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压制的保持闩元件的模块化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171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壳体(104),其具有将配合端(110)与加载端(108) 分开的前壁(106)。壳体具有从前壁朝加载端延伸的模块支撑罩(115),模 块支撑罩具有设置在其上的闩元件(178)。触头模块(150,152,170)包 括保持在介电托架(350,550,564)中的触点阵列(304,504)。触头模块 包括配合端,当触头模块完全载入壳体内时配合端紧接壳体前壁设置。触头 模块包括相对的侧和模块边缘(382,582)。保持闩元件(312,512)独立 于触头模块形成并保持在其中,保持闩元件延伸超过模块边缘,保持闩元件 啮合模块支撑罩上的闩元件以将触头模块牢固地保持在壳体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触头模块的电连接器,该触头模块具有压制的导线框和保持闩元件。
技术介绍
在一些连接器应用中,连接器与一系列装入公共连接器壳体内部的触头模块或部件(chicklets)一起装配。每个触头模块包括一个介电托架,其围绕具有从托架的相对或邻近端延伸的管脚的触点阵列介电。在一些应用中,触头模块通过在触点上外模成型(overmold)托架而形成,而在另一些应用中,触头模块形成为预模铸的后壳和盖子,它们被压制而彼此配合以包围触点阵列。连接器壳体通常包括加载端、连接器配合端和板安装端。该模块通过加载端单独或成组地装入连接器,直到每个模块上的管脚从相应连接器配合端和板安装端延伸出来。模块化的连接器通常包括将模块保持在壳体内的闩部件。典型的闩部件包括与连接器壳体一体形成的闩元件。触头模块也具有形成为托架的整体部分的闩部件。托架和闩部件由介电材料形成,如塑料。因此,现有的闩部件随着时间的过去易断裂或失去闩挠力。另外,塑料闩具有有限的强度,随着时间的过去会磨损且会发展出更容易断开的圆形边缘。仍然需要改进的连接器组件和触头模块设计以提供更坚固可靠的保持闩元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包含壳体的电连接器,所述壳体具有将配合端与加载端分离的前壁。该壳体具有从前壁朝向加载端延伸的模块支撑罩,且该模块支撑罩具有设置在其上的闩元件。触头模块包括保持在介电托架中的触点阵列。触头模块包括当触头模块完全装入壳体时紧接着壳体前壁设置的配合端。触头模块包括相对的侧和模块边缘。保持闩元件独立于触头模块形成并保持在其中。保持闩元件延伸超过模块边缘,且保持闩元件啮合模块支撑罩上的闩元件以将触头模块牢固地保持在壳体内。附图说明图1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形成的电连接器的正面透视图。图2表示具有对准以装入的信号和电力触头模块的图1的电连接器的分解背面透视图。图3表示托架条的一部分,其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的制造过程期间固持一般的导线框和保持闩元件。图4表示装入触头模块后壳的图3的保持闩元件和信号触点的第一种图案。图5表示电力触头导线框。图6表示在托架条被移除且导线框被安装到后壳上之后电力触头导线框的侧透视图。图7表示当电力触头图案装入后壳内且相应的盖子固定到后壳时形成的电力触头模块的侧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典型实施例形成的电连接器100的正面透视图。连接器100包括壳体104,其具有安装端105和将配合端110与加载端108分开的前壁106。壳体104包括前部的上下罩112和114,其分别从前壁106朝向配合端110延伸。上下罩112和114可具有对准部件和锁定部件以便于和相配的连接器接合。导柱116从前壁106朝配合端110延伸以便于和相配的连接器接合。前壁106具有管脚图案107以通过其接受信号和电力触点管脚。管脚图案107分配到诸如电力传输部分109、第一信号部分111和第二信号部分113的区域或部分内。电力传输部分109在导柱116的相对侧上包括与信号触点一起成组的多组电力触点。例如,电力触点120、122、124和126与信号触点128成组,所有这些触点穿过前壁106延伸并位于导柱116的一侧上。电力触点130、132、134和136与信号触点138成组,所有这些触点穿过前壁106延伸并位于导柱116的另一侧上。第一信号部分111包括沿平行的垂直中心线成列排列的信号触点140。在每列中,信号触点140彼此均匀地间隔开。邻近的列彼此横向地分开。第二信号部分113包括沿平行的垂直中心线成列排列的信号触点146。在每列中,信号触点146成对排列。成对的信号触点146间隔开一距离(此后称作对内间距),同时对之间间隔开一距离(此后称作对间间距)。相邻列之间的间距可根据应用而不同,可与标准信号部分109内的列之间的间距不同。图2表示连接器100和对准以装入的一系列信号触头模块170和电力触头模块150和152的分解背面透视图。如图2所示,前壁106包括朝加载端108延伸的模块支撑罩115。模块支撑罩115包括设置在其中的一系列的槽172,其从前壁106延伸并且向下开口。槽172可以是不同的尺寸以确保相应电力或信号触头模块150、152或170的载入。模块支撑罩115包括其中具有闩窗178的顶面117。窗178表示闩元件并穿过模块支撑罩115从顶面117延伸到槽172内。至少一个窗178与每个槽172对齐。每个窗178包括一个位于窗178的后端的窗闩表面179。每个电力和信号触头模块150、152和170包括一个容纳在相应窗178内的闩176。闩176和相应的窗178相互配合以将电力和信号触头模块150、152和170锁定在壳体104中。连接器100的电力传输部分109容纳第一电力模块150和第二电力模块152。电力模块150包括电力触点120、122、124和126以及信号触点128(图1)。电力模块152包括电力触点130、132、134和136以及信号触点138。每个电力模块150和152包括由间隔件164分隔的一对电力触头片组件160。电力触头片组件160是相同的且可交换的。可选的,电力触头模块150和152每个可包括单个的电力触头片组件160,在这种情况下可交换地使用术语“模块”和“片组件”指代常用的结构。电力触头片组件160包括一对电力触点,取决于在电力模块150和152中的位置,这对触点可以是电力触点120和122、或电力触点124和126、或电力触点130和132、或电力触点134和136。每个触头模块和触头片组件通常是正方形或矩形形状且具有沿一般平行的平面延伸的相对的侧。每个触头模块和触头片组件由成形为与壳体104和电路板的轮廓相匹配的边缘所环绕。容纳信号触头模块170的连接器100的单个部分111和113可包含一个或多个片组件。电力片组件160、间隔件164和触头模块170容纳在形成于连接器壳体104内的相应槽172中。图3表示托架条300的一部分,所述托架条具有共同压制在其中的主要或普通信号触头导线框302和保持闩元件312的。保持闩元件312是用于闩176的一个示例结构(图2)。托架条300包括一系列的普通导线框302和保持闩元件312(仅示出其中一个)。虽然未示出,但可以理解,一系列的常见导线框302和保持闩元件312沿托架条300设置在相对的末端303和307上。托架条300包括分布在其周围的一系列的孔301,其用于在制造过程中在不同阶段期间沿组装步骤传输托架条300。普通导线框302包含形成为阵列并通过触点到触点间隙306彼此间隔开的多个触点304。触点到触点间隙306的宽度根据触点的结构而不同。每个触点304具有设置在其中一端的连接器配合管脚308和设置在相对端的板安装管脚310。在图3的实施例中,板安装管脚310形成为“针眼”管脚。如图3所示,连接器配合管脚308可具有彼此不同的连接。普通导线框302内的触点304由突出片324保持在托架条300中,同时连接带326连接板安装管脚310。突出片324和连接带326将邻近的触点304维持在预定的间隔关系和相对于彼此以及相对于托架条300的定位。托架条300还包括在其中与普通导线框302同时压制的保持闩元件312。保持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含,具有将配合端(110)与加载端(108)分开的前壁(106)的壳体(104),壳体具有从前壁朝加载端延伸的模块支撑罩(115),模块支撑罩具有设置在其上的闩元件(178),以及包括保持在介电托架(350,550,564)中的触点阵列(304,504)的触头模块(150,152,170),触头模块包括当触头模块完全载入壳体内时紧接壳体前壁设置的配合端,触头模块包括相对的侧和模块边缘(382,582),其特征在于:保持闩元件(312,512),其独立于触头模块形成并保持在其中,保持闩元件延伸超过模块边缘,保持闩元件啮合模块支撑罩上的闩元件以将触头模块牢固地保持在壳体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修·R·麦卡洛尼斯阿塔利·S·泰勒理查德·E·哈姆纳
申请(专利权)人:蒂科电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