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强吸震能力的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65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6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强吸震能力的鞋底,属于鞋底的技术领域,其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上表面开设有吸震槽,吸震槽位于鞋底本体靠近鞋尖的位置;吸震槽内设有具有吸震能力的吸震组件,吸震槽开口处固连有作用板;鞋底本体靠近鞋跟的侧壁开设有减震槽;减震槽内设具有减震作用的减震组件,减震槽开口处固设有封闭板;鞋底本体周向侧壁开设有减震孔,减震孔设有若干个。本申请具有提升鞋底本体的吸震能力,提高鞋子的舒适度的效果。提高鞋子的舒适度的效果。提高鞋子的舒适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强吸震能力的鞋底


[0001]本申请涉及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强吸震能力的鞋底。

技术介绍

[0002]鞋子是生活必需品之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鞋子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不同类型鞋子的性能需求,需对鞋底的材料进行选择,鞋底多采用PU、TPR、EVA、橡胶等材料,TPR底是一种最常见的鞋底;PU底多用于制造高档皮鞋、运动鞋、旅游鞋等;橡胶底适于各种室内运动鞋;EVA底常用于慢跑、慢步、休闲鞋、足训鞋。
[0003]相关技术中,鞋底包括一体成型的鞋底本体;人们在行走中脚落地时鞋底本体将给脚一个向上的冲击力。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鞋底吸震能力低,鞋子舒适度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升鞋底本体的吸震能力,提高鞋子的舒适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强吸震能力的鞋底。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有强吸震能力的鞋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具有强吸震能力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上表面开设有吸震槽,吸震槽位于鞋底本体靠近鞋尖的位置;吸震槽内设有具有吸震能力的吸震组件,吸震槽开口处固连有作用板;鞋底本体靠近鞋跟的侧壁开设有减震槽;减震槽内设具有减震作用的减震组件,减震槽开口处固设有封闭板;鞋底本体周向侧壁开设有减震孔,减震孔设有若干个。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们在行走时,脚会给鞋底本体一个压力,进而使减震孔发生变形,起到减震的效果;脚后跟在落地时,脚后跟按压鞋底本体靠近鞋跟的一端向下移动,此时被按压的鞋底本体开始挤压减震组件,减震组件给下移的鞋底本体一个缓冲,进而减小了脚后跟在落地瞬间的冲击力对足踝、髋关节的冲击;前脚掌在另一只脚向前迈的时侯,这只脚的前脚掌开始挤压作用板,作用板开始挤压吸震组件,吸震组件给下移的作用板一个缓冲,进而减小了身体大部分重量落在前脚掌上时对前脚掌的冲击;封闭板将减震组件封闭保护在减震槽内,减小了鞋底本体受到外界环境冲击时损坏减震组件的可能,进而使减震组件的减震效果更好,提升了鞋底本体的吸震能力,提高了鞋子的舒适度。
[0009]可选的,所述吸震组件包括吸震板、吸震弹簧,吸震板设置有两个;吸震板的一端与作用板的下表面转动连接,吸震弹簧固设在吸震板正对的两个侧壁间;吸震板固连吸震弹簧的侧壁倾斜向下设置,吸震板远离作用板的一端在吸震槽内底壁上滑移。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脚掌挤压作用板,作用板发生变形并竖直下移,作用板挤压吸震板绕自身转动轴线转动,两个吸震板的转动方向相反,两个吸震板底端沿吸震槽内底壁向相反方向滑移,使吸震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吸震弹簧使吸震板转动的速度逐渐减
小;当前脚掌抬起,前脚掌停止挤压鞋底本体,在吸震弹簧自身回弹力的作用下拉动两个吸震板向相反方向转动,两个吸震板分别带动两个滑块沿滑槽向相对的方向移动,作用板恢复原性,进而达到减震的效果。
[0011]可选的,所述吸震槽内底壁开设有滑槽,滑槽开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吸震板的下方;吸震板底端转动连接有滑块,滑块在滑槽内滑移。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震板绕自身转动轴线转动时,吸震板底端带动滑块沿滑槽滑移,使吸震板绕自身转动轴线转动的更加平稳。
[0013]可选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板、减震弹簧,减震弹簧设有若干个,减震板固设在减震槽内底壁上;减震槽内顶壁开设有作用槽,减震弹簧固设在作用槽内;减震弹簧靠近作用槽开口处的一端和减震板上表面固连,减震板靠近减震弹簧的一端位于作用槽内。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脚后跟挤压鞋底本体并使鞋底本体下移,减震板沿作用槽周向内侧壁滑移,减震板挤压减震弹簧并使减震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减震弹簧的自身回弹力使鞋底本体下移的速度逐渐减小,达到了减震的效果。
[0015]可选的,所述减震槽内侧壁开设有换气孔,换气孔与鞋底本体周向侧壁连通。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脚后跟挤压鞋底本体时,封闭板与减震槽围成的空间逐渐减小,位于封闭板与减震槽内的气体通过换气孔排到鞋底本体外部,减小了鞋底本体下移时的阻力,进而达到了吸震的效果。
[0017]可选的,所述换气孔周向内侧壁固连有空气过滤层。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脚后跟不再挤压减震组件时,减震弹簧推使减震板向远离作用槽的方向滑移,此时封闭板与减震槽围成的空间逐渐增大,经空气过滤层过滤后的空气通过换气孔进入减震槽与封闭形成的空间内,减少了空气中杂质进入减震槽内的可能。
[0019]可选的,所述减震孔的截面为菱形。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鞋底本体受力时,菱形的减震孔更容易发生变形,进而使鞋底本体的减震效果更好。
[0021]可选的,所述鞋底本体为PU材质的鞋底本体。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质地柔软、弹性佳、减震性能好的PU材质使鞋底本体的吸震效果更好。
[0023]可选的,所述鞋底本体下表面固连有橡胶层。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在行走时,橡胶层对鞋底本体进行保护,减小了地面对鞋底本体的伤害,延长了鞋底本体的寿命。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6]1.通过设置吸震组件减小了前脚掌落地时地面对脚的冲击,达到了减震的效果,提升了鞋子的舒适度;
[0027]2.通过设置减震组件减小了脚后跟落地时地面对脚的冲击,达到了减震的效果,提升了鞋子的舒适度;
[0028]3.通过设置减震孔,鞋子落地时减震孔发生变形,达到了吸震的效果,减小了地面对脚的冲击,提升了鞋子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为显示吸震组件的剖视图;
[0031]图3是为显示滑块的剖视图;
[0032]图4是为显示空气过滤层的局部剖视图。
[0033]图中,1、鞋底本体;2、吸震槽;21、滑槽;22、滑块;23、换气孔;231、空气过滤层;3、吸震组件;31、吸震板;32、吸震弹簧;4、作用板;5、减震槽;51、作用槽;6、减震组件;61、减震板;62、减震弹簧;7、封闭板;8、减震孔;9、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具有强吸震能力的鞋底。
[0036]参考图1和图2,一种具有强吸震能力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鞋底本体1靠近鞋尖处的上表面开设有吸震槽2,吸震槽2内设有吸震组件3,吸震组件3用于当鞋底本体1受到压力时对鞋底本体1的吸震;吸震槽2周向内侧壁固连有作用板4,作用板4位于吸震组件3上方;鞋底本体1靠近鞋跟处的周向侧壁开设有减震槽5,减震槽5内设有减震组件6,减震组件6用于当鞋底本体1受到压力时对鞋底本体1的吸震;减震槽5靠近自身开口处的侧壁固连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强吸震能力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上表面开设有吸震槽(2),吸震槽(2)位于鞋底本体(1)靠近鞋尖的位置;吸震槽(2)内设有具有吸震能力的吸震组件(3),吸震槽(2)开口处固连有作用板(4);鞋底本体(1)靠近鞋跟的侧壁开设有减震槽(5);减震槽(5)内设具有减震作用的减震组件(6),减震槽(5)开口处固设有封闭板(7);鞋底本体(1)周向侧壁开设有减震孔(8),减震孔(8)设有若干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强吸震能力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震组件(3)包括吸震板(31)、吸震弹簧(32),吸震板(31)设置有两个;吸震板(31)的一端与作用板(4)的下表面转动连接,吸震弹簧(32)固设在吸震板(31)正对的两个侧壁间;吸震板(31)固连吸震弹簧(32)的侧壁倾斜向下设置,吸震板(31)远离作用板(4)的一端在吸震槽(2)内底壁上滑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强吸震能力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震槽(2)内底壁开设有滑槽(21),滑槽(21)开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吸震板(31)的下方;吸震板(31)底端转动连接有滑块(22),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长海周鑫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创来鞋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