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毫米波雷达动态目标快速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86806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毫米波雷达动态目标快速检测方法,包括:车载毫米波雷达发射天线发射出线性调频信号,接收天线采集到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以及掺杂的噪声信号,经由混频器处理后输出回波差拍信号,AD采集模块对回波差拍信号采样输出数字信号;利用改进型稀疏傅里叶变换算法对采集到的混有噪声以及静态目标干扰信号的回波信号进行处理,并采用MTI技术滤除静态目标信号,输出不同距离有效运动目标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MTI技术与MTD技术级联的方式实现对目标回波信号的相干积累和对背景噪声的非相干积累,并利用速度信息进一步分辨出相同距离的不同运动目标信号,提高了雷达运行效率与有效运动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增强了智能驾驶系统的实时性与可靠性。系统的实时性与可靠性。系统的实时性与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毫米波雷达动态目标快速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载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毫米波雷达动态目标快速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智能驾驶系统在夜间、隧道、强光、大雾等可视环境不好的复杂环境工作时,由于摄像头采集图像的能力大大减弱,车载毫米波雷达承担起目标检测的主要任务。为了使智能驾驶系统在此复杂环境下依据检测到的目标信息做出快速响应,对车载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的实时性和有效运动目标检测的准确性提出更高要求。
[0003]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的传统方法是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它的运算复杂度正比于输入信号的长度,具有较高的运算复杂度。然而,车载毫米波雷达实时处理的信号是动态更新的,其接收信号的频谱是稀疏的,仅有一小部分为关注的部分,大部分都可以忽略。针对频域稀疏信号的处理,已有研究人员提出一种亚线性算法—稀疏傅里叶变换算法。该算法运用在雷达信号处理中可以极大降低运算复杂度且可以滤除一般噪声,但是在复杂环境中,雷达受到强杂波干扰,接收信号会掺杂频谱系数较大的噪声,在低信噪比情况下,雷达检测出虚警目标的概率大大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毫米波雷达动态目标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毫米波雷达发射天线发射出线性调频信号,接收天线采集到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以及掺杂的噪声信号;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以及掺杂的噪声信号经由混频器处理后输出回波差拍信号,AD采集模块将回波差拍信号采样,输出数字信号;利用改进型稀疏傅里叶变换算法对采集到的混有噪声以及静态目标中的干扰信号进行处理,抑制噪声来滤除虚警目标信号,并采用动目标显示MTI滤除静态目标信号,输出不同距离有效运动目标信号;利用动目标显示MTI与动目标检测MTD级联的方式,利用动目标检测MTD继续处理数字信号,实现对目标回波信号的相干积累和对背景噪声的非相干积累,并利用速度信息进一步分辨出相同距离的不同运动目标信号;输出运动目标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雷达动态目标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信号利用改进型稀疏傅里叶变换算法处理的同时增加门限判决器,利用奈曼皮尔逊准则选择出最优阈值;对改进型稀疏傅里叶变换算法中哈希映射与频谱重构两个阶段进行频谱检测并对信号有效部分进行提取,利用运动目标和静态目标在回波差拍信号频谱中的区别,对相邻周期的信号进行相减,消除静态目标,保留有效运动目标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毫米波雷达动态目标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速度信息进一步分辨出相同距离的不同运动目标信号具体为:设在雷达信号所覆盖的区域内,存在一个动目标,在t=0时与雷达的距离为R0,径向速度为v,雷达信号的发射周期为T
r
,电磁波传输速度为c,发射信号幅度为A0,初始相位为雷达发射信号频率为f0,μ=B/T
r
为调频斜率,B为调频带宽,m为雷达信号的发射周期计数,雷达的发射信号表示为:则有效区间t∈[

T
r
/2,T
r
/2],忽略发射信号的初始相位、传播过程中的噪声和目标发射引起的相移,并且以A
B,m
作为回波信号的幅值,回波差拍信号的复信号为:将回波差拍信号的复信号输入到动目标显示MTI中进行处理,根据运动目标和静态目标回波差拍信号频谱的区别分辨出不同距离的有效运动目标信号;采用动目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徐博张志韩太林王啸刘轩鞠明池韩镇宇陈怡嘉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