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桥控制杆支架成形模具及其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后桥控制杆支架成形模具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后桥为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及相应的反作用力矩,需要安装控制杆支架,控制杆支架通常是安装在焊接于汽车驱动桥壳本体上面。控制杆支架的作用就是控制、保证一个滑动物体按照指定的轨道前进,从而减小滑动物体在垂直于指定轨道方向的位移偏差,增加运转精度。
[0003]为保证控制杆支架的安装精度和焊接强度,对控制杆支架的安装孔(即两边的侧孔)的同心度和成形后两圆弧(即两边与后桥壳本体要焊接的圆弧)的同轴度控制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因为控制杆支架与后桥壳本体各焊接处的焊缝要≤0.8mm,才能保证控制杆支架的焊接强度)。控制杆支架按传统的生产方式是分五道工序进行加工,工艺流程是:下料
→
落料
→
冲孔
→
弯曲
→
折弯,来达到产品设计要求,这样不但需要安装的模具数量较多,生产耗时较长,还要在多台设备之间进行多次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桥控制杆支架成形模具,包括上模结构和下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结构包括上模板(1)、导套(2)、上垫板(3)、上固定板(4)以及成形上模(5);所述下模结构包括下固定板(7)、第一成形下模(8)、顶板(9)、顶杆(12)、第二成形下模(13)、顶料杆(14)、下垫板(15)、下模板(16)以及第三成形下模(17);所述成形上模(5)安装在所述上固定板(4)的固定形腔中,成形上模(5)的上端面与所述上垫板(3)连接,所述导套(2)安装在所述上模板(1)两边的导套孔中,所述上垫板(3)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模板(1)和上固定板(4)之间;所述第三成形下模(17)安装在所述下固定板(7)的固定形腔上、下两侧,并分别从侧边通过螺栓与所述下固定板(7)连接,所述第一成形下模(8)和第二成形下模(13)安装在下固定板(7)的固定形腔的左、右两侧,所述顶板(9)的底部连接顶杆(12),顶杆(12)通过间隙配合安置在所述下垫板(15)和下模板(16)对应的顶杆孔中,所述顶板(9)通过间隙配合安置在由所述第一成形下模(8)、第二成形下模(13)和第三成形下模(17)组成的形腔中,顶料杆(14)通过间隙配合贯穿所述第二成形下模(13)、下垫板(15)和下模板(16)各对应的顶料杆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桥控制杆支架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结构还包括导柱(6)、第一定位销(10)、第二定位销(11),所述导柱(6)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所述下模板(16)两边的导柱孔中,所述第一定位销(10)和第二定位销(11)通过过盈配合分别安装在所述顶板(9)对应的定位销固定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桥控制杆支架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上模(5)两端各设有一个自动校正模具间隙的凸台(21),所述第一成形下模(8)和第二成形下模(13)中间均设有一个自动校正模具间隙的凹槽(22),成形上模(5)的自动校正模具间隙凸台与第一成形下模(8)、第二成形下模(13)的自动校正模具间隙凹槽双面间隙为0.08~0.1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桥控制杆支架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形下模(8)、第二成形下模(13)和第三成形下模(17)均为镶嵌式结构,所述下固定板(7)为整体式结构,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长高,邱庚龙,王志坚,支强,章来,雷兴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