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车道交叉路口优化道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859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四车道交叉路口优化道路结构,特别涉及道路优化结构的技术领域,包括包括四条道路,所述四条道路交叉形成十字路口,所述四条道路包括东部道路,南部道路,西部道路,北部道路,每条道路包括双向四车道,所述双向四车道依次为:右侧靠边车道、右侧靠内车道、左侧靠边车道、左侧靠内车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不需要红绿灯引导提高十字路口疏通效率的技术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车道交叉路口优化道路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优化结构的
,尤其是指一种四车道交叉路口优化道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道路交叉口是不同方向道路在同一平面交叉的部分,通常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立体交叉使得各向车流在不同平面上通过,克服了平面交叉行车速度低、通行能力低的缺点。然而,现有的立体交叉口往往采取单一的上跨式或下穿式立交桥结构,形成多个接近在同一平面上的主线道路,使得立交桥层次越来越多。苜蓿形和喇叭形等结构复杂的互通式立交桥适用范围有限,仅用于等级高、交通量大的两条道路相交,而且用地较为充分的地方;司机通过这类互通式立交桥时,需长时间行驶在环形匝道上,行驶条件较差;若增大环形匝道的半径,则带来更大的占地面积。此外,现有立体交叉口难以实现彻底的机非分离和人车分离,仍然存在着潜在的交通安全风险。
[0003]现有技术中大部分都是四车道,但是由于四车道相较于六车道直行,左转,右转,要想达到互相影响需要红绿灯来引导交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车道交叉路口优化道路结构,其具有不需要红绿灯直提高十字路口疏通效率的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四车道交叉路口优化道路结构,包括包括四条道路,所述四条道路交叉形成十字路口,所述四条道路包括东部道路,南部道路,西部道路,北部道路;
[0007]每条道路包括双向四车道,所述双向四车道依次为:右侧靠边车道、右侧靠内车道、左侧靠边车道、左侧靠内车道;
[0008]所述西部道路右侧靠边车道和东部道路左侧靠边车道连通有弧形高架桥,所述东部道路右侧靠边车道和西部道路左侧靠边车道连通有弧形高架桥,所述南部道路右侧靠边车道和北部道路左侧靠边车道连通有弧形高架桥,所述北部道路右侧靠边车道和南部道路右侧靠边车道连通有弧形高架桥;
[0009]所述西部道路右侧靠边车道和南部左侧靠边道路连通有弧形车道,所述南部道路右侧靠边车道和东部左侧靠边道路连通有弧形车道,所述东部道路右侧靠边车道和北部左侧靠边道路连通有弧形车道,所述北部道路右侧靠边车道和西部左侧靠边道路连通有弧形车道。
[0010]所述西部道路右侧靠内车道和北部道路左侧靠内车道连通有地下弧形通道,所述南部道路左侧靠内车道和东部道路右侧靠内车道连通有地下弧形通道,所述南部道路右侧靠内车道和西部道路左侧靠内车道连通有地上弧形道路,所述北部道路右侧靠内车道和东部道路左侧靠内车道连通有地上弧形道路。
[0011]优选的,所述弧形车道下方设置有地下通道,所述每条道路靠近地上弧形道路一端架设有人行桥。
[0012]优选的,所述弧形高架桥和相邻弧形高架桥相互交错呈花瓣状。
[0013]优选的,每一个所述弧形高架桥先跨过其自身右侧弧形高架桥再从下一弧形高架桥下方穿过。
[0014]优选的,所述弧形高架桥采用钢铁柱支撑。
[0015]优选的,所述弧形高架桥护栏内侧设置有灯条以及指示牌。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每条道路上的汽车想要左转,先排列到右侧靠内车道进入地上弧形道路或者地下弧形道路;每条道路上的汽车想要直行,先排列到右侧靠外车道进入弧形高架桥到达对面道路,每条道路上的汽车想要右拐,先排列到右侧靠外车道进入弧形车道,采用这样的道路优化结构,使得四车道上的车流能够左转右转直行,不需要红绿灯。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18]图2是图1中车流方向示意图。
[0019]图中标识分别为,1、右侧靠边车道;2、右侧靠内车道、3、左侧靠边车道;4、左侧靠内车道;5、弧形高架桥;6、弧形车道;7、地下弧形通道;8、地上弧形道路;9、地下通道;10、人行桥。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参见图1到图2,一种四车道交叉路口优化道路结构,包括包括四条道路,所述四条道路交叉形成十字路口,所述四条道路包括东部道路,南部道路,西部道路,北部道路;
[0023]每条道路包括双向四车道,所述双向四车道依次为:右侧靠边车道1、右侧靠内车道2、左侧靠边车道3、左侧靠内车道4;
[0024]所述西部道路右侧靠边车道1和东部道路左侧靠边车道3连通有弧形高架桥5,所述东部道路右侧靠边车道1和西部道路左侧靠边车道3连通有弧形高架桥5,所述南部道路右侧靠边车道1和北部道路左侧靠边车道3连通有弧形高架桥5,所述北部道路右侧靠边车道1和南部道路右侧靠边车道1连通有弧形高架桥5;
[0025]所述西部道路右侧靠边车道1和南部左侧靠边道路连通有弧形车道6,所述南部道路右侧靠边车道1和东部左侧靠边道路连通有弧形车道6,所述东部道路右侧靠边车道1和北部左侧靠边道路连通有弧形车道6,所述北部道路右侧靠边车道1和西部左侧靠边道路连通有弧形车道6。
[0026]所述西部道路右侧靠内车道2和北部道路左侧靠内车道4连通有地下弧形通道7,所述南部道路左侧靠内车道4和东部道路右侧靠内车道2连通有地下弧形通道7,所述南部道路右侧靠内车道2和西部道路左侧靠内车道4连通有地上弧形道路8,所述北部道路右侧
靠内车道2和东部道路左侧靠内车道4连通有地上弧形道路8。
[0027]工作原理:每条道路上的汽车想要左转,先排列到右侧靠内车道2进入地上弧形道路8或者地下弧形道路;每条道路上的汽车想要直行,先排列到右侧靠外车道进入弧形高架桥5到达对面道路,每条道路上的汽车想要右拐,先排列到右侧靠外车道进入弧形车道6,采用这样的道路优化结构,使得四车道上的车流能够左转右转直行,不需要红绿灯。
[0028]所述弧形车道6下方设置有地下通道9,所述每条道路靠近地上弧形道路8一端架设有人行桥10,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得为了方便行人修地下通道9工程更小,行人去对面更加方便,也不会在地下通道9迷路。
[0029]所述弧形高架桥5和相邻弧形高架桥5相互交错呈花瓣状,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得高架桥能够更加长一些,坡度更低,使得汽车穿过安全性更高。
[0030]每一个所述弧形高架桥5先跨过其自身右侧弧形高架桥5再从下一弧形高架桥5下方穿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得汽车爬坡稍微陡一些,下坡缓一些,从而能够使得汽车经过弧形高架桥5安全性更高。
[0031]所述弧形高架桥5采用钢铁柱支撑。
[0032]所述弧形高架桥5护栏内侧设置有灯条以及指示牌,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得弧形高架桥5夜晚也能进行正确导向。
[0033]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专利技术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车道交叉路口优化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四条道路,所述四条道路交叉形成十字路口,所述四条道路包括东部道路,南部道路,西部道路,北部道路;每条道路包括双向四车道,所述双向四车道依次为:右侧靠边车道(1)、右侧靠内车道(2)、左侧靠边车道(3)、左侧靠内车道(4);所述西部道路右侧靠边车道(1)和东部道路左侧靠边车道(3)连通有弧形高架桥(5),所述东部道路右侧靠边车道(1)和西部道路左侧靠边车道(3)连通有弧形高架桥(5),所述南部道路右侧靠边车道(1)和北部道路左侧靠边车道(3)连通有弧形高架桥(5),所述北部道路右侧靠边车道(1)和南部道路右侧靠边车道(1)连通有弧形高架桥(5);所述西部道路右侧靠边车道(1)和南部左侧靠边道路连通有弧形车道(6),所述南部道路右侧靠边车道(1)和东部左侧靠边道路连通有弧形车道(6),所述东部道路右侧靠边车道(1)和北部左侧靠边道路连通有弧形车道(6),所述北部道路右侧靠边车道(1)和西部左侧靠边道路连通有弧形车道(6)。所述西部道路右侧靠内车道(2)和北部道路左侧靠内车道(4)连通有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莉车家强邓诗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