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的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899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9
本申请涉及冷却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的冷却器,其包括冷却器壳体,冷却器壳体内部设置有热交换管,热交换管的一端为进液口,另一端为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均延伸至冷却器壳体外部,其特征在于:热交换管呈环形设置,冷却器壳体内部设置有喷淋机构,喷淋机构包括设置在冷却器壳体底部的储水槽、与水槽连通的供水管、设置在供水管中间的水泵、与供水管连通的内喷淋组件以及供水管连通的外喷淋组件,内喷淋组件用于对热交换管的内圈进行喷淋,外喷淋组件用于对热交换管的外圈进行喷淋。本申请可提升冷却器的冷却效果。本申请可提升冷却器的冷却效果。本申请可提升冷却器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散热的冷却器


[0001]本申请涉及冷却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冷却器。

技术介绍

[0002]冷却器是换热设备的一类,用以冷却流体。通常用水或空气为冷却剂以除去热量。有间壁式冷却器、喷淋式冷却器、夹套式冷却器和蛇管式冷却器等。
[0003]公告号为CN208418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冷却器,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内的换热盘管,上方有喷淋管,箱底下部一侧有冷却水槽,另一侧有由电动机带动的风机组,箱体外有一个一端与冷却水槽相连、另一端与喷淋管相连的水泵,空气冷却器串接在换热盘管前并位于喷淋管上方。
[0004]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上述冷却器利用换热盘管上的喷淋管对换热盘管进行喷淋,虽然可提升冷却效果,但是换热盘管的部分位置会存在喷淋盲区,导致换热盘管的热交换性能不佳,冷却器的冷却效果需要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进一步提升冷却器的冷却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的冷却器。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效散热的冷却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散热的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壳体,所述冷却器壳体内部设置有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的一端为进液口,另一端为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延伸至所述冷却器壳体外部,所述热交换管呈环形设置,所述冷却器壳体内部设置有喷淋机构,所述喷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却器壳体底部的储水槽、与储水槽连通的供水管、设置在供水管中间的水泵、与供水管连通的内喷淋组件以及与供水管连通的外喷淋组件,所述内喷淋组件用于对所述热交换管的内圈进行喷淋,所述外喷淋组件用于对所述热交换管的外圈进行喷淋。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冷却器壳体内部设置环形的热交换管,需要冷却的介质从进液口进入热交换管,并从出液口排出,需要冷却的介质经过热交换管内部时,利用内喷淋组件和外喷淋组件配合工作,对环形的热交换管进行全方面喷淋,减小热交换管的喷淋盲区,增大热交换管的冷却面积,从而提升冷却效果。
[0008]可选的,所述热交换管包括若干直管部和连接相邻两个直管部的连接部,所述直管部水平或者垂直设置,若干所述直管部围成环形,所述连接部连接前一个所述直管部的出水端和后一个所述直管部的入水端。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若干直管部围成环形,利用连接部连通两个相邻的直管部,从而组成环形的热交换管,利用特定的结构与喷淋机构相配合,实现对热交换管的全面喷淋。
[0010]可选的,所述内喷淋组件包括与所述热交换管同轴设置的安装轴、转动设置在安装轴上的储液环、连接储液环与所述供水管的柔性管、设置在所述储液环外圈的若干内喷
淋头,所述安装轴与所述冷却器壳体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环与所述安装轴同轴设置,所述内喷淋头朝向所述热交换管内圈。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柔性管连通储液环与供水管,使储液环内部充满喷淋水,而后内喷淋头对热交换管内圈进行喷淋,同时储液环转动设置在安装轴上,可利用储液环的转动使喷淋更加均匀,增大热交换管内圈被喷淋的区域,从而提升冷却效果。
[0012]可选的,所述储液环沿所述安装轴轴向设置有若干个。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若干个储液环进一步提升对热交换管喷淋的均匀性。
[0014]可选的,所述安装轴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往复转动,所述储液环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圈,相邻两个所述储液环通过连接杆连接与连通。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电机通过齿轮和齿圈传动带动储液环往复转动,从而实现储液环的往复转动,往复转动可对柔性管进行保护,利用连接杆连通所有储液环,并带动所有储液环同步转动。
[0016]可选的,所述外喷淋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冷却器壳体侧壁上的喷淋架、设置在喷淋架上的喷淋弧管、连通喷淋弧管与所述供水管的喷淋管以及设置在喷淋弧管上的若干外喷淋头,所述喷淋架沿所述热交换管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喷淋弧管沿所述喷淋架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外喷淋头朝向所述热交换管设置。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喷淋管连接喷淋弧管与供水管,使喷淋弧管内部充满喷淋水,而后利用外喷淋头对热交换管的外圈进行喷淋,从而使整个热交换管都得到全面喷淋,从而提升对热交换管的冷却效果。
[0018]可选的,所述冷却器壳体顶部固定设置有风扇,所述冷却器壳体上靠近所述储水槽的侧壁上开设若干进风口。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风扇向冷却器壳体外部吹风,从而在冷却器壳体内部形成真空,使外部的低温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冷却器壳体内部,利用流动的空气对喷淋后的热交换管进行冷却。
[0020]可选的,所述直管部为波节管。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波节管作为直管部,需要冷却的介质进入波节管后,流经凹槽段时会产生湍流,不仅阻止了内流通道和流动死区,提高了换热能力,同时湍流会使管壁上不易形成垢层的晶核和聚积结垢物,使换热管不易结垢。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冷却器壳体内部设置环形的热交换管,需要冷却的介质从进液口进入热交换管,并从出液口排出,需要冷却的介质经过热交换管内部时,利用内喷淋组件和外喷淋组件配合工作,对环形的热交换管进行全方面喷淋,减小热交换管的喷淋盲区,增大热交换管的冷却面积,从而提升冷却效果;2.利用柔性管连通储液环与供水管,使储液环内部充满喷淋水,而后内喷淋头对热交换管内圈进行喷淋,同时储液环转动设置在安装轴上,可利用储液环的转动使喷淋更加均匀,增大热交换管内圈被喷淋的区域,从而提升冷却效果;3.利用波节管作为直管部,需要冷却的介质进入波节管后,流经凹槽段时会产生
湍流,不仅阻止了内流通道和流动死区,提高了换热能力,同时湍流会使管壁上不易形成垢层的晶核和聚积结垢物,使换热管不易结垢。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体现喷淋机构结构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体现内喷淋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体现外喷淋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冷却器壳体;11、进风口;12、支撑板;13、固定板;2、热交换管;21、进液口;22、出液口;23、直管部;24、连接部;3、喷淋机构;31、储水槽;32、供水管;33、水泵;34、内喷淋组件;341、安装轴;342、储液环;343、柔性管;344、内喷淋头;345、驱动电机;346、齿轮;347、齿圈;348、连接杆;35、外喷淋组件;351、喷淋架;352、喷淋弧管;353、喷淋管;354、外喷淋头;4、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散热的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壳体(1),所述冷却器壳体(1)内部设置有热交换管(2),所述热交换管(2)的一端为进液口(21),另一端为出液口(22),所述进液口(21)和所述出液口(22)均延伸至所述冷却器壳体(1)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2)呈环形设置,所述冷却器壳体(1)内部设置有喷淋机构(3),所述喷淋机构(3)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却器壳体(1)底部的储水槽(31)、与储水槽(31)连通的供水管(32)、设置在供水管(32)中间的水泵(33)、与供水管(32)连通的内喷淋组件(34)以及与供水管(32)连通的外喷淋组件(35),所述内喷淋组件(34)用于对所述热交换管(2)的内圈进行喷淋,所述外喷淋组件(35)用于对所述热交换管(2)的外圈进行喷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2)包括若干直管部(23)和连接相邻两个直管部(23)的连接部(24),所述直管部(23)水平或者垂直设置,若干所述直管部(23)围成环形,所述连接部(24)连接前一个所述直管部(23)的出水端和后一个所述直管部(23)的入水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喷淋组件(34)包括与所述热交换管(2)同轴设置的安装轴(341)、转动设置在安装轴(341)上的储液环(342)、连接储液环(342)与所述供水管(32)的柔性管(343)、设置在所述储液环(342)外圈的若干内喷淋头(344),所述安装轴(341)与所述冷却器壳体(1)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巴斯特冷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