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骨活检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9065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取骨活检器械,包括:取骨钻,近端设有旋转柄,远端设有切割刃部;切割刃部的远端面中心设有定位刃部,切割刃部的远端面切割出十字结构,相邻的两轴之间设有骨屑通道,骨屑通道与旋转柄内部的收集腔连通;骨屑通道包括连通的远端骨屑通道和周向骨屑通道;相邻的两骨屑通道之间的切割刃部的外表面的相同侧设有钻削刃部,钻削刃部包括端面钻削刃部和周向钻削刃部;推杆,推杆的外表面与取骨钻内表面螺纹连接,推杆远端与收集腔的底部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取骨活检器械,可以一次性获取足量的骨屑,简便取骨操作的步骤,减少取骨所耗费的时间,实现快速、足量、安全地取骨的目的。目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骨活检器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骨活检器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开展脊柱、创伤关节及其他手术时,临床手术医生常常需要在患者手术临近部位取相应骨质,来识别患者是否存在骨癌,最终评价可否开展常规手术流程。现有的取骨活检作法为两种:
[0003]①
采用取骨切割钻钻削骨质部位,骨质预存至骨屑槽内,达到一定取骨量,回撤取骨钻,采用锋利器械剔除骨屑槽内的骨质开展骨癌的快速检测。
[0004]采用该取骨方式,在取骨过程中,骨屑往往由于骨钻的旋转离心力导致大部分骨屑脱离钻削槽,导致骨量不足,进而无法开展骨癌的快速检测,需重复取骨,给患者带来非预期的伤害。
[0005]②
采用环切钻的方法取骨,该方法取骨的骨量充足,取骨后取出环切钻内块骨实施骨癌的检测。
[0006]采用该取骨方式,骨质很大程度无法与主体部分骨断开,导致骨钻的取出时,骨质不随取而脱离主体,进而取骨失败。需重复多次取骨,给患者带来非预期的伤害。
[0007]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进行了以下研究:
[0008]专利CN110269662A提供了一种取骨工具,具体取骨方法为:先驱动定位针内部带有螺纹的定位杆钻入骨块并限深,再驱动外套管锯齿部分环形切割,切割成环,再提拉取出骨块。该取骨工具的缺陷为:(1)该取骨器需要对骨质进行两次切割取骨,操作较为繁琐;(2)在完成环形切割后提拉骨块时,由于螺纹接触有限,存在无法提取骨块的现象,特别在临近关节松质骨区域无法提取出骨块的现象尤为突出;(3)环形切割时,由于器械与骨质的切割摩擦,产热集中在环切锯齿上,易造成骨灼伤。
[0009]专利KR1020120128076A提供了用于收集骨头的钻头。该取骨工具的缺陷为:(1)两刃钻削,散热差,切割时产热集中,易出现骨质灼伤情况;(2)外形弹簧套,在高速离心旋转时,弹簧缺口处容易堆积骨屑,从而大大降低弹簧伸缩功能,使得无法获得较为理想的钻削深度;(3)钻削前端设计两刃口,端口轴向暴露空间大,提取取骨钻时,骨屑易出现掉落现象,储骨仓内无法获得较为充足的骨屑量;(4)取骨结束后,骨屑剔除较为不便。
[0010]专利CN111358505A一种微创骨髓活检取材针,通过三棱椎头和三个锥面上的通道,实现骨质的切割和收集。该取材针的缺陷为:(1)钻孔时由于器械与骨块大面积接触引起骨灼伤的现象;(2)头部三棱锥面设计、尾部圆柱体设计中,由于外圆与孔间的摩擦,势必限制了钻孔深度,从而减少了取骨量。
[0011]尽管取骨应用十分普及,但从取骨的效果分析,现有的技术还无法达到临床使用上方便性和有效性的要求。因此,引入一种取骨方便且取骨效率高的取骨活检器来替代现有取骨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专利技术该取骨活检器,需从钻削锋利,预设取骨仓空间及取骨量充足考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取骨活检器械,通过该器械,在临床手术前,可以快速、足量、安全地取骨检测,来识别患者是否存在骨癌,以便评估是否正常开展临床手术的流程。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取骨活检器械,包括:
[0014]取骨钻,近端设有旋转柄,远端设有切割刃部;所述切割刃部的远端面中心设有定位刃部,所述切割刃部的远端面切割出十字结构,相邻的两轴之间设有骨屑通道,所述骨屑通道与所述旋转柄内部的收集腔连通;所述骨屑通道包括连通的远端骨屑通道和周向骨屑通道;相邻的两所述骨屑通道之间的所述切割刃部的外表面的相同侧设有钻削刃部,所述钻削刃部包括端面钻削刃部和周向钻削刃部;
[0015]推杆,所述推杆的外表面与所述取骨钻内表面螺纹连接,所述推杆远端与所述收集腔的底部接触。
[0016]优选地,所述切割刃部的远端面中心设有四面锥,所述四面锥的四个面与所述骨屑通道相对,一组相对的锥面经弧形切割,使得一组相对棱线形成定位刃部。
[0017]优选地,所述推杆的近端设有推杆手柄,所述推杆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推杆内部中空形成推杆内腔,在所述推杆内腔的远端内表面,管径从近到远逐渐增大,形成导向锥孔。
[0018]优选地,所述取骨钻内部中空形成所述收集腔,所述收集腔的近端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配合。
[0019]优选地,所述旋转柄固定在所述取骨钻的近端外表面,所述旋转柄与所述取骨钻形成T型。
[0020]优选地,所述收集腔与所述推杆外壁小间隙配合。
[0021]优选地,所述切割刃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取骨钻的外径。
[0022]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取骨活检器械,通过设有定位刃部和钻削刃部的切割刃部控制骨屑流向,配以骨屑收集腔,将骨屑收集起来;提取骨屑时,通过推杆最大程度覆盖骨屑通道,减少骨屑渗漏量,可以一次性获取足量的骨屑;可以简便取骨操作的步骤,减少取骨所耗费的时间;实现可以快速、足量、安全地取骨的目的,缩短术前取骨的时间,最大程度地将患者创伤减至最少。
[0024](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取骨活检器械,仅由取骨钻和推杆两零部件组成,结构及配合简单,手术操作方便。
[0025](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取骨活检器械,由于定位刃部和钻削刃部的设置,多刃结构设计,分散钻削产热而引起的骨灼伤的风险,最大程度控制切割摩擦产热集中造成骨灼伤的风险。
[0026](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取骨活检器械远端面和圆周向均设置切割刃部,大大提高了切割的锋利度。
[0027](5)前端切割刃部分直径大于近端管部直径,故在允许的情况下可无限钻深,充分获得足够的骨量。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取骨钻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切割刃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图3的右视图;
[0032]图5为图3中B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0033]图6为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7为取骨钻钻削取骨示意图;
[0035]图8为推杆进入取骨钻收集腔示意图;
[0036]图9为取骨钻连同推杆一起提拉示意图;
[0037]图10为推杆底端与取骨钻收集腔底部接触时,切割刃部的下视图;
[0038]图中标记表示说明:
[0039]内螺纹1,旋转柄2,取骨钻3,收集腔4,切割刃部5,定位刃部6,钻削刃部7,端面钻削刃部71,周向钻削刃部72,推杆手柄8,外螺纹9,推杆10,推杆内腔11,导向锥孔12,骨屑通道13。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和具体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范围。在以下描述中,远端表示远离使用者的一端,近端表示靠近使用者的一端。
[0041]实施例1
[0042]参照图8

9中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取骨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骨活检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取骨钻(3),近端设有旋转柄(2),远端设有切割刃部(5);所述切割刃部(5)的远端面中心设有定位刃部(6),所述切割刃部(5)的远端面切割出十字结构,相邻的两轴之间设有骨屑通道(13),所述骨屑通道(13)与所述旋转柄(2)内部的收集腔(4)连通;所述骨屑通道(13)包括连通的远端骨屑通道和周向骨屑通道;相邻的两所述骨屑通道(13)之间的所述切割刃部(5)的外表面的相同侧设有钻削刃部(7),所述钻削刃部(7)包括端面钻削刃部(71)和周向钻削刃部(72);推杆(10),所述推杆(10)的外表面与所述取骨钻(3)内表面螺纹连接,所述推杆(10)远端与所述收集腔(4)的底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取骨活检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刃部(5)的远端面中心设有四面锥,所述四面锥的四个面与所述骨屑通道(13)相对,一组相对的锥面经弧形切割,使得一组相对棱线形成定位刃部(6)。3.根据权利要求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柏艇姚益奇王文波卓清山张鹏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华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