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排水路面复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9427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道路桥梁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排水路面复合结构,包括自上而下的上面层、封层、中面层、防裂粘结层、下面层、粘层及基层,所述上面层为高粘度复合改性OGF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排水路面复合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桥梁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排水路面复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排水路面是一种典型的骨架孔隙结构,大量的连通空隙在道路内部形成发达的排水网道,雨水通过网道沿道路横坡由路体内部排出,其具有雨天路面无积水、无水雾、防眩光,抗滑性好,安全性能突出;降噪,缓解热岛效应,节约材料、低碳环保等优点。随着“海绵城市”理念在全国迅速推广,各地逐渐将排水路面作为公路沥青路面面层进行设计使用。
[0003]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运输车辆中大型载货车辆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同时车辆超载、超限的现象也非常严重,造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严重,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和缩短路面使用寿命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路面复合结构,其在兼具排水路面优势的基础上满足重载交通的使用要求。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排水路面复合结构,所述排水路面复合结构包括自上而下的上面层、封层、中面层、防裂粘结层、下面层、粘层及基层,所述上面层为高粘度复合改性OGFC

13型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层,厚度为30mm~50mm;所述中面层为公称最大粒径为13.2mm的半柔性承重层,厚度为30mm~50mm;以及所述的下面层为公称最大粒径为19mm或26.5mm的高粘度复合改性间断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层,厚度为50mm~80mm。
[0007]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上面层包括集料、填料及高粘度复合改性沥青,上面层的空隙率为18%~22%,在60℃温度条件下的动稳定度大于8000次/mm。
[0008]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高粘度复合改性沥青的使用量为高粘度复合改性OGFC

13型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质量的4.6%~5.3%;和/或,所述高粘度复合改性沥青在60℃温度条件下的动力粘度大于200000Pa
·
s。
[0009]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集料由粗集料和细集料组成,所述粗集料为辉绿岩、玄武岩或石灰岩,所述细集料为石灰岩,所述填料为石灰岩矿粉;和/或,所述高粘度复合改性沥青由70号沥青、改性剂1和改性剂2组成,所述改性剂1占高粘度复合改性沥青总体质量的8%~14%,改性剂2占高粘度复合改性沥青总体质量的3%~8%。
[0010]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中面层包括基体沥青混合料与灌浆料,中面层的空隙率为22%~32%,在70℃温度条件下的动稳定度大于70000次/mm。
[0011]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基体沥青混合料中矿物集料的级配范围为:通过16mm筛孔质量百分率为100%;通过13.2mm筛孔质量百分率为80%~100%;通过9.5mm筛孔质量百分率为4%~20%;通过4.75mm筛孔质量百分率为4%~12%;通过2.36mm筛孔质量百分率
为4%~10%;通过1.18mm筛孔质量百分率为6%~18%;通过0.6mm筛孔质量百分率为4%~15%;通过0.3mm筛孔质量百分率为3%~12%;通过0.15mm筛孔质量百分率为3%~8%及通过0.075mm筛孔质量百分率为2%~6%;和/或,所述灌浆料的流动率为10~14/s;泌水率≤3%;七天抗折强度≥5MPa;七天抗压强度≥20/MPa;收缩率≤3%。
[0012]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下面层包括集料、填料、聚合物纤维及高粘度复合改性沥青,下面层的空隙率为8%~12%。
[0013]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聚合物纤维为聚酯纤维或聚丙烯腈纤维或聚酯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的混合纤维;和/或,所述高粘度复合改性沥青的使用量为高粘度复合改性间断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质量的5.3%~6.8%;和/或,所述高粘度复合改性沥青由70号沥青、改性剂1和改性剂2组成,所述改性剂1占高粘度复合改性沥青总体质量的8%~13%,改性剂2占高粘度复合改性沥青总体质量的5%~9%。
[0014]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封层为改性乳化沥青层或热沥青(预拌碎石)层或稀浆封层;和/或,所述防裂粘结层为改性乳化沥青或热沥青浸润的聚酯玻纤布层;和/或,所述的粘层为改性乳化沥青层;和/或,所述的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层。
[0015]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防裂粘结层中的改性乳化沥青或热沥青的洒布量为1.2kg/m2~1.4kg/m2;和/或,所述基层的厚度为400mm~600mm。
[0016]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7]1.采用高粘度复合改性间断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作为下面层,使混合料具有良好的变形特性和优良的抗剪切和抗疲劳能力,可有效的抑制因重载车辆频繁的起步刹车带来的剪应力的扩散展延,使得整个路面结构具有良好的抗车辙、抗疲劳性能;
[0018]2.采用半柔性承重层作为中面层,其同时具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刚性和沥青混凝土的柔性,使得整个路面结构具有极强的承载能力及抗变形性;
[0019]3.采用高粘度复合改性OGFC

13型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层作为上面层,充分发挥排水路面具有的安全舒适性能,在此基础上,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抗变形能力,抑制了车辙、拥包及飞散的产生,从而解决了重载交通的高温耐久性等问题,为排水路面在重载交通铺装中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及其标记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排水路面复合结构的示意图。
[0022]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
[0023]1‑
上面层;2

封层;3

中面层;4

防裂粘结层;5

下面层;6

粘层;7

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
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中所用到的各种常用试剂,均为市售产品。
[0025]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出一种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排水路面复合结构,包括自上而下的上面层、封层、中面层、防裂粘结层、下面层、粘层及基层。
[0026]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该上面层为高粘度复合改性OGFC

13型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层,厚度为30mm~50mm,空隙率为18%~22%,在60℃温度条件下的动稳定度大于8000次/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排水路面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路面复合结构包括自上而下的上面层、封层、中面层、防裂粘结层、下面层、粘层及基层,所述上面层为高粘度复合改性OGFC

13型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层,厚度为30mm~50mm;所述中面层为公称最大粒径为13.2mm的半柔性承重层,厚度为30mm~50mm;以及所述的下面层为公称最大粒径为19mm或26.5mm的高粘度复合改性间断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层,厚度为50mm~8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排水路面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层包括集料、填料及高粘度复合改性沥青,上面层的空隙率为18%~22%,在60℃温度条件下的动稳定度大于8000次/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排水路面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粘度复合改性沥青的使用量为高粘度复合改性OGFC

13型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质量的4.6%~5.3%;和/或,所述高粘度复合改性沥青在60℃温度条件下的动力粘度大于200000Pa
·
s。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排水路面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由粗集料和细集料组成,所述粗集料为辉绿岩、玄武岩或石灰岩,所述细集料为石灰岩,所述填料为石灰岩矿粉;和/或,所述高粘度复合改性沥青由70号沥青、改性剂1和改性剂2组成,所述改性剂1占高粘度复合改性沥青总体质量的8%~14%,改性剂2占高粘度复合改性沥青总体质量的3%~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排水路面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面层包括基体沥青混合料与灌浆料,中面层的空隙率为22%~32%,在70℃温度条件下的动稳定度大于70000次/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排水路面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沥青混合料中矿物集料的级配范围为: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庆宇王腾飞徐韵淳闫国杰袁月周维维李交马广文邓国民邱轶邓聪陈华冯宇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东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