设有四个,一端装设在基体组件上,另外一端装设在振动组件的四端,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振动对接块、机箱连接块、第一法兰、锁紧螺杆、第二法兰、缓冲弹簧、缓冲套筒和调整套筒,所述振动对接块呈L状,焊接在振动箱体上;所述机箱连接块呈L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基体上;所述第一法兰通过螺栓固定在振动对接块上;所述锁紧螺杆的一端套设在第一法兰上,另外一端套设在第二法
兰上;所述第二法兰通过螺栓与振动对接块连接,所述锁紧螺杆套设在上面,所述缓冲弹簧套设在振动对接块和缓冲套筒上;所述调整套筒呈筒状,焊接在基体上,并且所述缓冲套筒套设在调整套筒内。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抛丸器组件装设在基体组件的上部,且抛丸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旋输送组件设于基体组件的下方。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专利的主要优点是:
[0012]一:本技术振动通过装置实现工件的振动输送,具有抛丸喷射全方位,灵活性强,可调性高的特点,减少了劳动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3]二:振动盘的设计,可以使工件在振动盘上不断的跳动,以及不断的往下一级阶梯运动时实现翻转运动,实现喷丸器喷丸过程中对工件的全方位喷射;缓冲组件对振动组件起到缓冲作用,使振动组件在一定的振动频率下振动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抛丸机的振动通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抛丸机的振动通过装置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抛丸机的振动通过装置的顶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抛丸机的振动通过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抛丸机的振动通过装置的振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抛丸机的振动通过装置的振动组件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抛丸机的振动通过装置的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基体组件;11、基体;12、进料口;121、进料气缸;13、工作视窗;14、出料口;141、出料气缸;15、第一出丸口;2、振动组件;21、振动箱体;211、第二出丸口;212、第三出丸口;213、工件出口;22、密封条;23、振动连接块;24、振动电机;25、振动支撑架;26、振动盘;3、缓冲组件;31、振动对接块;32、机箱连接块;33、第一法兰;34、锁紧螺杆;35、第二法兰;36、缓冲弹簧;37、缓冲套筒;38、调整套筒;4、抛丸器组件;5、螺旋输送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实施例:如图1

图7所示,本技术一种用于抛丸机的振动通过装置,包括基体组件1,振动组件2,缓冲组件3,抛丸器组件4,螺旋输送组件5,基体组件1为整个振动通过装置的基体11,振动组件2设于基体组件1内,缓冲组件3设有四个,一端装设在基体组件1上,另外一端装设在振动组件2的四端,抛丸器组件4装设在基体组件1的上部,螺旋输送组件5设于基体组件1的下方。
[0025]基体组件1包括基体11、进料口12,工作视窗13,出料口14,第一出丸口15。基体11
为整个振动通过装置的基体,呈长方状,由型材和铁板焊接而成,供其他零部件固定装配。进料口12设于基体11外部的一侧,在进料口12上固定有进料气缸121。工作视窗13设于基体11的一侧,呈透明状。出料口14设于基体11外部的另外一侧,固定有出料气缸141,第一出丸口15设于出料口14的下端,各组件处于初始位置,进料气缸121运动,使进料口12打开,在进料口12放入待抛丸的工件,待抛丸的工件进入到振动组件2上的振动盘26上。
[0026]振动组件2设于基体组件1的内部,包括振动箱体21、密封条22、振动连接块23、振动电机24、振动支撑架25、振动盘26。振动箱体21为长方体,底部呈漏斗状,包括第二出丸口211、第三出丸口212和工件出口213,第二出丸口211和第三出丸口212设于振动箱体21的底部,工件出口213设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抛丸机的振动通过装置,包括基体组件(1)、振动组件(2)、缓冲组件(3)、抛丸器组件(4)和螺旋输送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器组件(4)装设在基体组件(1)的上部,且抛丸器组件(4)的数量为两个包括基体组件(1),所述基体组件(1)为整个振动通过装置的基体(11),所述振动组件(2)设于基体组件(1)内,所述缓冲组件(3)设有四个,并且所述缓冲组件(3)一端装设在基体组件(1)上,另外一端装设在振动组件(2)的四端,所述抛丸器组件(4)装设在基体组件(1)的上部,所述螺旋输送组件(5)设于基体组件(1)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抛丸机的振动通过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体组件(1)包括基体(11)、进料口(12)、工作视窗(13)、出料口(14)和第一出丸口(15),所述基体(11)为整个振动通过装置的基体,呈长方状,由型材和铁板焊接而成;所述进料口(12)设于基体(11)外部的一侧,所述进料口(12)上固定有进料气缸(121);所述工作视窗(13)设于基体(11)的一侧,呈透明状;所述出料口(14)设于基体(11)外部的另外一侧,并且所述出料口(14)固定有出料气缸(141),所述第一出丸口(15)设于出料口(14)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抛丸机的振动通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组件(2)设于基体组件(1)的内部,包括振动箱体(21)、密封条(22)、振动连接块(23)、振动电机(24)、振动支撑架(25)和振动盘(26),所述振动箱体(21)为长方体,底部呈漏斗状,包括第二出丸口(211)、第三出丸口(212)和工件出口(213),所述第二出丸口(211)和第三出丸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宗明吴家辉童成德朱坤陈月军安江恒憲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太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